御花园的柳树抽出新芽,嫩绿如洗,在微风中摇曳生姿。我坐在亭中,望着柳絮飘飘扬扬,宛如飞雪,却比雪多几分缠绵。
李贵妃的产期在下月。近日,她身子愈发沉重,却仍常来我宫中坐坐。有时默默无言,只是静静地看着我绣花,眼神迷离,不知思绪飘向何方。
“娘娘的梅花绣好了?”这日她来访,见我换了新花样,便问道。
我点头,将绣绷递给她。上面几枝垂柳,柳絮纷飞,细密得仿佛能从指尖飘散。
“真美。”她轻抚绣面,“小时候我最爱在柳树下玩耍,母亲总说柳絮沾身不吉利,可我偏喜欢。”
“民间确有此说。”我接过绣绷,继续穿针引线,“但在宫中,柳絮却有吉祥之意——‘留’子,是吉兆。”
她眼眸一亮:“真的?”
“自然。”我微笑道,“所以你不必忧心,这孩子定会平安降生。”
她低头轻抚圆滚滚的腹部,嘴角泛起温柔的笑意。此刻,她不再是那个骄纵的贵妃,只是一个普通的待产母亲。
我望着她,心中微暖。在这深宫寂寞之中,能有个知心人聊聊天,亦是幸事。
张昭仪来时,带了一罐新制的柳芽茶。我们三人围坐品茶,闲话家常,时光仿佛也慢了下来。
“听说前朝近来不太平。”张昭仪忽然道,“北境有战事,皇上已多日未进后宫了。”
我端茶的手微微一顿。此事我早有耳闻,却未放在心上。前朝纷扰,本不应与后宫牵连过多。
李贵妃却紧张起来:“不会影响到宫里吧?”
“自然不会。”我温声安抚,“边境小乱,皇上自有对策。”
但心中却掠过一丝不安。前朝与后宫,向来一体两面。边境战事紧张,朝中势力必有变动,迟早会波及我们。
数日后,太后召我前去。
佛堂内香烟袅袅,太后跪在蒲团上诵经。我静候一旁,待她诵经完毕,才上前搀扶。
“北境战事,皇后可知?”太后坐下,缓缓问道。
“略有耳闻。”
“李家此次主动请缨,欲率兵出征。”太后目光锐利,“你可明白其中意味?”
我心头一震。李家是李贵妃的娘家,此时请缨,意在借军功巩固地位。若胜,李家权势更盛;若败。。。
“李贵妃即将临盆,李家此时请战,倒是巧。”太后意味深长地说。
我垂眸道:“父皇在世时常言,武将报国,不拘时日。”
太后轻笑:“你倒是会说话。”她顿了顿,“芷儿,你入宫三年,可知这后宫中最危险的是什么?”
“臣妾不知。”
“非失宠,非冷落,而是被人当作棋子而不自知。”太后声音低沉,“先皇后便是未明此理。”
我抬眼,对上太后深邃的目光。
“周氏若非一心为周家争权,也不会落得那般下场。”太后捻着佛珠,“皇后以为呢?”
“臣妾谨记母后教诲。”我恭敬答道。
从太后处出来,我径直前往瑶华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