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视回应强制员工自费买手机:彻底怒了!》《小米凭什么敢叫板三星?》
《小米高管说实话了,屌丝才用小米》刺激路径分析
这个路径的缺点是做“挑事儿精”也不容易啊!矛盾不是那么容易制造的,我们在写这类标题前需要先明确一个问题—我想要哪类人和哪类人产生矛盾?
总结
这种标题适合写热点文案,或是有关娱乐八卦的文章,若想准确把握这种心态,你自己先要当一个合格的“吃瓜群众”。
7。标签认知
原理
这种取标题方式更倾向于在把一件事说清楚的基础上,尽可能地贴上群体标签,这样能够让读者快速对号入座,而需要说清楚的事则是标签对应的人群当下的痛点、痒点。认领标签这个“行为桩”也是我们后天形成的。随着我们不断成长,社会、家人甚至自己总是会不知不觉地给我们贴上各种标签,当我们看到相似的标签时,就会觉得这个标签说的就是我们本人。
案例
《给你说个笑话,我是做互联网的》《创业狗谈什么**?连生活都没有好吗!》《我是“90后”,我不敢看体检报告》刺激路径分析
这个路径的缺点也很明显,痛点不是那么好抓的。我们想要了解一类人的苦闷、欢喜,往往需要下很大的功夫,甚至需要融入其中,但我们是不可能百般经历都去体验的,所以要想准确抓住一类人的刺激点,就需要我们像演员一样试着和生活共情,做到真听、真看、真感受。
总结
“贴标签”其实是最常用的取标题方式,其实标签不重要,重要的是标签之下的痛点。因此,同样的方法,痛点抓得准和不准,最终出来的效果有天壤之别。
8。听故事
原理
我们从小就喜欢听故事,我想是人们喜欢从别人的故事里感受自己的情绪吧。人本身就是感性动物,普通人的生活一般没什么故事,好故事一定会充满意外、痛苦和惊喜,所以大家不希望在自己身上发生故事,因为故事发生到自己身上往往就是事故了。但是,发生到别人身上就不一样了。
案例
《25岁为情自杀,30万人为她送行》《他靠洗碗拿到博士,造导弹保卫祖国》刺激路径分析
故事一定要足够跌宕起伏才会让人听下去,所以简单总结一下方法,就是“讲一个吸引人的故事”。
总结
我们讲的故事最好不要太遥远,一定要贴近生活,故事之所以让人着迷,就在于它能让我们有丰富的想象空间。即使你想讲一个完全脱离现实的山海精怪的故事,也务必跟我们人类的现实生活扯上一点儿关系。
9。情绪围观
原理
你突然看到一个人骂街、一个人大哭、一个人大笑,你会不会想知道真相?如果说大家都喜欢看热闹不嫌事大,那么这个方法就是让自己成为那个“热闹”。不过缺点是,措辞太激动容易被平台限制……
案例
《那些指责受害者的,就是强奸犯的帮凶!》《比直男癌更让人恶心的,是直女癌》《生活不只有诗和远方,还有恐怖的甲方》刺激路径分析
想让自己成为“热闹”本身也是有技巧的,我们需要尽可能地利用情感强烈的词语,并且还要经常使用感叹号。
总结
这种取标题的方式不能常用,偶尔用用就行了,不然会引起反感。另外,用词要把握分寸,即使情绪强烈,也别强烈到让平台直接把文章封掉的地步。或许,你可以学一点儿语言技巧,让你的标题不带强烈情绪的词汇却能传递强烈情绪。
10。名人热点
原理
这个方法准确来说不属于“行为桩”,只是热点事件和名人明星本身就自带一批流量,而且对于热点事件,平台自动会给你更多的推荐量,基数大了总会有人看。
案例
《赵雅芝年轻20岁的秘密》(某化妆品的软文标题)《杨幂新剧造型,肖战表示心跳加速》刺激路径分析
名人本身具备的粉丝效应,无疑能大幅度增加你的文章点击率,这种取标题的方式其实就是追热点、蹭流量。但前提是你要及时追到热点,蹭明星流量的前提是你要抱对“大腿”。
总结
这种标题适合娱乐八卦博主,即专门写明星八卦的“圈叔站姐”们。但这并不代表普通领域的创作者不能使用,如果你的创作方向能蹭上明星,那就蹭一下,比如餐饮领域:《胡歌拍戏都要溜出来吃的餐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