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他不愿碌碌无为,不想死后在后世之书中没有一道名字,只有在这乱世中走对了路,他不仅能靠自己得到荣华富贵,也能留下姓名让世人知晓。
邺沛茗问:“若你是我,要如何安置他们?”
这便是要考她用人的能力了。
“先让他们为火长,接下来视情况而定。”
让他们当军中基层的军官一来是给了诸将的面子,二来也是以示公平,届时哪个人的表现好再往上提,别人也就不会说邺沛茗偏心了。此一来也不会让这些将士们生出嫌隙来。
至于接下来会给他们安排什么路,那还是得看他们的表现了。
邺沛茗之所以让邺瑶来评论他们,其实除了考校她以外,也想告诉她将来要如何御下。邺沛茗未敢说自己治下十分成功,毕竟还有黄土六这等意外存在,可她走到今日,至少和大部分人都是上下一心的。
她终会老去,与邺瑶同龄甚至比她还要年幼的人则需要她自己去驾驭了。她倒是不担心这些孩子会压在邺瑶的头上,因为邺瑶自幼便已经展露出了她的野心。
很快便到了建贞四年的七月。
因近些年战事不断,连天气都变得异常了些,都说七月流火,可天气不仅没有转凉,反而热得跟五六月似的。
连日的雨让罗州的空气都湿热了起来,而且还随处散发着一股破败的气息。
小小的罗王府里忽然传出一道哭声,而这道声音以折子的形式传到了天兴府周督宁的宫中,再迅速传到了各地官府。
“罗王薨逝了。”邺沛茗对麾下诸将道。
众人诧异不已,先是建王被毒杀,如今不过一年,连罗王也没了?那接下来是昭王吗?
“罗王是病薨的,太医说他身子孱弱,到了罗州后被感染了瘴疠之疾,一直以药吊着一条命,在今夏的一场飓风后便没了。”
“即使不是他让人杀的,可他明知罗王年幼又孱弱,偏偏还要让他到罗州那等算作流放之地的地方去,他这分明就是故意的!”众人气愤道。
这个“他”自然是指如今他们这个政权所认的皇帝周督宁了。
“都督,昭州来密函了。”罗源道。
在昭州的自然是昭王,他是庶次子,排行第三,今年也不过十五岁。当年被周督宁封王时还颇为高兴,不过随着建王的死,他开始意识到了隐藏在身边的杀机。
这些年因大孚和刘励在郴州、永州等地的战事不断,他以昭王的身份坐镇,提高士气,所以一直都没什么事情。
可即便如此,罗王的病薨让他开始越来越畏惧。在那一瞬间他想到了邺沛茗,所以赶紧修书一封让人秘密送来给她,希望她能保住自己一条命。
要邺沛茗保住他的性命似乎有些难,毕竟他没有筹码可以给邺沛茗的,不过他还是这么做了。
而邺沛茗自然是答应了。当然,她这么做并非为了什么忠孝信义,而是有利可图:她这些年一直都不管周督宁和周曲等人怎么折腾,只要没损了根基,他们越是折腾,失了民心,对她而言便越是有利。
周督宁杀建王一事已经引得部分忠于越忠王的老臣产生芥蒂,后来在周督宁将自己的兄弟赶到罗州那等恶劣环境的封地去时,他们百般劝阻也无效,对于周督宁的独断专行越发不满。
如今罗王身死,昭王又向邺沛茗寻求帮助,这正是她乘虚而入的时候。
不过她表现得不能太明显,唯有让昭王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