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最初的质疑渐渐消散。
或许真正的前置条件,就是人类敢于承认自己的无知。
在想象力的宇宙里,规则本就是用来打破的。
她们意识到,摒弃常规的因果,反而能让故事爆发出惊人的张力。
没有铺垫,没有征兆。
让圆周率截断,时空共振等超现实现象直接冲击观众的认知。
恰能凸显人类在宇宙面前的渺小与无力。
这种颠覆性的叙事。
远比按部就班的解释更具震撼力。
作为经验丰富的创作者。
团队深谙如何将天马行空的概念转化为打动人心的影像语言。
众人反而因创作自由而迸发出更多灵感。
他们心中始终锚定着楚衍传递的核心理念。
宇宙从不会以人类期待的方式明示真相。
无论是神秘的圆周率截断,还是跨越时空的自我凝视。
这些奇幻设定都是宇宙抛出的谜题,而非可供解读的线索。
“宇宙给予的礼物往往是毁灭的开端,当圆周率截断的那刻,或许就是文明倒计时的启动键。”
这是楚衍直接在直播表达的意思。
“我觉得这根本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科幻电影,而是彻头彻尾的灾难寓言。”
编剧陈默推了推眼镜。
“楚衍描述的解决路径只有三条。”
“对抗,逃离,灭亡,没有任何折中方案。”
“这样的结局,观众能接受吗?”
他的话音刚落,房间里响起此起彼伏的翻动资料声。
所有人都在试图从过往的商业片经验里寻找破局点。
“可正是这种绝望感才真实。”
林晴突然开口,她调出一段科幻史资料。
“《索拉里斯星》里,人类面对未知星球的无解困境,最终选择自我欺骗。”
“《地心引力》里,布洛克在浩瀚宇宙中孤独求生,直到最后一刻才抓住渺茫希望。”
“楚衍的设定,不过是将这种‘无力感’推向了极致。”
“但电影需要给观众希望。”
负责剧本结构的老编剧摇头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