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来来,作词赋兴。”
“子川,来一首!”
起哄之声,不绝于耳。
“好!”
气氛到位,江昭也来了兴致,起身大步走了过去。
有青衫贡士连忙往外走去,高声喊道:“江会元要赋诗作词啦!”
这道喊声一出,樊楼嘈杂的交谈声猛地一滞。
轰!
忽的,也不知是不是有瓷碗落地,嗡鸣声乍然而起。
“什么,淮左江郎要作词?”
“让我瞧一瞧!”
“哎呀,实在是大雅之事啊!”
一位位举子、贡士,齐齐往楼梯冲去。
有纨绔子弟猛地冲撞人,吼声震落梁上积尘:“让道!
不一会儿,江昭身边已然聚集了上百位举子、贡士,且尚有不少人正在赶来,亦有人自发的呼朋唤友,往上挤去凑热闹。
一时间,江昭特意包来庆贺的雅阁,已经挤满了人。
这可是淮左江郎作词啊!
几百人围着的中央,江昭身前两张桌子合成一张大的书案,苏轼扶桌,苏辙压纸,章衡持砚、曾巩研墨,曾布观词。
江昭左右踱步,走了十来步,心头已然有了抉择。
别人是作词,他是选词!
执笔挥洒,落于丈余宣纸,诗篇的第一句已经出来。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墨迹未落,又是落笔,曾布心头一惊,诵出诗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
“好!”
“好啊!”
“淮左江郎,名不虚传!”
赞誉之声,不绝于耳。
两句诗一出,就知道这首诗篇起码是上乘水准。
特别是那句“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引得不少读书人心头振奋。
江昭微闭双目,似是沉思。
几百人,愣是静得没有半点异响。
几息,江昭再度泼墨挥毫。
一连好几句,引得人群骚动。
“学问勤中得,萤窗万卷书。
三冬今足用,谁笑腹空虚。”
这是说读书艰难,也有点劝学的意思。
“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