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文娱:1990>第25章 想不想写个本子

第25章 想不想写个本子(第2页)

人家既不违反公序良俗,又不违反道德法律,凭什么要受你们这些老顽固的打压?

还口口声声说什么‘要维护老祖宗留下来的经典名著’,那早些年破4J的时候,怎么没见你们跳出来反对呢?

很多读者也站出来现身说法,表示张延写的小说只是新奇有趣而已,还远不到离经叛道的程度,反倒是很多所谓红学家研究出来的东西,那才真叫一个荒腔走板。

还有一些自认是红学家,却被主流排斥在外的红学界小学生,也趁机跳出来叽叽歪歪,控诉主流红学家试图垄断释经权,是寄生在新时代的反动学F,是压在红迷头上的3Z大山。

于是抨击红学家们狗拿耗子多管闲事的声音,也就逐渐增多起来,许多地方报纸纷纷刊载了辣评文章——比如恒江日报。

中国青年报是团ZY旗下的官方大报,再叠加上这些社会舆论,那位带头发起冲锋的著名红学家,很快就有些扛不住了。

不过他这人死鸭子嘴硬,坚决不承认自己是在打压张延,

最后只登报回应称:自己保留对《红楼名侦探》亵渎经典的看法,但愿意给年轻一些宽容,并期待张延日后能迷途知返,为红学事业添砖加瓦。

虽然这番回应依旧是居高临下指指点点,但部分红学家对张延的攻讦,总算也告一段落了。

当然,能这么快息事宁人,也是因为前两年电视剧、电影相继上映时,红学家内部吵的不可开交,差点人脑子打出狗脑子,整个圈子也四分五裂,根本就团结不起来。

要是放在87年电视剧播出之前,估计张延就没这么容易过关了。

而经此一役,张延也不敢再矫情,连夜删除了后面主角与凤辣子的互动,免得又被人上纲上线。

本来完稿是61万字,删完还剩下57万字。

11月27号,《通俗小说报》的月销量历史性的突破了100万册,正式成为了北方通俗小说杂志中无可争议的霸主,触角甚至延伸到了江浙一带。

靠着这一骄人战绩,以及先前报纸上的争论,年仅23岁的新锐畅销作家张延,也逐渐在圈内有了一定的名气。

与此同时,因为在报道上特意披露出了,《红楼名侦探》即将正式完稿的消息,张延陆续收到了中国青年出版社、吉林的时代文艺出版社的出版邀约。

前者和《中国青年报》是一家,后者则与湖南人民出版社齐名,有着丰富的当代通俗小说出版经验。

面对这两家出版业巨头的邀约,张延自然十分心动,只是津门文学杂志社一直没什么反应,让他多少有点摸不着头脑。

虽说津门文学在出版界影响力,比这两家要弱上一些——津门出版界的真正巨头是文艺百花出版社——但也不能坐视自己旗下的畅销作家被挖走,却连挣扎都不挣扎一下吧?

直到11月30号这天。

社长孙绍梅终于再次召见了张延,但一开口,聊的却不是出版问题,而是……

“听说郑铭认为你写的小说,很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

张延没敢托大,老实回答道:“郑老师说的是:小说里有些桥段很有画面感,比较适合改编成影视剧本。”

“这样啊。”

孙绍梅点头道:“既然郑铭都这么说了,想来应该差不了的,毕竟他可是张翼谋的同班同学。”

啊?!

怪不得自己夸郑铭荣获‘全国十佳新闻摄影记者’时,他反倒有些失落的样子。

【PS:后来郑铭辞拍了部记录电影叫《往事歌谣》。】

“最近播出的《渴望》你看了吗?”

张绍梅的话总是有些跳跃,张延还在感慨郑铭的事情,他又一杆子支到了电视剧上。

“当然看了。”

《渴望》是11月3号在京城台首播的,然后影响力迅速扩散到了周边省市,无数人看的如痴如醉,听说播放期间连治安都有所好转。

张延其实没那么爱看这种剧,但架不住母亲特别喜欢,总在电话里跟他聊起剧情,为了能跟母亲接轨,他只能被迫成为这部剧的忠实观众。

孙绍梅又继续道:“那是京城电视艺术中心的作品,听说很快就要上央视了,而咱们津门电视台也有个电视剧制作中心,成立的时间不比京城晚。

这次《渴望》热播,刺激到了上面的相关领导——比不过央视情有可原,但要是被京城远远抛在后面……

所以津门电视台决定制作两到三部精品剧,预计再过不久就要开始征集剧本了。”

说到这里,张绍梅停下来,直视着张延问:“怎么样,你想不想写个本子试试?”

书友推荐:官道之权势滔天被嫡姐换亲之后见微知著(弟妹 H)认知性偏差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岁岁平安官婿美人香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替嫡姐爬上龙床,她宠冠后宫黑心大小姐带着空间下乡啦嫁给铁哥们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娘娘总是体弱多病人间政道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陈放顾静姝在北宋当陪房女神攻略手册不乖(姐夫,出轨)
书友收藏: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癌症晚期,前任女友疯狂报复我以你为名的夏天被嫡姐换亲之后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钟离先生一直在穿越陈放顾静姝官路红途官梯险情全职法师不乖(姐夫,出轨)陈思雅徐铁军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蝶变绝品宏图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官路浮沉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