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仆人加上一路随行而来的,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安排服侍贾宝玉的仆人,数量有点多了,安排给的那个大院子,都有点住不下。
如此夸张的阵容,根本不需要贾赦瞎操心。
有远见的贾珠的确是想将养歪的嫡亲弟弟掰正。
事情开始很顺利,贾珠说服了贾老太太和父母,愿意将贾宝玉送回金陵求学,还请求贾探春这个妹妹能看在他的面子上,从中周旋帮忙协助。
贾珠安排得很好,有林姑父的监管,加上贾探春的规劝帮忙,没了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宠溺。
贾宝玉或许会在金陵求学的过程中遭遇挫折困难,但经历磨炼后,肯定能将他歪了的性子掰正不少。
贾珠不是贾老太太,会异想天开地以为,凭借自家弟弟那糟糕的身世……哦,准确来说,是糟糕的出生异象,还能有机会得到林姑父的青睐,成为林家的成龙快婿。
衔玉而生的异象,早已上达天听,贾宝玉的未来已经注定,高官厚禄别想了,但凡他露出这样的资质,只有死路一条。
最好的发展,也不过是考个功名,做个名士或者富家翁罢了。
这也是为什么贾老太太和王夫人从小就对贾宝玉宠溺太过,贾政和贾珠有目共睹却都没有太过强硬干预阻止的缘故。
一直以来,对贾宝玉的安排,两父子的默契都是,有祖上荣光,靠兄长扶持,让这个生带异象的儿子弟弟,当一个能哄贾老太太和王夫人开心的纨绔子弟就可以了。
贾宝玉要是太优秀了,对谁都没好处。
只是,这想法,在贾珠大病一场,经历生死一遭后,变了。
作为二房嫡子,贾宝玉不能再这么无用昏庸下去,靠人不如靠己,贾珠不能想象,要是他没能在这场大病中熬过来,这一家子该怎么办。
父亲和大伯的关系,肯定是不能调和的,看在他这个有为侄子的面子上,大伯为了脸面和余地,或许还会照顾一下二房。
但是贾珠知道,一旦他有什么意外,二房再也没有能撑起门面的人时,大伯绝对会冷漠绝情地对二房。
赶尽杀绝不至于,但是让贾家二房穷困潦倒,永不翻身是可以预见的。
这不是自家父亲贾政低头认错就能解决的事情。
即使父亲贾政愿意低头,跪地认错,掌管大房一切的何氏,还有堂弟贾琏也不会容许的。
不是简单争抢家产爵位的事情,对于父辈的恩怨,贾珠知道得更多一些。
当年资质优异的堂哥贾瑚会意外去世,二房其实也插手了的。
没有真正动手。
贾珠知道自家父母亲的能力和胆量。
虽然他们都对爵位和传承很眼热,也动作频频,但是那时候祖父还在呢,他们不会、也不敢做出这样灭绝人性的事情。
他们不过是知道外面有人想要对大房动手,没有阻止不说,还稍微提供了一些帮助……而已。
只是,他们都以为,外面的人想要动手对付的人是贾赦夫妻,没想到会是贾瑚堂哥这个孩子。
事后他们也担惊受怕了好久。
直到后来张氏去世,这事情不了了之地,才放下心来。
贾珠肯定,这事,那位手段了得的何夫人手上是有证据的,不过不知道因为什么原因,没有将证据放出来。
不管那位何夫人是为了让堂弟贾琏能在混乱的贾府里平安长大,还是没有找到好时机,才一直沉默着。
贾珠都肯定,在大房二房已经彻底拉扯开后,手上握着二房把柄的何夫人,不会再让他的爹娘好过的。
将二房所有庶出子女都交到贾赦大伯手上,何尝不是已经走到绝境的贾珠想到的,给二房留一条退路的想法。
主要是,几个庶出弟妹能给二房带来的利益,并不多,还不如让他们彻底归属大房。
弟弟贾宝玉才是他想到退路的关键。
林姑父肯定不会让弟弟成为他女婿,但是看在贾家当年下嫁贾姑姑的帮扶情面上,看在贾姑姑打破了林家数代单传局的功劳上,加上贾老太太的亲信请求,对贾宝玉还是会看护一二的。
只要贾宝玉不为非作歹,在金陵考取到功名,这条线就稳了。
为此,他不惜出大力地逼着父亲贾政写了一封彻底让贾探春没有后顾之忧的信,为的也是让一起回到金陵的贾探春对贾宝玉关照一二。
贾珠对贾探春不熟悉,但是他相信妹妹贾元春的话:“可惜不是同一个娘胎出来的,她也有自己的兄弟,不然……我们还能多一个助力。她是个有血性的,如果不能彻底控制,就只能以真心拉拢。”
很现实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