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在看什么呢?”
二人加上情绪、眼神、动作,开始表演。
“几年没来,府上多了好些生面孔。”
余寻光保持着咬字和节奏,发挥得和那日围读会几无二致,甚至更好。
陈科跟着他的腔调学,“怎么说得如此生分?小心我大哥知道了打你。你说说,咱裴府上下,有哪个人是你不认识的?”
“譬如说,那位穿浅绿色旗袍,正在招待宾客的女士呀。”
“噢,那是我二姐姐,刚从南方回来。你不认识她?”
“可没人跟我介绍过。”
“那是真奇怪了。”
这里拍摄的主要内容是陈敏笙旁敲侧击的打听华雅君,从裴临风嘴里得知她有过婚史的事。
追求婚姻自由的陈敏笙觉得不过二婚,并不算什么。
让他情绪产生波动的是裴临风口中所说,他的母亲在给华雅君相看人家一事。
余寻光很好的把那一刻的伤心和渴望演绎了出来。
陈敏笙对华雅君一见钟情,不论她有怎样的过去,他都决心追求她。
直到裴临风出画,曾秀梅喊了“cut”。
今天余寻光的通告单上只有两场戏,现在都演完了,按理可以下班了。
但他没走。照例是和在《刑事大案》那边一样,观摩剧组里的其他演员演戏。
他总结出了一些别人的优点,比如说陈科,他的走位就比自己要好。
不愧是话剧演员。
男主角蔡亚禾更是演出了那份沉稳和气度不凡。
老演员们都各有各的腔调。
方正蓉在镜头里也是端庄持重,一举一动都无比符合「大家闺秀」。
余寻光一一对比,一一总结,为了更好的展现出陈敏笙儒雅斯文,经不住早早回去下功夫。
他应该还能做得更好。
《风雅颂》是女主戏,可不是女主角一个人的戏。只要能演出戏的精髓,大小都是好戏。
余寻光看着大家都很努力,他也被感染,自觉要演得更出彩才行。
第二日,《风雅颂》剧组的工作人员连夜撤了那些绸带,恢复了督军府的正常布置,然后借陈敏笙初入督军府的剧情拍摄整个督军府的布置。
镜头从上至下,由大门而入。
耗了一个上午,拍完。等中午休息回来,就是女主与男二的重头戏。
这场戏的重要性大家都清楚,没一会儿,剧组里听到风声的工作人员都来了。
拍摄地点在洋楼的小花厅,由于场地小,曾秀梅和监视器便设置在厅外。
离得远,曾导掏出了导演们的祖传小喇叭,“各部门就位,灯光师摄像师注意——”
场务打板。
真是忙中生乱。雅君想着刚才下人回的话,脚下生风穿过游廊,生怕让那位陈先生久等。
她一进花厅,只看到一个穿西服的年轻人挺拔的后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