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该考虑了,”翁想想告诉他,“很多人在合约还有一年到期的时候,就已经在考虑下家了。”
余寻光抓了根草,用手指无意识的缠着,“你和叶子姐就是在聊这个?”
“嗯,”翁想想在他面前给出绝对的坦诚,“因为现在有很多人在找她要人。”
“要我?”
“他们想找你拍戏。”
余寻光没觉得有什么不好,“可以啊,把本子递过来就行了。”
只要是合适的本子,他都OK。
翁想想看着他晶亮的眼睛,笑了,“如果是能走流程的事,那你老板就不用烦恼了。”
她用一种试探性的口吻说:“小余,你知道,其实现在市面上很多的项目在找演员之前,是没有剧本的。”
余寻光沉默了,他的脸色逐渐变冷,他意识到了所谓的“跟叶兴瑜要人”的背后代表着什么。
在他们眼里,余寻光就是个物品。显然,他们现在已经估出了余寻光的价值,他们迫不及待的想把他带出去展览,换取更多的利益。
翁想想随口举了一个例子,“你知道江肇明是叶子以前的老板。”
“知道,我拍《群鸦风暴》的时候他还帮过忙。”
“在一堆人里,他最难应付。”
因为人情难拒。
余寻光不想让叶兴瑜为难,“他的剧也没给剧本吗?”
他想,如果不太过分,他可以去演,就当是还人情债。
翁想想摇头,笑,“他要的不是你的片约,是你的经济约。”
余寻光回头看着她,瞪大的眼睛里有些震惊。
“当然,他说的话还是比较温和,没有强迫人的意思。”翁想想安抚他,“圈子里都是这样,当一个人火了,老鹰,鬣狗,豺狼虎豹就都围上来了。他们为的也不是你个人,而是你身后的热度。”
“我听说过这种情况。”
“他们现在顾及叶兴瑜的面子,还不会亲自来接触你。等到你身上的价值完全足够他们冒险之后,你就会发现,你去哪儿都有人跟着,会有很多的人找准各种机会来诱惑你。”
余寻光那一瞬间,想到了这个世界上最阴暗的一面。
娱乐圈是人情社会,但那是在利益不够的前提下。
照翁想想设想的,要是《风雅颂》能再火起来,没有人会再忍着不去触碰余寻光这块金疙瘩。
一个大火的年轻演员,本钱还那么好,在资方眼里,跟“唐僧肉”没有任何区别。
如果余寻光是个要走流量的、没有追求的演员,那这种情况对他来说是好事,偏偏他不是。一旦他被人缠上,他可能连最简单的,想拍自己愿意拍的戏的愿望都达成不了。
因为在那些人眼里,他已经成为了一个商品。
商品是没有想法的,是没有欲望的。
娱乐圈,“资本”两个字是明晃晃摆在桌面上的。一个流量演员,浑身都具有剥削的价值。那种从头到脚的代言,何尝不是一种买卖?还有能影响到职业生涯的综艺、直播,还有各类乱七八糟不得不拍的片约。一个人,在一个不完整的剧组里读着不完整的剧本演着难以完成的戏,还要以自己的名气为依托去带资方的新人,那他他参与的项目还能叫戏剧吗?
那不是戏剧,而是生意。
余寻光低垂着头,他这时候终于露出无助来了。
“我没想让事情变得那么复杂。”
他对于职业的要求和生活的态度分明很简单。
翁想想说:“叶兴瑜也想让事情变得简单。”
“我好像也不是一个好员工。”大概是想象到叶兴瑜现在承受的压力,余寻光突然说。
翁想想对他露出宽和的笑:“我有一句话很喜欢,现在送给你。不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苛责自己。如果你没做错,那就不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