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们就是一家人,一家人。”
能够看到王文质迈向人生的新阶段,余寻光特别高兴。
他欢欢喜喜的给嫂子送上礼物,然后和王文质一起哭。
他也不知道自己在哭什么,就是被王文质带起情绪来了。
王文质不是难过才哭,他是痛快。
他说:“我真的,直到去年才感觉自己算是个人。”
他在事业上熬出头了,终于有脸结婚,和老婆一起承担要肩负一辈子的责任。
侯悦和她父亲,以及王文质和余寻光一起抱头痛哭的照片被传出去,完全是媒体好事。因为后面,王文质也抱着侯悦哭了。
他哭得稀里哗啦,一直在跟她说对不起,说自己没用,自己好面子,让她等了这么久。
王文质后来参加了湘南台的一个访谈,他在访谈上说起了这回事。
他参加的正是孔思益主持的《与你有约》。
“东北老爷们儿都有一点……就大家说的那种大男子主义,特好面儿,特别喜欢把事儿往身上扛,好像这样才能证明自己的男子气概,有多牛气。我其实以前没怎么意识到这方面。”
孔思益顺着他的话问他,“是谁提醒的你?”
“是余寻光。”王文质说起小兄弟就忍不住笑。他至今记得他拍《群鸦风暴》时,余寻光对他说的那些话。
“我老婆是个很温柔的人,可能是我很少惹她不痛快,所以这么些年她从来没有批评过我……有时候人是很难看懂自己的,也不容易发现自己性格上的缺点。”
孔思益一听到“余寻光”的名字就来了精神,她迫切的希望听到他人嘴里对这位“新秀”的评价。
“别人不敢说,但是余寻光他敢说。”
王文质纠正她,“他不是敢不敢说,他就是直接。余寻光和很多人一样,他不把你当自己人,他就对你客客气气的;他一旦认可了你,他就不会跟你整虚的,他有什么说什么,并且他会站在你的角度为你考虑。”
孔思益问:“你觉得这样好还是不好?”
王文质的声音都提高了一些,“当然好啊,谁都希望拥有一个能互相说心里话,说真话的朋友呀。”
孔思益提前做过功课,她大概了解,“你跟余寻光的友谊是在拍《烈火英雄》的时候建立的?”
“是的。”
“你认为和他建立友谊容易吗?还是说,你和余寻光的友谊只是在封闭训练期间,在吊桥效应这种外界刺激促成的?”
她的问题问得很犀利,完全没有跟随着采访稿走。
王文质便沉默着给了自己一个思考的时间。
“两者都有吧。”
“你觉得,如果在正常的情况下,你们还会是朋友吗?”
“大概率不会。”
孔思益的语气有些讶异,“你回答得很快。”
“因为事实就是这样,也不是谁的问题。”王文质看得开,他也说得很清楚,“很多人能够相识,就已经算有缘的了,更不要说相知。两个人之间能够成为好朋友,绝对是需要契机的。我们可以说是在最好的时机遇到了最适合的人。如果是现在的我再和他相遇,我们不会有现在的关系。”
孔思益又问:“你和余寻光相处起来快乐吗?”
王文质点头,“当然是快乐的。用现在的网络用语来说,他是一个特别能够提供情绪价值的朋友。他很可爱,有时候说话硬邦邦的,有时候又会跟你逗闷子。他是一个内心很柔软的人,同时他又非常坚定。”
王文质想了一阵,又说:“其实我觉得我和他之间,他包容我的地方比较多。”
孔思益说:“你的意思是,他在向下兼容你?”
“对,”王文质觉得自己的小兄弟很好,他乐意于在媒体面前夸赞他,“小余是一个思想层面非常丰富的人,但是鄙人不才,不能够在专业方面和他有所探讨。我们之间讨论的更多的是生活。可以说我们不是志同道合的朋友,我们就是一对有缘分的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