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壁什么事情?放只耳朵!】
【那不就原班人马拍续集的事情吗!徐玖都直接签约彦禾了,明摆着就没有移民,不会参加续集制作!而且彦禾的营业执照也还没变,说明贺彦霆也没走。】
【意思就是说,所谓的原班人马,没有了贺彦霆和徐玖?】
【真这样的话,那续集看啥呀?编剧都换了,内容剧情能比得上现在这部吗?】
【+1,换了编剧我也不想看了。摊牌了,我就是为了徐玖才来看的,换个编剧,新编剧能接住徐玖的脑洞吗?】
而被众人议论着的徐玖,此刻正在楼下湿地公园,和巩英一块跑步。
“我说,见过晨跑夜跑的,没见过像你这种大下午拉着人来跑步的!”巩英喘着粗气摆手,“不行了,我要歇一歇,要不等会中暑了。”
他满头大汗,身上的衣服也早已湿透。也没等徐玖同意,巩英迈着小步子走到一棵树下,单手支着树干,使劲灌起水来。
勤于锻炼而体力见长的徐玖,依旧不停地迈着小步子跟着他身后:“哎呀,我这不是写不出剧本,跑跑步找灵感吗!而且今天多云,又在这林荫道上没事的!”
自从米亚星回来,徐玖就开始构思冲刺电影节的作品。虽然目前为止他们组建的团队除了他、贺彦霆、巩英之外再无他人,可徐玖还是觉得,所有的一切都必须基于一个好的故事,只要故事够好,能吸引人,其他的这些后期慢慢补上就行。再者,一个好的故事,才能吸引更多华夏星的精英前来参与。
只不过想法是好的,现实是残酷的。
从米亚星回来到现在都过去快十天了,一心想要创作的徐玖,至今为止是一点头绪都没有。号称脑洞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他,现在也能看着脑子里的存货发呆。
倒也不是说脑袋空空什么都没有,主要是他所能想到的那些题材,似乎没有一个是适合上电影节拿奖的。平时打打闹闹还行,真要去了那种场合,他那些个脑洞,可能连初评都进不去。
虽说题材各方面毫无限制,但是毫无限制就是最大的限制,自由发挥的结果,既有可能是拍案叫绝的故事,也有可能是嗤之以鼻的垃圾。
看着这几年记录在他电脑里的脑洞,徐玖试图从中选择一个进行创作。可几天下来,主线是换了又换,人物设定也更改了好几版,可没有一个,是第一眼就击中他心脏的。
在把自己关在房间几天,却也一点进展都没有后,徐玖还是决定下楼运动一下,试图以此激发他大脑皮层的活跃度。
“我听说那些从事创作的人,大多是晚上有灵感,你下次试试半夜下来跑步,既没太阳又没人,不用穿防晒衣,也不用戴口罩。”巩英扯了扯紧贴在皮肤上的衣服,忍不住打量了对方一眼。
正值六月,虽还没到盛夏,可A区的体感温度却不低。大马路上大多是穿着短袖长裤的路人,而想他俩这样,既要戴着帽子穿着防晒衣防晒,又要戴墨镜戴口罩防被认出的,实属异类。
“我也不想再有下次了。”徐玖叹了口气,跟在巩英身旁,找了处枝繁叶茂的树荫底坐下,“巩导,凭你这么多年混迹影坛的经验,你觉得什么样的题材更容易拿奖啊?”
“新颖?与众不同的?”巩英皱了皱眉,“不过我觉得还是要看观众喜欢什么。前几届获奖的,几乎都是近几年票房最高片子。”
“好像观众也没什么特别喜欢看的,我这几天也研究了一下,最近创票房纪录的几部电影,咳……大多数都是我写的。”这种话从徐玖自己口中说出来,虽说是事实,可怎么听着都觉得怪别扭的,“可是那些电影之所以票房高,大概率是因为题材和内容不常见,大家都爱吃新鲜饭罢了。”
自打徐玖进入这个行业以来,每次输出的剧本,题材内容都各不相同,有些或许主线行进模式类似,可在套上不同背景和不同人设之后,又会碰撞出新的火花。
观众们对此也都还是买账的。
或许是近几年的输出量过大,几年来的无缝开新,仿佛一下子把他脑海里的东西掏空。越写到后面,虽然笔法技巧都愈加熟练,可故事中的灵气相较之前,却少了很多。特别是那些经常性从他脑子里冒出来的奇思妙想,近几年也肉眼可见少了不少。
不知道为什么,此刻徐玖的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想起当年钟老送他的那句话:“即使如此,那我便祝你永远文思泉涌吧!”
当时的徐玖并没有把这句话当回事,可现在突然又从他脑海中冒出来,不由得让他脊背发凉。
难不成,自己也到了搜索枯肠的时候了?
他连忙甩了甩头,不想接受这个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