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柔听着宫女的传话,脸上顿时一阵难堪:“之前旨意中说是叫我侍奉太后,怎生太后这么长时间竟是连我的面都不见?”
那宫女听了这话,看了顾柔一眼,开口道:“贵人能留在这皇恩寺念经礼佛,其实已是不错了。再说,太后身边不缺伺候的人,贵人若是有心,闲暇时抄几卷佛经替太后祈福便是了,不必日日过来请安,反倒是扰了太后的清净,叫太后不喜了。”
“对了,奴婢还没给贵人道喜呢,皇后娘娘又有了身孕,贵人身为皇后娘娘的堂姐,听着这消息定也替皇后娘娘高兴的吧?”
顾柔听着宫女这话,便愣住了。
她不知道自己是什么心情,反正,一点儿都没有觉着高兴。
顾窈怎么就能那般好命,不仅当了皇后,还又有了身孕?而她呢,如今被留在这皇恩寺,便是想着讨好太后,太后都不肯给她这个机会。
其实,她不知道太后是讨厌顾窈才不待见她这个顾家女,还是说,因着顾窈讨厌她,太后才不想抬举她。
她觉着依着太后的性子肯定是前者,可前几日祖母和长公主来皇恩寺,她竟是一点儿都不知道,因为太后身边的人过来,说是知道她字写得好,想叫她抄一卷佛经,她还以为太后是想抬举她了,哪曾想昨日才知道原来祖母和静惠长公主来过这皇恩寺,太后此举,不过是不想叫她出现在人前罢了。
可凭什么,她是出自顾家,也是祖母的亲孙女儿,祖母来了这皇恩寺,太后凭什么拦着不叫她见祖母?
还是说,是祖母自己不想见她?
顾柔有些不敢想,可心里头却是知道,她如今这般狼狈,祖母哪里还会疼她?定是恨不得躲的远远的,只疼顾窈和那个顾孚青。
她们顾家的人,难道只有她一个人落到这般境地吗?顾窈当了皇后,顾锦成了显国公府世子夫人,偏她只是一个被留在这皇恩寺的柔贵人。
真是好笑,她这样子,便是有了贵人的位分,谁又真的看得起她?
顾柔此时心里头真的生出些后悔来,要是她没有做出那样的事情,没有得罪顾窈,那她就是皇后娘娘的堂姐,凭着这个身份,她也能高嫁,如何也不会像现在这样落得今日这般境地。
第227章康平长公主
因着皇后又一次有孕,园子里一时变得热闹起来,不过几日,太后娘娘命人送来了赏赐,诸多赏赐着实贵重,叫宗室、勋贵们都在心里明白了如今李太后是站在新皇后这边了。
想想也是,李家落得如此地步,可倘若李太后能放下身段,笼络好新后,李家未必不能在借着新后和五皇子搏一把,再挣出一番前程来。不论何种前程,总不会比如今更差了。
而顾氏也是个聪明的,自然不会将太后和李家往外推。
正如众人所想,顾窈谢了赏赐,并叫人拿了些抄好的佛经一路送去皇恩寺呈给太后,说是亲手所抄,替太后祈福。
如此一来,倒又一次合了孝道,全了太后的颜面。
一时间,勋贵宗室心里头都不得不佩服新后的手段。
新后这般会做人,看来一时半会儿是失不了恩宠的。
如此想着,便愈发想着要去奉承顾窈,希望能讨了皇后娘娘的好。
顾窈却是不喜热闹,每十日才传召内外命妇进园子请安。
这日,顾窈正和静惠长公主还有祖母顾老夫人说着话,就听着外头响起一阵脚步声,有宫女进来回禀道:“回禀皇后娘娘,康平长公主从南边儿回京了,听说圣驾来了园子,便也来了这园子里,等着皇后娘娘召见呢。”
顾窈听着,眸子里露出一丝诧异来。
康平长公主,先帝膝下统共三位公主,这康平长公主便是当年盛宠的张贵妃所出,深得先帝宠爱,后来,先帝驾崩时还留有遗诏,叫新帝善待这个妹妹。
萧景珣登基后,康平长公主的地位一落千丈,不得已嫁去了南边儿,这些年,甚少回京。
不等顾窈说话,静惠长公主便浅浅微笑着道:“三妹许是看腻了南边儿的景致,这才想着来京城看看了。”
“只是这么些年没回京了,也不知三妹习不习惯这京城里的气候。”
顾窈听着,便知道静惠长公主和康平长公主关系并不好,不然,舅母也不会这般说话。
察觉到顾窈的目光,静惠长公主对着她笑了笑,解释道:“当年父皇宠着张贵妃,她是贵妃所出,年纪又比本宫和福宁小上七八岁,免不了张狂霸道了些。”
“不过世事难料,谁能想到最后坐上那个位置的会是皇兄呢?皇兄登基后,她没了往日的风光,还得处处小心,便求了圣旨赐婚嫁去了汝南侯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