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呷!”
nbsp;nbsp;nbsp;nbsp;眼见听众已经围坐了七七八八,茶馆里的说书人一拍醒木:“列位客官莫要心急,待我面前这盏茶喝完,我这便要讲起‘贺兰三姐妹’的来历了!”
nbsp;nbsp;nbsp;nbsp;妻主坐这里!
nbsp;nbsp;nbsp;nbsp;抓着邹黎挤到靠前的空位,小昭一边抱着袋糖炒栗子一边提防看好的位置被旁人抢走。
nbsp;nbsp;nbsp;nbsp;“昨天讲了织女牛郎的故事,”小昭刚一坐稳便开始和邹黎咬耳朵,“这个说书娘子讲起掌故来最有趣,她说‘牛郎在河里洗澡,忽然被织女施了个法术勾走衣裳,急得诶呦诶呦直叫’。”
nbsp;nbsp;nbsp;nbsp;那两声诶呦可传神了,小昭剥开一颗栗子递给邹黎,满堂人都被逗得前仰后合,还有两个小童听入迷了不肯回家,一定要知道牛郎是怎么在织女手下七擒七逃保住贞洁的才肯离开。
nbsp;nbsp;nbsp;nbsp;这说书娘子的节目单向来是虚实结合,讲一天神话典故,次日就要配一桩真人传奇,虽说艺术加工中必有夸大,但也整体也算是忠于事实,有个六七分的可信度在。
nbsp;nbsp;nbsp;nbsp;原来如此,邹黎了然。
nbsp;nbsp;nbsp;nbsp;不过。
nbsp;nbsp;nbsp;nbsp;“栗子上火,”邹黎把小昭剥下来的栗子壳归拢到一起,“喜欢也别贪嘴,吃些垫垫肚子就行。正好还能留一点回去给宁音。”
nbsp;nbsp;nbsp;nbsp;“好。”小昭听见前半句本还笑得甜甜,“宁音”二字一出却是教他收起了嘴角。
nbsp;nbsp;nbsp;nbsp;好端端怎地又提起哑巴,分明今日他特地找了由头和妻主单独出来。
nbsp;nbsp;nbsp;nbsp;脸上露起几丝委屈,小昭正想说些什么,台子上那说书娘子已然列开架式:“话说这贺兰氏,自从我桓燕开国,便是一等一的功勋卓著……”
nbsp;nbsp;nbsp;nbsp;小昭便也只好按捺收声。
nbsp;nbsp;nbsp;nbsp;要说邹黎也确实粗神经,半点没看出小昭的吃味不说,还当自己是优秀猫咖店主,连分栗子这种小事都能做到一碗水端平。
nbsp;nbsp;nbsp;nbsp;“却说贺兰大将军性沉寡言,”说书娘子一扇扇子,“早几年也一样被胞妹气得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nbsp;nbsp;nbsp;nbsp;这说书人绘声绘色仿佛自己亲眼见到一般:“小生不才,却也有亲缘在京中落脚。这满京城啊,一说起贺兰将军的二妹贺兰清,那可真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nbsp;nbsp;nbsp;nbsp;进宫当个伴读,贺兰清敢带着太女围在太清池边捞鱼;上街买块砚台,她敢说当世丹青圣手一季只画一幅图是沽名钓誉。回府了更是不甘寂寞,几次三番被贺兰姝抓到用御赐的青花瓷当投壶的靶子,好险才躲过祠堂里一顿教训。
nbsp;nbsp;nbsp;nbsp;后来贺兰姝奉旨镇边却一定要带上自己两个妹妹,众人都说大将军是担心贺兰清在京中闯出祸事不好收场,才如此行事。
nbsp;nbsp;nbsp;nbsp;“好在将军的三妹是个稳当性子。”说书人讲到此处一脸欣慰,活脱脱像是祖宗附体:“不光内敛,而且心细如发,就说前年那场胜仗,十万大军在沙漠里迷住了走不出来,若不是她根据几副骆驼骨推断出道路方位,那最终的情景……可是难说。”
nbsp;nbsp;nbsp;nbsp;几人在一旁小声议论:“这么说来,贺兰氏这一代,只出了贺兰清一个招猫逗狗的纨绔?”
nbsp;nbsp;nbsp;nbsp;是谁在听书的时候乱讲,小昭微忿,正想侧脸去看,一段零散的回忆却忽然浮了上来。
nbsp;nbsp;nbsp;nbsp;“我儿,”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将手放在她对面的年轻女子肩上,“贺兰氏这一代,贺兰姝有勇有谋,贺兰瑶缜密入微,但你最要留神的,是贺兰清。”
nbsp;nbsp;nbsp;nbsp;“若是圣治清明,其人可为肱骨良臣;若是朝堂昏聩,恐成酷吏,为祸深远。”
nbsp;nbsp;nbsp;nbsp;“小昭?小昭?”
nbsp;nbsp;nbsp;nbsp;猛然听见邹黎叫他,小昭这才回神:“妻主叫我?”
nbsp;nbsp;nbsp;nbsp;邹黎伸手揩了下他嘴角的糖渍:“都散场了还在这里傻坐着?没想到这说书娘子讲得这样好。”
nbsp;nbsp;nbsp;nbsp;“哪有!”小昭闻言立刻不满起来,左右看了看没有旁人注意,扑到邹黎身上就抱着她的胳膊不肯松手:“我刚才是忽然想起一段过去的事,但是……但是我记不得说话的人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