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裕舒第一次见林惊昼,是在香格里拉客运站去德钦飞来寺的班车上。
那一年他二十一岁,大三的暑假,他和同学一起来云南旅游。因为年轻,也为了省钱,他们的行程安排得很紧。
但其中有一个朋友到香格里拉之后就高反了,反应太过剧烈,不得不停下来休息。计划被打乱,张裕舒批评他在丽江的时候不听他的话,身体都没适应就要洗头,所以才会高反。
朋友本来就难受,听了这话只觉得张裕舒在给他添堵,两个人就吵了一架。
浪费了一天时间后,他们在香格里拉又貌合神离地玩了两天,之后按照计划,他们应该从古城前往德钦,去看日照金山。
在这里三人又产生了分歧,另外两个朋友提议不如放弃这个行程,因为这几天天气都不好,阴雨绵绵。坐班车去德钦,山路十八弯,花四五个小时过去,什么也看不到,太亏了。
张裕舒不乐意,他一定要去。
于是朋友又提了一个折中的办法,古城有很多拉客的司机,可以速刷梅里雪山。凌晨出发,四小时到达观景台,游玩之后回古城。当日往返,这样就不用在德钦住一晚。
张裕舒依旧不愿意,他说本来就是雨季,这种司机大部分都疲劳驾驶,太危险。
朋友就生气了,说张裕舒不懂体谅别人,梅里雪山本来就是他特别想去,他们才加入行程的,现在天气这么差劲,最明智的就是放弃,而不是这么固执。
他们就这样又吵了一架,朋友说张裕舒永远只想着自己,太自私了。
张裕舒毫不在意,他说:“那就就此别过。”
这话说完,他就开始飞快地收拾行李箱,另一个朋友来劝他,他很用力地把箱子扣上,说:“你们不去,那我就自己一个人去。”
所以张裕舒拖着行李,一个人来到客运站,买了去德钦的车票。他重新订了飞来寺观景台附近的酒店,这样第二天醒来就可以直接面对雪山。
司机是个藏族人,个子不高,很瘦,皮肤晒得黝黑,张裕舒给他看了车票,就挑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
林惊昼是最后一个上车的人,他个子很高,戴着一顶鸭舌帽,里面一件白T,外面套了一件皱巴巴的衬衫,他弯腰走进车里,脖子里那根细长的项链随着他的动作,悬在空中摇晃了几下。
林惊昼很熟络地跟司机打招呼,问他:“师傅,这车是去飞来寺的吧。”
师傅点头,问他:“你是准备去雨崩?”
雨崩是梅里雪山脚下的一个小村落,四面被群山环绕,没有通公路,是个世外桃源一样的存在,每年都会有很多徒步爱好者前往。张裕舒在做云南攻略的时候,也研究过这个地方。但同行的人对此不感兴趣,他也没有深入了解。
林惊昼嘿嘿一笑:“对,我今天过去,还赶得上去西当的车吗?”
去雨崩村可以在德钦的飞来寺观景台转车去西当,然后从西当徒步进村。
张裕舒下意识抬头看了这个人一眼,林惊昼微微侧着脸,张裕舒注意到,他耳朵后面,有一颗小小的刺青。
师傅喝了口茶,把茶叶吐回保温杯里,说:“今天过去太晚了,你在飞来寺住一天,明天正好看了日照金山,再去西当。”
“明天好像会下雨,不过没准撞大运了呢。”林惊昼笑了笑。
张裕舒不再看他,他低下头,继续看手里那本晦涩的小说。
过了一会儿,林惊昼在他旁边站住了,他笑着问:“这儿有人吗?”
张裕舒突兀地对上那双笑眼,透亮得像颗玻璃珠。他下意识摇了摇头,于是下一秒,林惊昼就无比自然地坐在了他的旁边。
这辆车里,其实只有一半的座位坐了人,林惊昼能选择的座位很多,张裕舒不懂他干嘛非要挨着他坐。
张裕舒警惕地看了他一眼,这人看不出年纪,也看不出贫富,他虽然穿得破破烂烂,但张裕舒认出他手腕上的表是江诗丹顿。
又是纹身,又是耳洞,黑眼圈那么重,外面的衬衫像地摊货,里面的短袖却是巴宝莉,手上还戴这么贵的表,看起来像个玩票的富二代。
林惊昼特别自来熟地跟他聊起来,问他从哪来的,要去哪里。
张裕舒不太想搭理他,出于礼貌简单回答了一下,但都是胡说的。
林惊昼毫不在意,他自顾自说着,他说他昨天在古城溜达,走到四方广场的时候,看到好多人手拉手围着圈跳舞,规模特别大,他觉得很好玩,也参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