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樉沉思片刻,又问:“朱棣对我北境的态度如何?”
赵明神色更加凝重:“朱棣对殿下极为警惕。他在公开场合提到殿下时,表现得十分友好,称殿下为‘忠勇的三弟’;但在私下里,他已经开始调查殿下在北境的势力,似乎在评估殿下的威胁程度。”
“他可能会采取什么行动?”
“目前朱棣刚刚即位,朝局尚未稳定,短期内恐怕无法分兵北上。但据臣所知,他已经开始布局,如派遣密探前往北境,联络当地的一些官员和将领,试图在殿下的地盘上埋下钉子。”
朱樉点点头:“赵大人辛苦了,好好休息吧。”
赵明退下后,朱樉立即召集心腹,商议对策。
“殿下,依微臣之见,我们必须尽快做出决断。”
薛忠直言不讳,“朱棣虽然暂时无法分兵北上,但随着他的统治逐渐稳固,他必定会将目光转向北境。我们若不先发制人,恐怕会陷入被动。”
陈德也表达了自己的看法:“殿下,以朱棣的性格,他绝不会允许殿下在北境拥有如此强大的势力。迟早有一天,他会派兵北上,试图削弱或消除殿下的影响力。”
朱樉沉思良久,最终说道:“当前,朱棣刚刚掌权,朝局尚未稳定。朱允炆和太子妃的下落不明,朝中很可能还有暗中反对朱棣的力量。此时公开与朱棣对抗,很可能会陷入孤立无援的境地。”
他停顿了一下,继续道:“我的策略是要积极寻找可能的盟友,尤其是那些反对朱棣的势力。”
这是一个谨慎的策略,既不直接对抗朱棣,也不完全屈服。
它给了朱樉更多的时间来加强自己的力量,同时也为可能的将来做准备。
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朱樉一边继续强化自己在北境的地位,一边也密切关注朱棣的动向。
他增派了更多的密探,深入京城和周边地区,搜集各种情报;同时,他也加强了对北境内部可能的“朱棣钉子”的监视和清除。
“殿下,我们已经确认,在宣府镇的官员中,有三人暗中与朱棣有联系。”
李义报告道,“他们通过特殊的渠道,向朱棣传递殿下的动向和北境的情况。”
朱樉点点头:“不要急于处理他们。继续监视,看看还有谁与他们有联系。”
李义领命而去,朱樉则继续专注于扩充自己的力量。
一日,朱樉正在检阅新招募的士兵,突然有哨兵前来报告,说在北境边缘发现了一支可疑的队伍,似乎是从南方逃来的难民。
“什么样的难民?”
朱樉问道。
哨兵回答:“大约数十人,其中有妇女和孩子,看起来是从京城方向逃来的。他们自称是躲避战乱的普通百姓,但行色匆匆,似乎在逃避追捕。”
朱樉立刻警觉起来:“派人去查明他们的身份,但不要惊动他们。若他们真是普通难民,给予适当的帮助;若有可疑,立即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