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开几个特出角色,虽然《烈火英雄》和《刑事大案》是余寻光入行后接触的头两个剧组,但是两相对比,余寻光会觉得《刑事大案》对他起到更大的影响——因为他对《烈火英雄》印象最深的是那大半年的训练,他只记得陈光和王文质,后来在拍摄途中的具体记忆,他反而有些恍惚。
《刑事大案》特殊的点,当然是因为剧组里的几位好大哥。
很少出错、对任何镜头任何场次都胸有成竹、自编自导的李传英导演,是教科书式的导演。
性格温和,一身正气、专业扎实的郭嘉予表里如一,给余寻光想象中的实力派中生打了个样。
如今在话剧院任职,知晓很多人情道理、对小辈多有指导、诠释起角色像喝水一样轻松的廖敬春更是让余寻光对自己往后中老年的演员之路有了具象化的目标。
余寻光喜欢李传英的制作班底,喜欢廖敬春、郭嘉予这样的前辈。
所以,在《刑事大案Ⅱ》剧组的拍摄工作,他会很自在,很开心,他愿意在这个剧组里展现自己。
哪怕一开始剧组对他有些误会式的小心翼翼,他也能包容,因为他知道,这不是工作人员的错。
当他仍旧像拍摄第一部时没事儿就去给人帮忙后,整个剧组工作人员有些浮躁的心也渐渐安稳下来。余寻光在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大家,不论他现在有了什么样的成绩,他还会是那个真诚的余寻光。
廖敬春对此,私下调侃郭嘉予,“你这个男主角,不够合格啊。”
按平常道理,安稳剧组民心,该是男主角的工作。
郭嘉予完全不上火也不上当,“我们是一个团队,谁去都一样。”
现在是剧组中场休息时间,几个男人躲一块儿抽烟,他俩站着,李传英蹲着。
这边的话聊死了,廖敬春看不得李传英在旁边吧嗒着烟干乐呵,故意招他,“传英兄,《大明奇案》的剧本你写完没有?”
李传英满足的把叠了褶子的眼睛眯成一条缝,“案件内容都写完了,主要人设还在构思,修改。”
郭嘉予把手里的烟头丢了,一摸鼻子,蹲在他身边:“小余的那个角色大概是个什么设定?”
大家都是自己人,李传英也没藏着掖着。他们是老搭档了,平时在一起讨论剧情是很常见的事。
“小余毕竟年轻,适合他做主角的定位少,我换了好几个了。话说回来,他暑假播的那个「代善」倒是给了我不错的灵感。”
郭嘉予记得代善,当时余寻光还在剧组练过小刀,那掷飞刀的手势和方法还是他教的呢。
“写明朝的内容嘛,逃不开锦衣卫。我现在给你们的角色定位是……老廖是个装糊涂的王爷。”
廖敬春抓准李传英这个难得透露剧情的机会开口,“我不想演老好人,我还想演反派。”
李传英吸了口烟,无情驳回,“你演了二十来年反派了,你都坏得流油了,你积德涨点粉,好好调整一下大众印象吧。你要锁我身上养老,不打算演别的剧了?”
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李传英可不自卑,他甚至还很强硬。
他话说得有道理,也着实是在为他考虑,廖敬春便叹了口气,将手里的烟屁股给掐了。
每次演好人,他老觉得自己在本色出演,不得劲。
把廖敬春呛闭麦了,李传英又看向郭嘉予,“你的角色,我现在定了有两个版本。一个皇帝,一个锦衣卫同知。前者需要你减肥,后者需要你练武。”
郭嘉予相信导演的编剧功底,“我都没问题。”
最后再说回小余。
“本来想让他演那种少年意气的角色,文官武将我纠结了半天,身份定位换了好几个,纠结完了之后老觉得不够好。一部新剧,什么样的设定才能吸引观众,什么样的人设才能让剧情出彩,什么样的性格才能配合出火花,什么样的主角才能配得上小余,能够让他有发挥的余地呢,我最近空闲时间就是在纠结这个。”
可以说,《大明奇案》是李传英为余寻光量身定制的剧,是以,他注定要花更多的心思。
郭嘉予歪着脑袋,挠了挠头皮,装作不经意的问:“小余现在在播的《群鸦风暴》你看了吗?”
李传英嘴角略作弯曲,不满,“王胖子写的剧,我不看。”
郭嘉予嬉皮笑脸的凑上去,拿肩膀撞了他一下,“导儿,别上头嘛,听说他只是挂名。”
“那我也不看。”说起港城那帮人,李传英就有脾气。缘是他年轻时在跟组期间,受了不少欺负,最过分的是有个剧组把他从编剧团队除了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