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寻光的眼睛特别像夏日里月光下的一泓溪水。
清澈幽深,带着寂静与安宁。
从某方面来说,余寻光对自己专业能力是很自信的。剧组被迫暂停,余寻光并不会觉得是自己的问题,他坦荡的面对着面前两位资深的老前辈,等待着他们的发言。
没人开口。
好吧。既然是探讨,先后顺序也没那么重要。顶着两位前辈的目光,余寻光开始说明自己选择这种表演方式的初衷,他说顺口了,甚至提到了之后表演的细节。
“等冯知平能够说出完整的句子之后,哪怕他是结巴,我也会往台词中加入川话方言。”
胡继周立马明白他的意思,“因为冯知平是在学老罗说话。”
“是的。”
胡继周若有所思,顺势道出自己的想法。
“突然间冒出来一个人,虽然被他救了,但是老罗心里肯定还是有些惊慌失措的。他这个时候并不知道冯知平身后有多少人,他只以为冯知平能够在大漠中活下来,背后一定是有组织的。老罗是个逃兵,他做了对不起军队的事,所以反应过来之后,他一定会害怕。他会害怕,就会掩饰,就会躲闪,所以在这里他要表现出不自在,他甚至会做出逃跑的行为。”
好的演员是能够在语言表达上做到满分的。
当众通过一段剧情剖析自己的角色,那属于是基本功。
只是说归说,演归演,表演从来不是一项可以通过口头叙述来做到满分的艺术。它得实操。
也就是所谓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雷纬明也平静地说出自己的想法。
三位演员做完碎片化分析后,他们开始通过尝试,通过无限的尝试来构建表演上的可能性。
他们通过这种交流,深入对方的想法,深入对方的角色。
几个陌生的演员最开始组合到一起时,由于各自所用的表演体系不同,表演方法的选择不同,采取的表演形式不同,确实是需要一段磨合的时间。当通过磨合消除掉个体差异之后,演员们便朝着同一个目标齐头并进,奋勇向前。
但是在现在的《密信》剧组,这种差异并没有那么容易消除。
三个主演围成一圈,一遍遍的试戏。
导演林勇先像个外来者,根本插不进去话。
每次有机会开口,还不等他开口,雷纬明和胡继周就会抢先否决掉自己刚才的表演,然后再通过分析,换上一种新的演法。
不够,还不够。
演员们很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么东西,他们试了一次又一次。
全组百来个人就在旁边等着他们点头,等着导演喊开工。
可是直到太阳高挂,他们也没有要结束的意思。
换个人置身于这般境地早就撑不住了。但不论是雷纬明还是胡继周都有阅历,也有地位,他们有明确的目的性,他们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并且他们统一坚定。在达到目标之前,他们不会为任何人的眼光生出愧疚和怀疑。尤其是胡继周,一旦确认想要做到什么事,五头牛都拉不回来。
现场没有人能阻止主演聚在一起“浪费时间”,哪怕制片人来了也不行。
剧组选他们做主演,拿他们的名号去招商。临了,他们想磨戏,就得被扣上浪费钱的帽子啦?没那个道理。
天气渐热,人的情绪逐渐烦躁。
雷纬明和胡继周却还在一遍遍的和余寻光排戏。
直到午后,剧组也未能顺利开机。
摄像师都心疼的抱住了自己的机器。
乖乖,白把你拉出来吹了一上午的风沙。
现在太阳正是亮堂的时候,再来拍戏已经不合适了,再加上到了点,林勇先更加不急了,施施然地喊人开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