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词确实如大家所说的炸裂,可是演出来……我好难过。”她不知道为什么,她就是觉得黎耀川很不容易。
杜晚舒的纠缠让黎耀川窒息,也让观众们窒息。
还有一些观众在拿自己看到的黎耀川和原著中的做对比,他们一开始以为是电影改编改了人设,细想之后惊讶的发现,编剧改动的只有杜晚舒的性格部分,黎耀川的行为逻辑从头到尾是保留的。
通过文字阅读进行的个人想象和电影直接感受画面给人带来的冲击力是不一样的,前者会因为阅读者的见识而变得狭窄。
那些在电影改编之后才跑去看原著的人突然发现,他们或许没有从浅显的涉猎中读懂《故梦》这个故事。
蒲月在写原著的时候还是太保守了。
她其实是在批判。
她的人物一直在挣扎。
想到之后黎耀川的卧轨结局,那种挣扎无望之后的绝望,不少人再度抬眼看向黎耀川时,双眼湿润。
由于表演者的演绎,他们无比深刻的感受到了黎耀川的绝望。
没有了钱,黎耀川要离开,为了留下他,杜晚舒竟然真的去找侯文庭。
她在侯文庭面前褪下衣衫,侯文庭却不接受她这副模样,两个人抱在一起无望的崩溃。
这天之后,杜晚舒去了侯文庭家的银行工作。
他给她开工资,是平常员工的十倍。
对于这种馈赠,杜晚舒不再心安理得,她开始痛苦。
有一个人比她更加痛苦。
伊宁躲在银行附近偷看侯文庭接杜晚舒下班,在不知情的人眼里,他们或许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但是凭什么?凭什么杜晚舒能够拥有两个男人,凭什么杜晚舒拥有了黎耀川,还要来抢她的侯文庭?
伊宁陷入自我怀疑中,她甚至觉得,是自己不够有魅力才让她不被未婚夫喜爱。
她明明是一个接受了新式教育的人,却还在用旧有观点思考问题。
或许民国时期的人,都是半新不旧的。
为了留住未婚夫,伊宁决定去找黎耀川。
她不愿意跟杜晚舒遇见,所以她只能去夜场找黎耀川。
一阵更躁动的音乐响起。
镜头随着伊宁进入舞厅,各处热闹得一如当初杜晚舒来的那天。周围有很多男男女女在跳舞,他们热情洋溢,散发着生命之火。伊宁不习惯这种外放,她抓着衣摆强装镇定,最后蓦然回首,在灯火阑珊处找到了黎耀川。
黎耀川被两个女人相拥着,他在这种地方,笑得尤为放荡。
但当他看到伊宁的身影后,那种放肆消失,转为怀疑与郑重。
他把酒杯交给身边的女孩,女孩见他要走,伸长脖子亲了他的脸颊一口。
他摸了摸她的脸,以示安抚,另一边的女孩又以同样的方式吻他。
黎耀川无奈的笑,几番纠缠,他得以起身,同时整理被拉开的衣衫。
音乐声在那一瞬间变弱了,周围跳舞的男女停下了,灯光暗下来,伊宁眼中的世界里,只有黎耀川身上带着一柱光。
他来到她的身前,站定。
伊宁看着他,眼神微动。
他低头轻声问她:“你来做什么?”
伊宁不答,只问:“黎耀川,你懂什么是爱吗?”
在黎耀川拉住伊宁的手时,世界重新开始流动。
音乐继续,舞蹈继续,灯光流动。
黎耀川和伊宁在舞池中和众人跳出了同一支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