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咚咚咚。
nbsp;nbsp;nbsp;nbsp;富有节奏的敲门声将池也飘荡的思绪拉回现实,她起身走到门前,拉开门闩,被岁月磨平棱角的木门发出“吱呀”一声。
nbsp;nbsp;nbsp;nbsp;“哎,大侄女醒了,醒了就好!”门刚一打开,年轻妇人的话语便传了进来,声音里满是惊喜。
nbsp;nbsp;nbsp;nbsp;来人正是原主的三婶李巧云。
nbsp;nbsp;nbsp;nbsp;“三……三婶,早啊!”
nbsp;nbsp;nbsp;nbsp;池也尴尬地唤了李巧云一声,毕竟三十岁出头的李巧云也不过比她年长五六岁。
nbsp;nbsp;nbsp;nbsp;“不早了,已经巳正了。”
nbsp;nbsp;nbsp;nbsp;“三婶,进来坐吧。”池也微微侧过身子,邀请她进门。
nbsp;nbsp;nbsp;nbsp;“我就是来看看你醒了没有,顺便给你们送点米面,就不进去了。”
nbsp;nbsp;nbsp;nbsp;李巧云叹息一声,拉住池也的手,轻轻拍了拍,语重心长地说道:“以后不可以再做傻事了,这世上没有什么困难过不去,活着才是最重要的。而且小木和小棠年纪还小,需要人照顾,你们爹娘走了,你再出点什么事,这个家可真就毁了。有什么需要就来找三叔三婶,我和你三叔会尽量帮忙。”
nbsp;nbsp;nbsp;nbsp;李巧云言辞恳切,语气真诚,一番话让池也很是动容。
nbsp;nbsp;nbsp;nbsp;她从原主的记忆中了解到三婶家生活并不富裕,分家后一应生活用品,包括房子都要重新置办,日子也是过得紧巴巴的。
nbsp;nbsp;nbsp;nbsp;正是如此,才让人感动。锦上添花易,雪中送炭难。
nbsp;nbsp;nbsp;nbsp;“我知道了,谢谢你,三婶,也帮我谢谢三叔。”
nbsp;nbsp;nbsp;nbsp;“你这傻孩子,说的什么话。”李巧云语气嗔怪,把装着米面的两个布袋子递给池也,摆摆手道:“行了,你回去歇着吧。我得赶紧回去了,你三叔还在家等着我下地干活呢!”
nbsp;nbsp;nbsp;nbsp;“三婶慢走。”
nbsp;nbsp;nbsp;nbsp;池也挥挥手送走李巧云,转身走进厨房,将米面放好。
nbsp;nbsp;nbsp;nbsp;另一边,池木已经将碗筷拿到院子里的小桌子上。
nbsp;nbsp;nbsp;nbsp;“大姐,吃饭了。”
nbsp;nbsp;nbsp;nbsp;饭桌上三人没有多余的话语,池木池棠像是饿坏了,呼噜呼噜地喝着碗里只见野菜不见米的野菜粥,眯着眼,面上露出满足的神情。
nbsp;nbsp;nbsp;nbsp;相比之下,池也便显得安静许多,看着眼前明显营养不良的两人,她心底默默地计划着未来。
nbsp;nbsp;nbsp;nbsp;饭后。
nbsp;nbsp;nbsp;nbsp;池也打算出门认认路,顺便熟悉一下村子里的情况。
nbsp;nbsp;nbsp;nbsp;“大姐,你要去哪里?”
nbsp;nbsp;nbsp;nbsp;她刚走出家门,便听见池木紧张的声音。
nbsp;nbsp;nbsp;nbsp;看着池木池棠两人小脸紧绷的样子,池也觉得有些好笑,“我出去透透气。”
nbsp;nbsp;nbsp;nbsp;“我也要去。”两兄妹异口同声道。
nbsp;nbsp;nbsp;nbsp;池也清楚两人是担心她,只是她还有一些事情要搞清楚,实在不方便带着他们。
nbsp;nbsp;nbsp;nbsp;“怎么?不放心我?”池也佯装发怒地瞪着两人,“行了,我自己出去走走,你们留在家里看家。”
nbsp;nbsp;nbsp;nbsp;说罢转身就走。
nbsp;nbsp;nbsp;nbsp;……
nbsp;nbsp;nbsp;nbsp;永宁村背山面水。村庄后面是连绵的青山,山上长满了茂密的松柏和竹林。
nbsp;nbsp;nbsp;nbsp;村庄的入口是一座石桥,桥下水流清澈见底,河水潺潺,昼夜不停。穿过石桥,不远处便是村庄的主干道,两侧房屋错落有致。
nbsp;nbsp;nbsp;nbsp;晨间的小路上,村民面带笑容相互问候几句,而后分别各自忙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