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夫人听着范氏的话,思索了自打顾锦进门后的一番所为,微微迟疑一下,可想着今个儿五皇子洗三,顾老夫人连虞氏都没带进宫去,便点了点头,道:“你说的也没错,其实咱们两家沾着亲,也不差什么了。不好为着讨好贵妃,反倒是叫贵妃给嫌弃了。”
“贵妃和锦丫头有嫌隙,对桢哥儿这个表哥却还是不错的,之前桢哥儿考中进士时,还派人从宫里送了贺礼,文房四宝,还有一方寿山石小印,瞧着便是细心准备,不是敷衍的。”
听着老夫人这话,范氏脸上难得露出一丝笑意来。
“桢哥儿心善,当初娘娘住在府里时从未怠慢过娘娘,也将娘娘当亲表妹待,如今能换来娘娘的这份儿赏识,也是桢哥儿自己的造化。”
要不然,府里几位少爷,几位姑娘,怎生就桢哥儿没将人给得罪了去,还留了这般好印象。
自打儿子进了翰林院后,范氏心里隐隐生出几分计较来,之前听儿子说要搬出显国公府去住,她心里头是万般不同意的。可如今她瞧着这宫里宫外的情形,又想着虞妃的性子,觉着不好将儿子绑在虞妃这条船上。
倒不如就叫儿子搬出去,令置了宅院,说不得也是另一番天地。
过去她们显国公府靠着虞妃和二皇子显赫一时,可如今时移世易,范氏反倒觉着靠裙带博前程乃是下策,最好的是儿子自己出息,在翰林院混出个模样来,再加上自身的爵位,未必不比陷在府里这摊乌七八糟的事情里要好。
范氏心里头这般寻思着,却是不好将这话和老夫人说。
这事她还得仔细想想,儿子要搬出去住,总要有个说得过去的名目,要不然没得背上个不孝的名声,对儿子前程也不好。
范氏从寿安堂里出来回了自己的住处,就和身边的钟嬷嬷说起了这事儿。
钟嬷嬷听着先是一愣,随即就点了点头道:“太太所想也有道理,咱们大少爷风光霁月,万不能叫府里和娘娘给带累了。”
“今个儿老奴陪着太太进宫参加五皇子的洗三宴,老奴瞧着咱们娘娘可不像是真能在贵妃面前伏低做小的,这往后怕还有得折腾呢。她折腾不怕,就怕牵连到咱们显国公府,咱们少爷早些搬出去也好,虽说搬出去咱们大少爷也在族谱上,可多少也是给贵妃娘娘表个态度,往后便是真有什么事情,有这一份儿情分,咱们大少爷也出不了什么事情的。”
事关大少爷,钟嬷嬷也没藏着掖着有所顾忌,直接便将心中所想全都直白的说了出来。
范氏心中本来就有了成算,这会儿听钟嬷嬷这么一说,不过须臾心里头便拿定了主意,对着钟嬷嬷道:“这事情我想想如何办,锦丫头那里,你也拦着些,桢哥儿不喜她,莫要叫她缠着桢哥儿去。”
钟嬷嬷知道自家太太若是有了这个打算,定是不会叫少夫人跟着一块儿去的,所以便点了点头,应了下来。
……
顾锦提着一个食盒走到了书房,却是被小厮拦在了书房外。
“少夫人,少爷还在处理上峰安排下来的一些事务,不便见少夫人,少夫人还是先回去吧。”
听着小厮的话,顾锦的脸色忍不住一沉,怒道:“你算个什么东西,也敢拦我!”她说着,便要直接闯入书房去。
那小厮却是学过一些功夫的,硬是没叫顾锦进去。
顾锦目光中带着几分冷意,扬手便朝他脸上打去,一记清脆的耳光响起,那小厮依旧面色未动,只微垂着眼眸,丝毫都不为所动。
顾锦还欲再闹,就被身边的丫鬟翡翠扯了扯袖子,劝道:“姑爷既有事忙,少夫人便先回去吧。若事情闹大了传到夫人和老夫人耳朵里,可就不好了。”
听着丫鬟这话,顾锦却是恼怒道:“我有什么怕的,我是明媒正娶八抬大轿进了这显国公府的,难不成连个书房都进不得了?”
说这话时,顾锦心中又是气愤又是委屈,未嫁给虞桢时,她时时刻刻都盼着成为虞桢的发妻,觉着只要当了这世子夫人,她就什么都不求了。虞桢不喜欢她,她也不怕,她总归是他的表妹,只要她温柔小意事事顺着他,他难道还能一辈子晾着她这个正妻不成?
可进府这几个月,顾锦却是明白了,无论她怎么温柔小意或是怎么闹腾,虞桢都不为所动。府里的丫鬟婆子都不是傻的,早就有流言蜚语传出来,说她这个少夫人如今还是完璧之身,不知有多少人因着这个背地里笑话她呢。
顾锦觉着委屈极了,她明明都这样讨好他了,他怎么能这样不领情。
对比顾窈如今成了昭贵妃,膝下还有五皇子,她心中就愈发委屈了。
尤其听说虞桢特意买了礼物送去昭阳宫,顾锦心里头的嫉妒就怎么都消散不去。
她今个儿过来明明是想着和他好好说话,商量着若是能帮到他,她也能进宫去顾窈面前服个软,这样往后对他的前程也有好处。哪曾想,竟会连他一面都见不到,四周传来的或是同情或是鄙夷的目光,愈发叫她觉着脸面挂不住。
小厮听着她这话依旧没让她进去,顾锦沉着脸道:“大姐姐如今可是贵妃娘娘,祖母和大姐姐若是知道你们显国公府这般欺负我,定不会饶了你们的!”
听她这样说,小厮面色微微变了变,有些古怪的看了顾锦一眼,迟疑一下,上前一步小声对着顾锦道:“奴才斗胆劝少夫人还是莫要说这番话了。”
“今个儿五皇子洗三礼,少夫人和二姑奶奶可全都没进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