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大唐武皇第一女官笔趣阁>第55章 贤外助

第55章 贤外助(第5页)

另一个倒是瘦瘦小小的很机灵,学字比较快。

如今已经能大体看懂送来的名刺了。

“有不少,已经给郎君分过了!”阿余将分好的名刺搬进书房,然后特意指了指最上头的一份:“米行的吴掌柜连着送了三日的名刺了,估计是有急事要见郎君。”

崔朝有不少产业,其中有父母留下来给他的。也有些,是与太子殿下相关的——太子还是晋王的时候,就有不少私产让他代管。

虽说唐律规定,官员是不能经商的,但几乎所有官员都有自己的田庄铺子,只是寻人代为经营罢了。

就连朝廷署衙都是这样——比如各部的公厨,可不是每年吃多少钱,最后还能去民部报多少的账。

而是年关一开始,民部就把一年供给公厨的银钱发下去:比如三省这种宰辅部门,能得一千贯,六部与九寺这等部门就要次一等,只得五百贯。

够不够吃的,是各署衙自己的事儿。

这些钱,若是只放着坐吃山空,一年到头,也就勉强能吃饱,吃好是绝对不够的。

因而朝廷是允许各署衙自行找些会做生意的‘捉钱人’来,把这些本钱给他们,然后让商人去经营,最后多弄些钱来,丰富自家的公厨。

当然,如果哪个部门自己眼瘸看走了眼,找的商人破了产,那只好自认倒霉了,大家可能一年都没有公家饭吃,只好各自回去吃自己。

各王府也是如此。

原先做晋王时,李治就不曾出宫住在自己王府里,因此不太信任王府内属官推举上来的捉钱人。

那些属官今日推这个明日荐那个的——多半是哪个商人送了钱多,他们就推荐哪个。

李治很有钱,倒不是怕他们做生意给自己赔多少。

反而是怕挣得太多——那些商人万一打着晋王的名义,在外头狠命捞钱,甚至做些灰色生意,到时候牵连了他的名声,才是大事。

于是他索性把寻靠谱捉钱人的事都交给了崔朝。

还有些想当小金库,不想入王府账目的私产,就直接挂到崔朝名下去。

以至于崔朝现在手下的产业极多,囊括柜坊(类似后世钱庄,用于存放与借贷钱财)、金银行、马行、逆旅、饮子药家、酒肆、米行、布行、以及印刷铺和书肆——甚至因为铜钱流动量太大,还顺便开了一家钱贯铺,专门负责制作并对外售卖串钱的草绳。

基本实现了衣食住行,买卖借贷,乃至文化娱乐产业,全部能从自家的产业里完成。

就差生老病死也全都包圆了。

这么多类型的产业都在他手里握着,对他来说,当然有更看重的——比如米行。

米价是最实在的衡量百姓过日子的标准。

据说当今圣人刚继位的时候,除了面对边患,大唐境内更是“霜旱为灾,米谷踊贵”,真是许多百姓都在饿肚子。然而圣人登基后,不过三年,就治理的境内清平,粮食丰熟,米价甚至能降到‘米斗三四钱’![1]

崔朝在朝中,总听大臣们山呼圣人,用无数华美的辞藻诉说忠心。

但他倒觉得,米行里一些积年的老伙计,那些经过隋末战乱,饿殍遍地的老人家,每回说起圣人平定天下,让他们能吃饱饭时,那种发自内心视若神明的祷告圣人万年,才更真心。

事关米行,崔朝次日便从鸿胪寺出来,亲自去见了这位程掌柜。

他主要是怕米行出现了什么进货时不谨,混入大量陈米,甚至腐米的质量问题。

好在不是有什么坏事,程掌柜眉飞色舞跟他说了一件好事。

“有一家中等儿的米行,说是要转卖呢!说是东家不想做了——这年头出手米行的可不多,据说是这月就要出手的,我这才着急给郎君送了两三回名刺,请您拿主意。”

米行这种买卖,只要能立起来,经营数年,有了固定的客源,在盛世的一般是很平稳的,算是稳定生财的铺面。

因而出手米行的人不多,程掌柜遇到才会特别急切,就等着东家拍板。

崔朝也有些意外,便问道:“

急着出手米行?那来历可都清白?”

“不清白如何敢来与郎君说呢?”程掌柜从袖中取出打听到的信息给崔朝看:“郎君请看。”

崔朝接过来,一看到个‘姜’字,就觉得心头一跳:不会这么巧吧。

果然,程掌柜喜滋滋说下去:“说来这米行,还跟宫里有关系呢,来历是清白的很。据在下打听着,是从前宫里的一位德仪女官被放出宫嫁人,置办下的一份产业,偏生后来夫妻俩都意外亡故了,又没有儿子——按咱们律法‘户绝财产,尽给在室女’,这米行就记在其女名下。”

书友推荐:我的年轻岳母归雾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宦海官途官婿美人香官道之权势滔天他的暗卫结局前炮灰们掀了马甲一品红人岁岁平安见微知著(弟妹 H)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嫁给铁哥们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含泪做1误入官路女神攻略手册骤落穿书后成了狼孩人间政道
书友收藏:触手怪她只想生存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潘多拉的复仇青花冷(先婚后爱H)女神攻略调教手册癌症晚期,前任女友疯狂报复我蝶变认知性偏差升迁之路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阴阳道士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被嫡姐换亲之后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非常权途我的年轻岳母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千里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