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nbsp;nbsp;nbsp;把信寄出去后,沈新去了人牙市场,他要买四个精壮能打的男子。
nbsp;nbsp;nbsp;nbsp;从南江到上京一路一千多里地,难保不遇上强盗劫匪,如今家里都是些弱势人群,多带些人手,也能多一分保障。
nbsp;nbsp;nbsp;nbsp;大燕朝奴仆分三大类,第一类是官奴,指的是战俘或者因犯罪而充作官奴的人。
nbsp;nbsp;nbsp;nbsp;第二类是私奴,指的是通过买卖、赠予或是生来就是奴籍的人。
nbsp;nbsp;nbsp;nbsp;第三类是家生奴仆,这类一般是世家权贵,世代豢养相传的奴仆,最为忠心。
nbsp;nbsp;nbsp;nbsp;沈新想买的是官奴,最好是会些拳脚的人,他找到牙人,直接说明了来意。
nbsp;nbsp;nbsp;nbsp;牙人没先应承,而是客客气气地问:“不知公子买官奴的原因是什么?”
nbsp;nbsp;nbsp;nbsp;“我不日要携家带口去上京参加会试,长途跋涉风险太多,这才想着买些人增添安全性。”沈新实话实说道。
nbsp;nbsp;nbsp;nbsp;牙人面色清秀,眼神清亮,“难道您就是今年乡试解元沈举人?”
nbsp;nbsp;nbsp;nbsp;消息够灵通的,沈新掩盖内心的惊讶,回道:“不才,正是在下。”
nbsp;nbsp;nbsp;nbsp;牙人犹豫了一下,弯了弯腰,指了指后院,“沈举人这边请,今日市场刚来一批官奴,不过他们前身是林间流寇,不知您介不介意?”
nbsp;nbsp;nbsp;nbsp;有点血性最好,沈新回:“不介意。”
nbsp;nbsp;nbsp;nbsp;二人向后院走去,沈新又问:“哪里来的流寇?”
nbsp;nbsp;nbsp;nbsp;牙人声音压低,“好像是从会阳县那里流窜过来的,抢了好几个富商,还杀了人。”
nbsp;nbsp;nbsp;nbsp;穿过明亮的前堂和后院,两人走进一处幽暗的密闭房间,到了地方,牙人适时住了嘴,给沈新介绍了蹲在地上的奴仆情况。
nbsp;nbsp;nbsp;nbsp;十几个人双手被反捆在背后,狭小的空间愈发逼仄。
nbsp;nbsp;nbsp;nbsp;等牙人说完,沈新才出声道:“都把头抬起来。”
nbsp;nbsp;nbsp;nbsp;第114章
nbsp;nbsp;nbsp;nbsp;这些人瞧着二三十岁的年纪,头发脏乱,脑后的发髻要散不散,脸上划着或浅或深的痕迹,看他的眼神无波无澜,里面都是死意。
nbsp;nbsp;nbsp;nbsp;沈新有些惊讶。
nbsp;nbsp;nbsp;nbsp;“都站起来给举人老爷好好瞧瞧,若是被挑中了日后有你们好日子过。”牙人冷声呵斥。
nbsp;nbsp;nbsp;nbsp;蹲着的人拖拖拉拉的站了起来,脚上的锁链哗哗作响。
nbsp;nbsp;nbsp;nbsp;又转头对沈新笑了笑,“老爷放心,这些人四肢健全,壮实得很。”
nbsp;nbsp;nbsp;nbsp;沈新把这些人细细扫了一圈,花了一百五十两买了四个眼里还有点生气的人。
nbsp;nbsp;nbsp;nbsp;牙人把这几人脚镣锁的钥匙递给了沈新,“老爷您收好,若是他们跑了只管报官府,他们没有户籍文书定然跑不了。”
nbsp;nbsp;nbsp;nbsp;“卸了吧。”沈新摆了摆手,“我能搞定。”
nbsp;nbsp;nbsp;nbsp;牙人不敢多嘴,熟练地解开枷锁。
nbsp;nbsp;nbsp;nbsp;回了家,让这四个人冲过水,洗过澡,一人给了两个白面馒头,等人吃完,沈新开口道:“既入沈家,往事一笔勾销,姓氏保留,名字也换了吧。”
nbsp;nbsp;nbsp;nbsp;“从今日起,从左至右,你们的名字是明长、明久、唯志、唯励。”
nbsp;nbsp;nbsp;nbsp;“是。”几人眼眸低垂。
nbsp;nbsp;nbsp;nbsp;“家里我夫郎管家,你们对他要十二分尊敬,这些天你们先帮家里做体力活,我也会教你们一些拳脚。”
nbsp;nbsp;nbsp;nbsp;“家里还有十几个人,等晚上人全了,一起认认人,今日你们辛苦了,先回屋休息吧。”
nbsp;nbsp;nbsp;nbsp;四人对视一眼,抱拳拜别了沈新。
nbsp;nbsp;nbsp;nbsp;沈新眯了眯眼,这几人的走路、蹲坐一点不像平常的庄稼汉子,倒像是统一训练出来的军人。
nbsp;nbsp;nbsp;nbsp;晚间,秦宁等人踏着月色缓缓归来,寂静的小院变热闹起来,家里人多,吃饭的桌子都支了三张。
nbsp;nbsp;nbsp;nbsp;“相公,朝哥儿的相公也中了举人,是第二名呢。”秦宁和沈新分享喜讯,“但是朝哥儿肚子大了不好赶路,他说打算等他生完宝宝再去上京。”
nbsp;nbsp;nbsp;nbsp;沈新挑了一下眉,“嗯”了一声,“明日你们带着新来的人一起去铺子,有什么力气活尽管使唤,正好你也有空闲时间去置办物件。”
nbsp;nbsp;nbsp;nbsp;“好。”古墨书声音清亮。
nbsp;nbsp;nbsp;nbsp;不到一年的时间,半大孩子已经长成少年了。
nbsp;nbsp;nbsp;nbsp;等二人都收拾妥当上床后,沈新才有时间和秦宁说了这四人的来历,又说了接下来几日的行程:“后日参加鹿鸣宴,大后日去书院,然后回望江县,看看夫子和阿婆,休整休整就去上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