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明威《老人与海》是写挫败与奋斗的经典名著,一无所有的老渔夫连续八十四天捕不到鱼,面对的是致命的海与鲨,书中名言:“人不是为失败而生。一个人可以被摧毁,但不可以被击败。”他认为,勇气就是高压下的一种优雅。然而奋斗的结果并非满船渔获大发利市——若是这么写,小说的境界就浅了,绝对不会流传下来。老渔夫拖回一副被鲨鱼食尽的巨大马林鱼枯骨,观光客指指点点,没弄清楚那是什么,那不是他们的战斗,也不关他们的事。这是一个胜利却一无所获的故事,但他奋战过了,用英雄的方式战斗,完全对得起海洋这个神圣战场,这才是重要的。小说结尾,老渔夫回到小屋,趴睡——这是疲累至极且是放松的睡姿,正梦见狮子。我年轻时对这处结尾充满敬意与向往,梦见的不是鹦鹉水牛而是万兽之王狮子,天生的战斗家,个中意涵令人深思,鼓舞我们的奋斗意志。
忽然想起一支影片,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四百公尺决赛,被看好夺冠的英国田径名将德瑞克·雷蒙德(DerekRedmond),在现场六万多、全球直播无数观众目睹下,跑到两百五十公尺处因右大腿肌肉扭伤而痛苦地单膝跪地,瞬间,其他选手都超越他了,对他而言这场比赛已经结束。虽然竞赛场上受伤乃兵家常事,但一个夺冠呼声最高的选手跪倒在决赛跑道两百五十公尺处,这种挫败无从掩藏何等激烈。接着,雷蒙德奋力站起来,脸上表情痛苦,靠左脚走跳,不是往场外走,是往终点方向继续前进。如果往场外走,他就是一个伤兵(大家也知道他是伤兵),但他仍留在跑道上往前走,证明他是个选手,是运动员。接着,雷蒙德的父亲冲过警卫防线跑到他身旁扶着他:“儿子,你不必这样。”雷蒙德表示他要有始有终,父亲架着他一步一步向前,最后一段,父亲放手,让雷蒙德独自通过终点——那是属于运动员的一条线。
“你不必这样。”
“不,我必须这样。”
在人生大战场上,除了少数幸运者(换个角度看,可能是一种不幸),没有一个人身上不带着伤痕。名校、资优班、校排前十、一百分只是评量学习的方式之一而非唯一。挫败,有可能是更大的恩赐,我们要学习写自己的“失败履历表”,自我诊察,予以面对。
挫败,可能来自不健全与不和谐的家庭、受困的人际关系、停滞的课业、夭折的梦想,无论是什么,必然可以钩沉出一张挫败网,人与事纵横其间,形成令人喘不过气来的天罗地网。网子不撑开,永远不知道它是什么图样,拿起一支笔与纸,把困住你的网画出来,不放过任何一条线索,每个人的位置、每件事之前因后果,皆详细记录。接着,帮这张网“减针”,去掉不重要、可放过的部分,让这张网缩小一点。放着,即使当下有许多想法,不急,明天再做。因为面对挫败需要各个不同的你,昨日、今日、明日的你共同商议,有的你倾向减针有时一阵情绪涌来又加针了。几日后,看看那张网缩小还是增大。如果缩小,表示你有能力面对它寻思化解之道,如果扩大至两倍三倍,这是个需要寻求专业协助的征兆,如同肿瘤扩散,不可等闲视之。
我的人生有没有挫败?亲爱的少年,“挫败”算得上是我的老朋友呢。怎么面对?不害羞地说,到了大学我还是常常哭的,出社会后,不知怎地少哭了。我的挫败有几大类:家庭、经济、创业、人际、感情。不多,或轻或重五大类而已,减针法运用得娴熟了,有些类可排除,挫败的感觉渐渐变轻,只不过是冬雪天气撑伞去寻梅花的那股冷而已。退一步看,康庄大道可以尽揽海天一色之美,曲径通幽亦有柳暗花明又一村之惊艳。此路不通,他路顺畅,每一处人生转弯的地方都能遇到文学——那刻骨铭心的经验丰富了写作,是以,创作是我人生中唯一没遇到挫败的项目,因为那是容纳与转化挫败的地方。我比老渔夫幸运,拖回的不是枯骨,是一本书。
亲爱的少年,我想进一步谈被侵犯的伤痛与挫败的感情。
先打个比方:
从前,有一个王国,遭到外敌入侵,破坏这王国最神圣优美的领域,造成无法弥补的损害。后来王国渐渐恢复,但国王始终无法原谅、忘怀被侵略的愤怒与阴影,有一天,下令全国人民自尽。
你觉得合理吗?
王国等于个人。一个人需要为痛苦经历而结束生命吗?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推理:假如我果真如此,意味着我是弱者,那个伤害我的人或力量雄壮威武到足以主宰我,决定我的苦乐、光明或黑暗,左右我的一生,那么,他(或是那股力量)就是“神”,我是他的仆人、奴隶、附属品、财产、玩物。但是问题来了,我是生来要被当作奴隶对待的吗?我怎么可以奉那伤害我的人为“神”呢?我怎能允许我的生命被那样的人决定呢?当我以了结自己的生命作为代天行使惩罚、令他一生良心不安的致死一击时,我被自己的悲愤**与复仇意识蒙蔽了,忽略“我”不只有我一个人,它是个集合体,代表所有跟我这个人有关的人事物,那是一整群规模,当“了结自己的生命作为代天行使惩罚、令他一生良心不安的致死一击”成真,等于把“一整群规模”陪葬进去了。我原本要报复那“伤我”的人,结果却伤害“爱我”的人。伤我的人一个,爱我的人一群,我用一群去抵一个。若我死,伤我者的良心会不会瞬间受谴责我不知,爱我者的心会痛苦一辈子则我知,那么,我是拿“一群”爱我者的“一辈子痛苦”去换“一个”不爱我的人之“瞬间不安”。当瞬间过了,此人谈笑正常寝食俱安,而爱我者沉浸在伤痛里被泪水腌渍了余生。则此人是主宰之神无疑了。
你要带着你的父母、至亲好友一起“奉”他为神吗?你要让他对你做过的事,转而以精神方式对你的父母、至亲好友一一再做一次吗?
你的答案是什么?
至于挫败的情感,被爱神的铅箭射中,那是心被鞭笞的经验。“学会分手”是爱情里最重要的一课,可惜热恋中的人听不进去。感情世界分分合合,本是花开叶落般寻常,人寻觅我、我寻觅人,合则携手前行,不合则分道扬镳,道理都懂只是不愿接受。当一方提出分手,另一方鲜有不愤怒的,起因于“为何你不要我”,被欺骗、抛弃、羞辱的感觉像一把尖刀凌迟着娇贵且脆弱的自尊心,理智全面失控,如擒着一把火跑入枯干的死树林,疯狂地呐喊、咒骂,接着发生伤人自伤的憾事。
当挫败的爱情联结到对自我完整性之践踏,视对方及其新欢如寇仇,“报复”被赋予合理性,驱动攻击系统,一发不可收拾。难道,这是面对“分手”课题唯一的选择吗?爱情像一个独立运转的星球,其运行法则跟现实世界的律则完全不同,所有现实界用来认证成功失败、资优资弱、成绩、美丑……的评鉴法,在爱情星球上往往行不通。感情挫败仅是“一次无缘的经验”并非代表这一生完结篇,更与自我之强弱尊卑无关,不该用“成功、失败”的概念去定义它。
但无论如何理智分析,挫败的爱情会把我们推入暗无天光的处境确是事实。我岂不曾经历抑郁风暴,岂是没有行过死荫幽谷,岂不曾被泪水咸痛了眼,然而,让我活下来的,不是医生的药(那时的社会还分不清精神科与神经科之别),不是父母(咬着牙也要瞒住他们),而是内在的“英雄性格”——如同海明威笔下与大海搏斗的老渔夫,不惜一战,缓慢地,先从完全停滞之中把时间感找回来,重新确认白昼黑夜运行,每一天从天亮撑到天黑,刮得一点微光,丢入“内心扑满”储存起来,一段时日之后,心念转了0。5刻度,能吃能睡,接着又移了几公分,方向变了,能欣赏美好事物,有个自我反省的声音出现:你把那么贵重的美好事物给了一个没有能力负担的人,错在你不在他。再过一段时日,自我的声音响起:美好的前程在另一个山头等着。提步向前,内在大放光明。
把寻找快乐的能力与整理痛苦的能力当成手脚,手不想动时,脚要行走,脚不想走时,手要挥动。
请记得,人本来就应该手舞足蹈的。
7。社会责任
“一粒麦子不落在地里死了,仍旧是一粒。若是死了,就结出许多子粒来。”(《圣经》约翰福音第十二章)
我想请你想一想这句话的意思。找到能种植梦想的那块土壤,找出“个我”与“群体”平衡与和谐之道,这是高难度的挑战。
我们都不能忽略自己是大社会的一分子,从中取用各种资源而成长、茁壮。你们之中有些人更幸运些,落脚在社会较富裕区块、较优渥家庭,你们的起跑点比他人超前一大截,这并非你做了什么功德,纯然是幸运,请你记得这份幸运,别把它当作理所当然。那些遍布在较基层的人们,不是他们天生就该如此,也不是比你们愚钝,而是在最幼嫩的年纪欠缺父母养护良师启蒙,当他们在第一时间没拿到“学习的机会与机运”这张红心A,这一生大概就会朝向比较辛苦的路。固然在开放的社会无处不可学,但走在辛苦路上的人可能一连拿到的都是烂牌,不易保有奋发向上的学习之心。一个有家庭供应舒舒服服念大学的人,怎能体会一个白天在恶劣环境做足八小时粗工的人晚上根本没力气进修的事实。
所以,如果你拿到的是一条有红心A的路,你的梦想着床的土壤是肥沃的,阳光也充足,只要你努力大多能收获丰饶果实。那么,你比任何人更应该做出回馈,上天宽待你,也许它希望你做一个“把远处星光化成近处灯火”的人。
亲爱的少年,我想跟你分享一块荣誉牌。我在求学过程得过不少奖状,落籍文坛之后也获得各种奖项与荣誉,但今年夏天获得的这项荣誉对我而言意义特别深刻。我记得初中一个酷热的夏天,我跟着阿嬷坐很久的汽车去宜兰市一个我弄不清楚的地方领一笔钱,以往都是弟弟跟着她去,那次不知怎地由我陪她去,也是唯一一次。那地方叫“家扶中心”。我才理解到,在父亲猝逝之后,有一股来自陌生人的温暖吹入我家。我心里想:“有一天,我会长大……”现在,我不仅长大也迈向黄昏年岁,当年心中的诺言实现了,这块透明荣誉牌来自“家扶中心”,上面写着“爱心永续”,感谢我与先生持续认养儿童二十年。当年的滴水之恩,今日报之以泉涌。
将来,无论你站在社会哪一个领域,拥有多少资源,都要把社会上欠安的那一群人放在心里,“把远处星光化成近处灯火”。当你这么做,你会体悟自己生命所经历的种种锻炼都是为了让你有机会做出奉献。当那一天来临,说不定你会想起今天的午茶约会,“有没有一条路,让我可以从年轻走到年老,既是青春航程的起点,也是生命最后的岸?有没有一条路,收藏我的喜怒哀乐,让浮云般的一生变成美好的故事?有没有一条路,生命的意义就在那里。”
你会再问一次自己,那个古老的问题:
“我是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