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果然,受累于大陆恶性通货膨胀,台币亦贬声连连,竟至需发行一万、十万、百万大额“台湾银行本票”的地步。海峡那边缠在金圆券魔咒里,海峡这边陷在台币噩梦中。1949年6月15日不得不进行币制改革,发行仅三年多的台币走入历史(大陆金圆券随后在7月3日终止,相隔十八天),改印新台币,四万台币兑换一元新台币。从此,民间称台币为“新台币”。如果有阿公跟孙子说,“三十八年六月十四日”他身上有四百万元,先别发出“啊”声,一觉醒来变成一百元。

我母亲对这一段历史的记忆是,去换钱的路上一直哭一直哭。这一年,年轻人三十岁,已婚,妻子怀第一个小孩,遭逢生命中第四次币改,骑脚踏车载旧钞去兑换的路上,他比我母亲更有资格一直哭一直哭。

当然,像他这么内敛的人应是不动声色的。从他留下二十九张大半崭新、连号的百圆钞可以推想,其心中存有两套币制,失去票面价值的那张纸,立刻拥有历史币值。

新台币

改版的新台币为直式钞票,“台湾银行”的“台”仍是简体,但背面的海战图取消了,换成台湾地图、台银总行。直到1954年版,原“台湾银行”四字换字体,“台”改成“臺”,“湾”字也不连水了。1961年版开始,由直式改成横式至今。

新台币颜色丰富,年轻人所收的这批就有八色。此图上排有壹圆,下排由左而右是拾圆、伍圆、壹分、伍分、伍角。其中,“壹圆”钞竟有两色同时发行:1949年版有正面红(背面绿)、正面暗紫(背面粉红)两款,1954年版的有蓝(背面同色)、绿两款。1949年版正面暗紫(背面粉红)这款“壹圆”钞非常特别,其背面台湾地图画出中央山脉山形与澎湖、绿岛、兰屿,不像其他钞面的台湾地图标的是行政区域线与澎湖而已。另外,直立式钞票的花纹图案变化丰富,这也成为这批钞票的特色之一。

我个人对“伍角”比较有感情,小学时较常使用的币值是两角,去“柑仔店”买金柑仔糖或是腌得让人吃完像吐血的红橄榄,拥有伍角简直就是“富人”。年轻人显然比较喜欢红色喜气的“伍圆”钞,1955年版一沓崭新且连号,藏家看到会尖叫的。从收集作废旧钞到直接留下新钞,他在想什么?此时三十六岁,三个孩子都已出生,是否心中那两套币制产生变化了?生活稳定,允许他收集崭新钞票,把本应用于生活的现实币值当下转换成未来才会兑现的历史币值。或是,他用储存新钞来扣合社会大事,那年“国军”撤出大陈岛,也可能只是用来记录家中变化,那一年小儿子满周岁(四十年后这小孩的名字印在我的身份证上)。作为三个孩子的爸爸,他怀着喜悦与感恩之心,用这叠伍圆新钞标记一个家在台湾扎根的事实。

20世纪60年代以后新台币

壹佰圆、伍拾圆

分别是1964年、1970年、1972年版,绿色壹佰圆与紫色伍拾圆,其背面是“总统府”或中山楼。虽然看起来差不多,但1964年版正面孙小头,显然比较精瘦而且英俊,呼应当年社会进入拼搏模式,全台湾一千二百多万人口朝向积极建设之大道,开始路跑。1972年版的孙中山变胖了,显得丰腴,眼神也被修得慈祥,表情似笑非笑。前一年才“退出联合国”,正是“举国悲愤”的时候,这个表情好像优哉了点儿。

拾圆

都是拾圆钞。1960年版的有两种颜色,蓝与红。这版拾圆钞很特别,加上非政治性的台湾图案:西螺大桥,1952年完工时号称是仅次于美国旧金山金门大桥之世界第二大桥。1969年和1976年版,最大的特点是:乏善可陈。

伍圆、壹圆

1961年版“伍圆”,两种颜色,棕与红。延续前述1960年版拾圆的设计概念,双色,加入台湾本地元素:鹅銮鼻灯塔。最下方是同年版“壹圆”,绿色,加的图案是清水断崖。这一时期的钞面设计颇具视野,呈现各地地标,思维开阔。到了1969年版的“伍圆”,如上所述,不知发生什么事,走回头路,板着一张严肃的政治脸。查了一下,那一年台湾地区经济成长率为亚洲之冠,金龙少棒队勇夺世界冠军、返台时五十万台北市民夹道欢呼鞭炮轰天,彩色电视上市……这么欢乐的一年,到底是谁让“国父”不开心呢?

硬辅币

他上班超过五十年,摸过的钱恐怕比吃过的糖还多,却拥有奇特的金钱观。钱,是用来经营家庭、培育儿女及行善布施的工具,不是用来追求个人享福作乐。他没有皮夹不用背包,证件钞票放在小信封内,出门挽一个塑料提袋便是。他绝对有能力过高档物质生活,却爱简朴清淡,不烟不酒不赌不茶不咖啡,出入搭公交车连捷运也省下,类近僧人,却从容自在、真心满足。

每日回家倒出口袋硬币蓄着是很多人的习惯,他亦是,随手积下,家常中若需零用,买蛋买盐,往盒里掏就有。他的小儿子忆及小学时向爸爸要几元缴班费,他全部数一角给他,同学见状,问:“这是你自己存的喔?”害他好窘。

老人家保存的硬币都是早已不通行的,他用布袋装着随便塞入柜底,被我拖出来,那么沉,当下以为是金块,一时眼底现出迷幻之象。

壹角、贰角

都是轻飘飘的铝币,但三十八年(1949年)“壹角”是红铜币(图中颜色较深者及下方一枚)。此币,要向它敬个礼,是硬币界的“阿母”:早年物资匮乏,有补锅人行走民间专门帮阿母补破锅,此币材质铜九五锌五,用来补锅甚佳。所以“三八年份红铜壹角”,不是补锅人的菜,却是他的最爱。

伍角

依发行序为:1949年“孙中山银伍角”、1954年5月20日“孙中山铜五角”、兰花黄铜、梅花小红铜。最具收藏价值的是1949年“孙中山银伍角”,含银量72%,一堆银币中,取一枚自上落下,听其声,宛若空谷传来铃响,清脆有细微尾音,这是银才有的歌喉,其他铜、镍金属,都是闷沉重坠之音,不必细赏直接拿去花掉可也!

1954年5月20日“孙中山铜五角”被称作“大五角”,是硬币中难得有年月日的。

壹圆、伍圆

“壹圆兰花镍币”自1950年发行,流布最广,是陪着四五年级生长大的奶妈级硬币,买饭团、吃剉冰都用它,直到1981年才被现行的壹圆小铜币取代。

此币可能是币面文字最多的一枚,铸有“响应联合国粮农组织粮食增产运动”加上年代共二十三字,正面图案为屏东县万丹乡十九岁陈命珠小姐戴斗笠操作农机的犁田图,这是第一次有平民且是女性被铸在币面上,让出身农家的我非常感动,绝对珍藏。

伍拾圆、贰拾圆

硬币一族中,我个人偏爱五十元这一支,原因不明。独一无二的二十元币是纪念雾社事件抗日英雄莫那·鲁道,基于致敬的理由,这枚币亦应供奉起来。

其他

时代向前翻脸无情地翻滚着,新台币图案设计也越见多元丰富,山川风物、时代脉络皆入币,早已淡化政治图腾,除了四款硬辅币及百元钞见得到人头,现在通行的伍佰、壹仟圆纸钞图案活泼,都是台湾味。

现行壹仟圆钞图案四个小学生观地球仪,经市井小民戏称“出外打拼全为了四个小孩”,因此“那四个小孩”用来指称千元钞,犹如“青仔欉”称日据时期百元钞。慢着,有人说不止四个小孩,若隐若现在外还偷生一个女孩正在看显微镜,五个才对。再慢着,有人擒放大镜说:“还有一个还有一个!躲在‘中央银行印’旁。”果然,但这未免也太模糊了。藏家都有侦探癖,连袁大头的胡须几根都在数了,清查人口算什么。总之,说得出“打拼全为了那六个小孩”的人,一定是行家。

要不要花五百亿新台币,帮新台币“转型正义”,把让某些人看了刺眼的人头除掉?这事儿不是见仁见智、是见“财库”的问题。不必问已在天堂财务部门服务的老人家——摸了一辈子钱,见识过钱币大起大落,钞票上的人头、图案重要吗?我,因整理他的收藏有机会复习历史,浏览钱币百年沧桑,可以代他回答:“那都是虚的。”

结语

从十八岁拿起算盘工作到七十三岁荣退,“钱”在他眼中只有两种:公与私。前者,过眼烟云,一文不可取,后者,得自薪俸才是自己的。他对待钱的方式也很明确:节流与开源,善用各种投资理财管道,积沙成塔。

摸了一辈子的钱,不烟不酒不赌不茶不咖啡的人,悄悄保留一点私密的兴趣,在能力范围之内收藏钱币。好像一个躲过战火、奔过大江大海,十八岁就得扛家计的长子、长兄,做了丈夫、父亲,偷偷给自己买一个小玩具。他的妻子、子女从不知道这项爱好,以致没有机会在他生前询问收藏的经历与故事。直到仙逝之后,才被儿媳妇发现。

而我,我该怎么看这么长一段历史的沧桑,怎么看一个我要喊爸爸的外省人,留给我们的钱呢?

老人家生活素朴,却乐于行善布施,常捐慈善机构、设立两个奖学金。赚钱是徒弟,会存钱才是师父;赚钱是技术,懂得花钱才是艺术。花在哪里?八风吹不动,他用钱吹出第九种风。

菩萨历八风而不动,恒心心为第九种风所摇撼耳。第九种风者,慈悲是也。

有了钱,更要有慈悲。

生命最后,他说:“回想这一生,我充满感谢,没有遗憾。”

书友推荐:以婚为名嫁给铁哥们房客(糙汉H)天仙师娘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你吃饭没有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我的年轻岳母糙猎户与娇贵少女误入官路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认知性偏差鱼目珠子(高干1v1)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穿书后成了狼孩龙凤猪旅行团青花冷(先婚后爱H)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以你为名的夏天袅袅春腰
书友收藏:见微知著(弟妹 H)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官途:权力巅峰北电门房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我的年轻岳母官路扶摇蝶变全职法师官道之权势滔天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官场之狐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开局一杆大狙,爆杀十万鞑子反派:我的母亲是大帝青花冷(先婚后爱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