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微微颔首,继而笑道:“哈哈哈!定方误会矣!军国之事岂可儿戏?云自有安排!”旋即,他顿了顿,又道:“尔是不愿,还是不敢?”
说出这话,只因赵云也是被逼急了。关羽在信中就暗示了他,让自己把苏烈留在夏口这个大后方,保其安全。可如今前线军情紧急,哪里还派得出人手来,总不能让他率军前去支援吧?
赵云是刘备亲自任命镇守夏口的将军,不敢轻易擅离职守。目前能替他者,仅糜芳一人而己。可惜能力不足,他实在不敢命其率军前去救援霍峻。
如今关羽送来了苏烈,这让赵云想到了一个折中的解决办法。
可苏烈并不知他的想法,在其目光的注视下,也不过多犹豫,当即抱拳道:“任将军差遣,烈万死不辞。”
赵云见状,抚须大笑:“哈哈哈!甚好!”说着,他突然转身,“来人!速传魏延、士仁来见!”
苏烈闻言一怔:“魏延?被冤死的反骨男!”
不多时,二人陆续到来。
赵云拉起苏烈的手,为其一一引荐:“此乃三营都尉,魏延魏文长!彼为七营都尉,士仁士君义!”
待二人各自与苏烈见礼后,赵云沉声道:“霍仲邈处境危急,需立即派军增援。”
随即,他又注视着眼前三人——魏延挺立如松,眼中战意灼灼;士仁斜倚女墙,满脸不耐;而最年轻的苏烈则垂首静立,似在沉思。
魏延抱拳,抢先说道:“末将愿率本部精兵前往,必破曹贼!”
士仁嗤笑一声:“文长莫要大言不惭!霍仲邈一千精锐都挡不住,尔带两三百人便敢言胜?”
“尔这匹夫!”魏延怒目而视。
“竖子!尔敢?”
“噤声!”
赵云一声怒喝,顿时鸦雀无声。他目光扫过魏延、士仁二人,最终落在苏烈身上:“定方,云长信中盛赞汝善谋,可有良策?”
“回将军,烈以为当务之急是接应霍中郎后撤。”
苏烈略微思索,出列道:“另择一地或固守,或设伏。阻其势后,方可全身而退。”
赵云闻言,若有所思:“可细细道来!”
“霍中郎三道防线皆失,曹军其势正盛。若吾军贸然前往石阳,恐反遭不测。不如暂避其锋芒,诱敌深入,拉长敌军粮道,再利用泽地优势,与之周旋。待时机至,吾军再行……”
“竖子无状!”
魏延突然插话,显得很是不屑:“军争之道,决于两阵之间。未战先怯,岂是大丈夫所为?”
诗曰:
夏口城头落日斜,将军帐下议兵车。
一封血诏传烽火,千里泽国隐战笳。
儒将抚须询妙策,少年献策避锋铓。
文长怒斥书生怯,谁见江涛卷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