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薄雾中的老龙滩此刻宛如巨兽匍匐一般,苏烈忽然开口问道:“药师!魏都尉那边可有消息?”
“尚未。”
郭达摇头道:“按照脚程计算,最快亦要申时以后方才能到。”
“如此甚好!”
苏烈抿了抿嘴唇后,露出兴奋之色,“在这之前……吾等便好生‘款待’一下曹军!”
“队率,可是要提前发动伏击?”
郭达听到苏烈说什么“款待”时,他也有些跃跃欲试起来,于是才忍不住开口。
“非也!”
苏烈闻言,立即收回思绪,否认道:“曹军一路到此,用兵只会愈发谨慎,其必会等到雾气稀薄之时,才敢深入泽地。这般下来,给予吾等的时间便会更加充足……”
说着,他又指向远处若隐若现的芦苇丛,“吾所虑者,是儿郎们能否沉得住气。眼下己过去大半日矣……”
正说话间,一阵微风拂过,芦苇丛沙沙作响,仿佛无数细语在雾中回荡。
苏烈忽然想起一事,转头问道:“那些草人可否按照要求布置妥当了?”
“回队率,按照要求,某等己在西岸附近的芦苇丛中留下痕迹……只等曹军入彀!”郭达顿了顿,又补充道,“草人亦是分批布置在各个芦苇丛的!”
“善!”
苏烈满意地点了点头。这些草人是他计划中的重要一环——既要让曹军斥候发现,又不能太过明显。这种若隐若现的威胁,最能扰乱敌军判断。
与此同时,泽地西侧,曹军精锐己然整队完毕,士卒们身上铁甲铿锵作响,手中长矛耸立如林,这千余北地健儿在雾气中若隐若现。
裨将军朱益身披鱼鳞铠,外罩绛色战袍,腰间佩刀的铜饰在初升的阳光下泛着冷芒。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浓眉紧锁,眼角细纹中藏着化不开的忧虑。
“将军,全军集结完毕。可雾气仍未散开,是否还需进军?”亲卫上前请示。
朱益并没有立即回答,反而凝视起眼前这片被晨雾笼罩的死亡沼泽。作为久经沙场的老将,他本能地感觉到这片看似平静的泽地中暗藏杀机。
“天时、地利皆不在吾,这仗还如何打得下去啊……丞相!”
朱益沉吟片刻后,当即下令:“传令,大军原地待命!”
说罢,又侧身对亲卫吩咐道:“让昨日那队斥候再去确认一番行军路径!若发现任何异常痕迹立即回报,切莫轻举妄动”
很快,这一队精锐斥候便沿着昨日的路径深入泽地。他们仍旧保持着每走十步就用长矛戳刺地面的习惯,并警惕地观察着西周的芦苇丛。
朱益目送斥候消失在雾气中,手指不自觉地敲击着刀柄。昨日那名发现蹊跷的斥候曾信誓旦旦地说看到芦苇被利器割过的痕迹,当时就让他心中警铃大作。
“朱将军可是担忧敌军伏兵?”
朱益闻声望去,见射声校尉陈瑞正大步走来,无奈轻叹一声:“非止伏兵。这泽地本身便是大敌。”
随后,他又指向远处几处看似坚实的地面,“那些暗沼,足以吞没整队人马。”
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来自“人人书库”免费看书APP,百度搜索“人人书库”下载安装安卓APP,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最新章节随便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