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点小说(220book。com)最新更新三国之汉末风云儿正如郝卫所料,当曹军撤至老龙滩西侧边缘时,突然停下了脚步。朱益站在一处稍高的土包上,眯眼望向泽地深处。
此刻,晨雾又散去了许多,但芦苇丛中依然静谧得诡异。
“传令。”
朱益突然开口,声音低沉如闷雷,“甲队、丙队各出二十斥候,分南北两路再探。其余人等,原地休整。”
亲卫领命而去,不多时,数十名精锐斥候便如离弦之箭般散入泽地。朱益望着他们远去的背影,指节在刀柄上轻轻叩击,发出“嗒嗒”的轻响。
“将军可是怀疑……”
朱益见身旁亲卫那副欲言又止的模样后,一声冷笑:“敌军既能在此设伏,岂会轻易放吾等离去?”旋即,他便目光灼灼地望向远处随风摇曳的芦苇,“这退兵之计,不过是要引他们现身罢了。”
亲卫恍然大悟,正要奉承几句,却见朱益突然抬手:“噤声!”
只见远处芦苇丛中惊起几只水鸟,扑棱棱地飞向天际,除此之外便再无动静。
朱益一阵惊疑后,继而明悟:“竟真的放任吾军离去?不对!方才那处必然有诈!传令全军,调头再进!”
随着号角声响起,原本佯装撤退的曹军突然调转方向,再次向泽地深处挺进。这一幕让埋伏在西侧的伏兵们看得目瞪口呆。
“这……这又是何意?”
王大眼听到身边同袍的询问,一时间也是眉头紧锁,但很快又舒展开来:“尔等莫慌。曹军自作聪明而己!”说着,他指了指远处几个不起眼的土包,“看见那些土包附近的浮沼没有?曹军便是翻个底朝天,亦寻不到吾等。”
正如王大眼所言,朱益派出的斥候在靠近王大眼等人所藏的芦苇丛时,有两名斥候误入浮沼,其他斥候见状纷纷绕路。可惜,纵使他们再如何小心翼翼地用矛杆戳刺地面来避开浮沼,若是没有掌握正确方法,终究就是避免不了陷入沼泽之中。
很快就有不少曹军斥候像受惊的鱼群般窜出沼泽,铁甲上还挂着几根枯黄的芦苇。
王大眼等人不约而同想起那个月明星稀的夜晚,少年队率用树枝在泥地上勾画的作战方案。那些看似杂乱的标记,此刻正在这片泽地上逐一应验。
而曹军主力,己经熟悉路径的他们这一次行进速度明显加快,绛色旗帜在雾气中划出血色轨迹,转眼又回到最初遇袭的芦苇地前。
见此情形,埋伏在附近的伏兵们顿时懵逼了。
特别是先前趴在淤泥中的周仓,眼下正蹲在齐腰深的泥水里,粗糙的大手有些无所适从,一时间不知放在何处。他望着逐渐靠近的曹军背影,铜铃般的眼睛里满是疑惑:“首娘贼,这又回来了?”
身旁的士卒刚要应和,却见曹军突然在三百步外停住,阵型如潮水般向两侧分开。
“还真是奸诈啊!”
周仓瞳孔骤缩,猛地按住身旁想要起身的同袍,低声呵斥:“尔等皆予某趴下藏好!”说罢,他也迅速潜藏了起来。
这时,只见曹军阵中分出十余支斥候小队,如离弦之箭般射向不同方向的芦苇丛。这些精锐斥候三人一组,彼此间隔十余步,长矛不断戳刺着可疑的泥沼。
郝卫藏身的土丘正好能将这一切尽收眼底。这个跟随在苏烈身边第二年长的老兵突然咧嘴笑了起来,露出缺了颗门牙的牙床:“妙啊!曹军主将莫不是有脑疾?方才还言其谨慎,眼下又自投罗网了?”
说着,他又转头对身后士卒们低声道:“都趴好了,待会儿有好戏看。”
果然,不过半刻钟时间,曹军那几支斥候小队呈钳形突入芦苇丛,长矛扫过之处,枯黄的芦苇如麦浪般倒伏。
“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