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厂手里有林同甫的罪证,他们呢?他们哪个又是干净的?
大过年的,晏惟初实在不愿费心费力跟这些人多掰扯,只问林同甫:“你可认罪?”
林同甫嗫嚅:“臣有罪,可……”
“行,你认了就行,”晏惟初不再说废话,当即下口谕,“摘了林同甫的官帽,推出午门斩首,林氏全族流放。”
众臣目瞪口呆,皇帝竟就这样审都不审,眼睛一眨便要斩了当朝次辅。
但没人敢为林同甫求情,就怕一开口就被打成结党营私里的那个同党。
林同甫哭叫求饶,晏惟初没兴致听,锦衣卫已迅速将人拖了下去。
晏惟初其实也烦,这些人就没几个干净的,但他才杀了一批武勋,确实不好现在又大开杀戒,只能杀鸡儆猴。
何况真要杀,满朝文武怕得杀尽了,还是拉倒吧。
他又送了一块点心进嘴里,甜味压下了心头火气,冷眼扫过下方众人,说:“加征商税一事,朕给你们的章程里写的清清楚楚,升斗小民挑担叫卖养家糊口的不在此列,朕要动的是那些豪商巨贾,何来与民争利一说?朕之后还会下旨关闭皇店,还利于民,不必你们替朕操心朕会失了民心。
“朕知道这商税指望户部去征收怕是难收上来,以后这差事交由东厂去办吧,但这征上来的税三成便得进朕的内帑,朕只给国库留七成,你们可有异议?”
万玄矩挺起胸膛接旨,他们这些陛下座下恶犬,干的就是帮陛下排忧解难的活,他们不上谁上?
众人沉默,就算有异议这会儿谁还敢说?
来之前他们可是抱着哪怕被廷杖也要劝得皇帝回心转意的心思来的,可皇帝向来不走寻常路,直接将领头的那个砍了,他们还能怎么办?
斗不过只能捏着鼻子认了。
众臣退下,晏惟初将万玄矩单独留下,交代他:“过完年便尽快安排人去各州府,你亲自带人去南边,务必将这商税给朕收上来,形成定例。顺便摸摸那边的底,有不老实贪得太多的官员你直接给朕拿下,紧急情况朕允许你拿着朕的密旨调动地方兵马,不过你也给朕老实点,别伸不该伸的手,朕会安排锦衣卫的人同你一起去,听明白了没有?”
万玄矩哪敢说不,锦衣卫现在可不归东厂调令,还随时盯着他们想咬一口,他去了南边也就只能老实替皇帝办差了。怕就怕想调动江南那边的兵马,皇帝密旨也未必好使。
他犹豫道:“陛下,之前奴婢已经将京中所有商号都摸查了一遍,光是西大街附近就有镇国公府十几间铺子,他们张嘴闭嘴提的都是定北侯,言语间对圣谕并不十分恭敬,还暗中活动试图鼓动同行一齐抵制这新的商税征收法……”
晏惟初凉声问:“你们东厂不是很嚣张吗?打秋风的时候朕见你们谁都不放在眼里,怎的如今倒对着镇国公府的人畏畏缩缩了?”
万玄矩心说此一时彼一时啊,他那日也是去喝了喜酒的,还特地凑近去观礼,旁人眼瞎,他可是看那身形气质一眼就认出了那位安定伯世子究竟是何方神圣,他哪敢啊……
这阉人结巴道:“奴婢只是顾虑着侯爷是京营总兵……”
“那又如何?”晏惟初冷哂,“行,那就第一个拿镇国公府开刀,等正月里那些铺子一开张,你便带人上门收税,有不从的直接拿下扔去诏狱。”
万玄矩张了张嘴,好吧。
他没忍住又小声说了句:“可还有几间铺子就在定北侯府名下。”
您都是侯府当家“主母”了,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啊!
晏惟初默了默,幽幽道:“也一样。”
万玄矩只得拱手领命,陛下这心可真是海底针,难以捉摸。
他就要退下,晏惟初又把人叫住,眼皮子不抬:“上次那药膏,再给朕弄些来,你说的那个特别些的也要。”
万玄矩:“……”知道了。
晏惟初心里畅快了,继续吃谢逍叫人送来的点心。
嗯,甜得很。(七点二更)
第43章可算是亲到了
(二更)
这个年注定有许多人过不安生。
但晏惟初身为皇帝从不在意他人作何想法,毕竟他分身乏术自顾不暇。
年节祭祀庆典多,还有正旦百官参拜的大朝会,之后又是各种宫廷赐宴,为此他不得不装病,祭祀的活让人代劳,余的全部叫停。
这样倒也好,本身他就懒,不喜这些无意义的折腾,倒不如镇日在侯府上关起门来和表哥逍遥快活。
唯一烦人的便是要遵循那些狗屁礼制,去国公府向那位老夫人问安用家宴。
老太太病了有一段时日,到年边这会儿刚刚能起身,没在家宴上露脸,席间又只有谢逍的叔叔堂叔那几个。
这些人一喝多了酒便口无遮拦,抱怨起皇帝年前下的那道加征商税的诏令,是要从他们钱袋子里抢钱,不想让他们好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