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周洪宇、陈竞荣:《孟禄在华活动年表》,载《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年第3期。
[18]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一),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页
[19]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08页。
[20]B。K。Basu著,顾子欣、王其良等译:《巴苏日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88年版,第33页。
[21]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中国民国史组编:《胡适来往书信选》(上),北京,中华书局,1979年版,第114页。
[22]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6),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87—389页。
[23]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6),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90—392页。
[24]耿云志编:《胡适遗稿及秘藏书信》(36),合肥,黄山书社,1994年版,第372—384页。
[25]胡适著,曹伯言整理:《胡适日记全编》(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352页。
[2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编:《陶行知全集》第8卷,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92年版,第777页。
[27]徐志辉,卢爱萍编:《吴树琴与陶行知》,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63页。
[28]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29]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63页。
[30]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八),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359页。
[31]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十),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26页
[32]贺绿汀:《民用轮中脱险经过》,载《贺绿汀全集》(四),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1999年版,第58—61页。
[33]黄炎培著,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整理:《黄炎培日记》(八),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192页。
[34]方明主编:《陶行知全集》(十),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24页。
[35]原件由吴树琴先生之女卢爱萍女士提供。
[36]陶行知:《艺友制的教育》,载《陶行知全集》(二),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477页。
[37]黄炎培:《黄炎培日记》(二),北京,华文出版社,2008年版,第205页。
[38]朱自清:《旅行杂记》,载《朱自清文集》,北京,大众文艺出版社,2009年版,第51页。
[39]朱子善的五文相继为:《毋忘求真——关于陶行知生平事迹的几点辨析》,《杭州大学学报》,1998年第2期;《再说毋忘求真——陶研资料中有待澄清的一些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0年第1期;《三说毋忘求真——谈某些陶研著作的引文问题》,《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1期;《四说毋忘求真——书报瑕疵辩正》,《浙江社会科学》,2003年第5期;《五说毋忘求真——商榷、请益、辨析》,《浙江社会科学》,2006年第6期。
[40]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99页。
[41]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9页。
[42]胡适:《胡适日记全编》(三),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1年版,第544页。
[43]梁启超:《中国历史研究法》,北京,中华书局,2009年版,第11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