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级工受人尊敬,工资是高,可说到底,还是个“工”字。
而眼前这年轻人,一脚踏进去,就是“干部”身份!
起点之高,让多少工人干了一辈子也望尘莫及。
这人和人……真是没法比!
他仿佛在韦东毅挺拔的身姿和沉静的目光里,清晰地看到了四个大字——前途无量!
与此同时,易中海心底那些关於“养老投资”的盘算,如同被浇了热油的炭火,烧得更加炽热、更加坚定了。
韦东毅,根正苗红,干部身份,前途光明,对老太太至孝,性情稳重……简直是打著灯笼都难找的完美人选!
傻柱?跟这一比,简直被甩出十条胡同去!
想到此,方才掉三百六十块大洋的那点肉疼,瞬间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这钱得值!得痛快!”的舒畅感,甚至觉得……这投资力度,还得加大!
他脸上笑容更盛,带著点意犹未尽的豪爽,拍拍韦东毅的肩膀:“三十六条腿儿是齐活了!东毅啊,你再想想,还缺什么?锅碗瓢盆?暖水瓶?洗脸盆架?今儿咱爷俩索性一趟置办齐了!叔这儿还有两百多呢!不完心里不踏实!”他拍了拍另一个同样鼓囊的裤兜。
韦东毅:“……”
都说一大爷易中海是四合院里精於算计、惯会道德绑架的“圣人”,可眼下这做派……
韦东毅只能在心里默默感嘆:你大爷,终究是你大爷!真香!
不过,这“香”他不能白闻。
白拿?绝无可能。
为了避免陷入更深的“超前消费”,他果断摇头:“真不缺了,易叔!我一个人住,有这些足够了!锅碗瓢盆这些零碎,回头我自己慢慢添置就行。”
易中海也不勉强,笑著点头:“成!那就等你小子娶媳妇的时候,咱再凑它个七十二条腿儿!”
两人没直接回四合院,顺道拐去了附近的副食商店。
割了一斤肥瘦相间的五肉,拎了一只活蹦乱跳的小公鸡,又买了一条鳞片闪著银光的大鲤鱼。
至於白菜土豆这些家常菜,易中海家里还有存货,便没再买。
等他们提著大包小裹回到南锣鼓巷九十五號时,信託商店的家具还没送到。
这年头短途运输,靠的是板车夫两条腿和一身力气,效率自然快不了。
易中海到家就擼起袖子杀鸡放血,动作麻利。
韦东毅则在院子里的水龙头旁,就著搪瓷盆处理那条鲤鱼。
刮鳞、开膛、去鳃、抠內臟,手法乾净利落,一看就不是生手。
鸡和鱼拾掇乾净,后续的烹煮煎炒就是一大妈的战场了。
两人刚洗净手,院门外便传来一阵喧譁声。
下班时间到了!
轧钢厂的工人们,穿著洗得发白的工装,三三两两,说笑著涌进院子。
原本安静的午后四合院,瞬间被脚步声、说笑声、自行车的铃鐺声填满,烟火气与人声鼎沸交织,拉开了傍晚的序幕。
空气中,似乎已经飘起了即將在易家灶台上腾起的、令人期待的饭菜香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