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要体现出果断、干脆,言出必行。粗犷型性格既有其豪爽、率性的一面,又有其敢作敢为、气势凌厉的一面,不喜欢旁征博引、咬文嚼字,不喜欢空洞说教、繁琐论证,不喜欢含含糊糊、拖泥带水,说了就要算,定了就要干,不允许讨价还价,更不允许顶着不办。由此,就必然多用一些令使性语言和富于号召性、激励性的语言,有时还要带着一股霸气、锐气,以强化表达效果,达到催人奋进的目的。
最后,还要体现乐观、坚毅,昂扬向上。这种领导大多意志坚定,不畏艰难,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总是保持着一种不气馁、不悲观、不服输的倔劲和冲劲。所以在语言表达上,也要努力体现出这种精、气、神。
【例证】我当秘书时服务过的一位领导就是一个粗犷型性格的人。他看上去一点也不忙不累,偶尔还有时间练练书法、翻翻小说;他处理各种公文速度特快,三下两下看完批完,办公桌上从来干干净净,不像有的领导那样桌子上各种文件、报刊总是堆积如山。有人问他:“办公室起草的这么多文件、讲话材料你怎么不细看啊?”他答:“重要的我看看就是了,如果所有材料都要我来看我来改,那还要那么多秘书长、主任、秘书干什么?”又问:“你当主官,那么多任务压下来,那么多事情要处理,你不亲自过问行吗?”他又答:“我一把手就做一把手的事,做好决策、分好工,大家分头负责落实就行了,要不然配那么多班子成员干什么?”事实上也是这样,他相信大家,放手让大家干事,办公室大大小小的文秘人员反倒诚惶诚恐,尽职尽责,生怕出差错;班子成员们反倒像小老虎似的一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十足,各项工作都开展得有声有色,富有成效。下面我们来看他关于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的一篇讲话:
加强领导干部思想作风建设,涉及的方面很多,要做的工作很多,下面我简单谈几点意见:
第一,要敢担当,敢拍板,敢作为。敢于担当就是敢于负责,敢担风险,敢作敢为,泰山压顶不弯腰,风吹浪打不翻船,认准了的事情就一干到底,不达目的决不罢休。有的同志缺少的恰恰是这一点,干什么事情都眼睛向上,依样画葫芦,文件上没有写、领导没有说的事情就不敢做,生怕犯错误、怕丢“乌纱帽”;下级请示什么事情都说要考虑考虑、研究研究、商量商量,老半天没个态度,弄得人家无所适从;遇到矛盾总是又推又躲,明明是自己的责任也推给领导、推给同事、推给下级,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唯恐惹祸上身。像这种作为,还当什么领导?还不如回家陪老婆抱孙子去得了!我一再说了,按照市委市政府确定的决策部署,你们各负其责,放心大胆地干就是了,即使出点失误也不要紧,改了就好,责任由我来负,我为你们担着,有什么好怕的?
第二,要有骨气、硬气、底气。党中央铁心硬手惩治腐败,这是天大的好事,是得党心民心的大好事。有的同志说查案子查多了会让干部缩手缩脚、不敢干事,这是什么观点、什么逻辑?说得不好听,是不是你自己屁股不干净?但这也恰恰说明,作为领导干部,自己要走得正、坐得直、过得硬,要经得起查,经得起告状,经得起监督。具体来说要做到三条:一是睡得着觉,为人不做亏心事,夜半敲门心不惊。二是说话的声音响,你自己心地坦然、底气十足,说起话来就可以高门大嗓,理直气壮。三是要有资格批评别人,如果你自己不检点、不廉洁,哪里还有资格、有勇气去批评别人?哪里还能敢抓敢管做工作?同志们哪,我一再说过,权和钱都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自己干干净净、平平安安才是最重要的。人家拿点钱、送点礼就可以买到你的权力、你的原则,这不是葬送你的人格吗?不是做傻事蠢事糊涂事、自己害自己吗?
第三,做工作要有朝气、锐气,要有一股子闯劲、牛劲。这是做好一切工作应有的态度和作风,是克服一切困难、化解一切矛盾的根本所在。我们面临的任务重、压力大,如果像有的同志那样,凡事不为成功想办法,只为失败找理由,那还怎么干?怎么向组织和人民交账?如果没有困难、没有压力,那还要我们这些领导干部干什么?记得胡适先生有一篇很有名的小说,题目叫《差不多先生传》,说中国每个地方、每个角落都有人名叫“差不多先生”。这话说得太好了。现实工作中,我们也发现有不少“差不多先生”,做什么事情都满足于差不多、慢慢来、平平过,实际上这是一种惰性,是懒汉懦夫行为。从事业发展的需要来看,从人民群众的期盼来看,这种“差不多”其实就是“差得多”,差了干事创业的**,差了攻坚克难的勇气和锐气,差了党员干部应有的本色。组织部门要把握一下,对“差不多先生”要严加教育、责令整改,再不行就让他站一边去,别让他占着茅坑不拉屎、坐着官位不干事!
第四,要善于抓大事、抓重点、抓关键。正如大家平常谈到的,当领导干部累,当一把手更累。人们通常都认为,“累”才是有事业心、责任心的表现,才是组织放心、人民满意的好干部。我看不见得、不完全。关键看你怎么个“累”法,“累”在什么地方。有些“累”,我认为是可以避免的,或者是可以尽量减少的。有些同志一天到晚累得要死,究竟“累”在什么地方呢?有的是累在文山会海,搞形式主义;有的是累在忙于迎来送往,繁文缛节;有的是累在忙乱无序,抓不住重点;有的是累在大权独揽,事必躬亲。同志们想想看,减少了这些方面的“累”,我们是否可以更轻松一些、工作效率更高一些呢?
这篇讲话,语言简练,语风辛辣,既大气,又实在,既点到关键问题,又不拖沓琐碎,体现出一种粗犷豪爽之风,同时还不失为一篇为官处事的经验之谈。
(四)细腻型
细腻是一种心理活动的特征,也是一种性格特征。它与粗犷型相反,考虑问题、说话办事,特别注重细节,有时甚至显得有点婆婆妈妈、唠唠叨叨。所以这种领导一般都当得比较累,他的工作方法有时会让某些部下难以适应。但是你能说他有什么不对吗?当然不能。干事业需要这样的人,因为交给他的事情他会高度负责,一丝不苟,一抓到底;班子配备也需要这样的人,因为他未必高瞻远瞩但脚踏实地,他未必勇猛果断但精于操作,他未必快速高效但不出纰漏,尤其与粗犷型领导能形成性格互补,因为拾遗补阙正是他的拿手好戏。如果党政主官一个粗犷、一个细腻,那绝对是最理想的搭配。
由此就决定了,为细腻型领导起草讲话稿要注重这样几个问题:
其一,关注具体。因为这种领导注重实在、具体,他满脑子装的是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怎么处理、怎么落实、怎么达到预期的目标,如果你尽写些宏观性、战略性、口号性的东西,他肯定不喜欢。只就事论事讲具体的事情,他反而喜欢。
其二,关注操作。关注具体就必然关注细节,关注操作。这是细腻型性格的一个最明显特点。人们为什么总是抱怨一些很好的决策、很好的思路和目标得不到落实,为什么对干部作风颇有微词,就是因为一些领导干部不抓落实,不抓操作,叫作“唱功好,做功不行”。而细腻型领导恰恰重视“做功”,他讲起话来当然也会有思路、有观点,但更多的是怎样将其细化、具体化,怎样操作到位,确保落实。有的甚至细腻得有点过头,什么问题都要讲到,什么细节都要关顾,强调了又强调,解释了又解释,生怕遗漏了什么、听众疏忽了什么。所以给他起草讲话稿可能有点“烦”,但没办法,只能按照他的风格去写。或许这种风格有点“土”,但比起那种口口声声抓大事而不抓落实的人,是否又显得可爱一点呢?
其三,关注平实。观作风而知语风,起草这种领导的讲话稿自然不需要过多的文采,起草者也不必在结构如何新奇、观点如何抓眼、文字如何华美等方面花费太多脑筋,选用那些朴素、实在的语言,清清爽爽,明明白白,把意思表达清楚即可。但是你也别想偷懒,既然他是这种风格,你就得注意掌握大量详细、具体、生动的素材,注意了解落实过程中实际操作的相关知识、环节和方法,要不然就会感到无从下笔。
【例证】人们都知道,各级政府均设有“常务”一职,如常务副省长、常务副市长、常务副县长等。常务就是管具体、管操作的,故有“常务常务,常常服务”“常务常务,充当抹布”之说,意思就是常务所干的全是那些杂七杂八的具体事、苦活儿。但如果不这么干,这个常务就肯定不称职。所以当常务的不管性格上细腻不细腻,工作上也得细腻。下面请看一位常务副市长在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工作总的要求是,以政企分开、政资分开、转变政府职能为目标,按照中央关于“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障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要求,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实现保值增值。
在具体操作中,要注意把握几条原则和要求,扎实推进。
一是要坚持实事求是,如实申报。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是一项事关国有资产保值增值、事关国家集体利益的大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树立全局观念、大局意识,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要求,严格依法办事,规范操作程序,自觉接受监督。要主动如实申报本单位账内外的固定资产、流动资产、无形资产及债权债务,依法依规进行资产清查、产权界定等工作,做到不打埋伏、不留死角、不重不漏,经得起检查。对一些有争议的产权事项和历史遗留问题,只要是在法律上不能认定为私有财产的,就属于同一经营管理的对象,这一点决不能含糊不清,也决不能变通走样。只有这样,才能在资产移交过程中防止出现徇私舞弊现象,确保国有资产不流失,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是要坚持区别情况,妥善处理。从初步掌握的情况来看,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现有资产的成因及现状非常复杂。资产来源方面:有财政拨款的,有单位自筹的,有干部职工集资的,也有贷款等其他形式的。经营形式方面:有独立经营的,有租赁的,也有合资、合作经营的。这就要求我们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在坚持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经营性国有资产按规定时间实现产权移交、统一经营这一原则的前提下,区别情况,分类指导,妥善处理,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切实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三是要坚持集中统一,优化配置。这次管理体制改革非常重要的一项内容,就是变过去多部门分头经营管理为政府集中统一经营管理,由市国资委代表市政府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经营性国有资产履行出资人职责,并授权市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对其实行统一经营。同时,市国资委还代表市政府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的非经营性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登记和监督管理。因此,在整个改革过程中,要始终坚持统一经营管理不动摇,全面彻底地将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各种经营性资产集中统一起来,决不允许出现“申报一部分,自留一部分”的情况。在统一经营管理的基础上,实行资源优化配置,把市场化原则应用到资产的整合和保值增值中,该出让的资产,一定要通过产权市场公开交易;该出租的资产,一定要公开招租,做到阳光操作;其他经营形式的资产,也要探索新机制,实现规范管理,确保实现效益最大化。
四是要坚持先易后难,稳步推进。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实行统一经营管理,实质上是对市直各部门和单位利益关系的重大调整,是一次深刻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操作过程中,一定会碰到很多实际情况,也可能会直接触及一些单位甚至个人的利益,工作难度大,影响面广。因此,一方面要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另一方面要做到合法合理。从实际情况看,经营性资产占有单位都与承包方签订了协议,规定了经营时间和租金,怎样处置这些关系和协议,要依靠操作人员的智慧,要发挥大家的聪明才智。既要着眼于发展,又要确保稳定;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按照“统一清理,区分性质,分步实施,先易后难,兼顾利益,阳光操作”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实现统一经营管理,确保这项改革安定有序。
五是要精心组织,快速推进。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是事关全局的大事,也是一件难事。为此,市里成立了专门负责这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各部门、各单位主要领导要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按照统一要求,落实专人负责,积极主动配合清理、办好产权移交。具体操作这项工作的领导小组办公室要提高办事效率,提高工作质量,确保这项工作快速推进。要明确批次,分期分批推进,不能断档。国有资产移交之后,国资委要及时进行审核登记,办好相关手续,并尽快将国有资产移交授权给国资公司经营管理。国资公司要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既定方针大胆开展工作,严格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建立科学的经营管理制度,尽快使资产进入良性运营状态。
六是要抓好宣传发动。对市直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统一经营管理,在认识和理解上有一个过程,观念的转变也有一个过程。因此,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发挥新闻媒体的导向作用,深入宣传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使广大干部职工正确认识和处理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配合和参与。各单位“一把手”态度要坚决,领导班子要统一思想,要召开好党员干部大会、群众大会,做到层层发动,把这项重大改革的目的意义、政策措施、具体要求讲清楚,使大家能够理解、接受和支持这项工作。同时,要认真听取各方面的意见,从而使我们制定的政策和措施更加科学,更加符合实际,更能得到广泛理解和支持。
七是要严肃工作纪律。这项工作政策性强,要把好事办好,就必须严明纪律,做到令行禁止。第一,坚决贯彻不含糊。各部门、各单位党组(党委)态度要非常鲜明,不能含糊不清;要全面理解贯彻,不允许说三道四;要带头积极行动,不能消极等待,不能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几套班子在研究这项工作时都表了态,大家都表示坚决支持,几套班子办公室和市委常委所在部门将带头移交。所有市直各单位的负责同志态度也要坚决,不敷衍、不推诿,要把它作为分内的事来做。第二,执行规定不走样。市委、市政府专门就这项工作出台了《决定》,制定了《实施方案》,各部门、各单位一定要认真执行,决不能讲特殊、讲条件,决不能搞“变通”,更不能把部门利益置于全局利益之上,搞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第三,查处问题不手软。对在资产移交过程中隐瞒、转移、擅自处置资产等违纪违法问题,一经发现,要严肃追究单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和直接责任人的责任,情节严重的要绳之以纪律。这件事能不能做好,关键在单位“一把手”。我这里特别对单位一把手明确提出三条要求:
第一条,申报工作是否实事求是,由单位一把手签字负责;第二条,经营性国有资产能否如期移交,由单位一把手负责;第三条,维护稳定工作,也由单位一把手负责,确保矛盾不上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