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的第一个月,我们还保持着高频的视频聊天,屏幕里的他笑着分享工作日常,总能轻易驱散我初入职场的陌生与疲惫。
可被幸福包裹得越久,人就越容易变得贪婪。
知足,果然是最难拥有的品质。我开始不满足于仅有的陪伴,想要更多他的关注,更多他的在意。只要自己一闲下来,就不管不顾地给他发消息、打视频,全然没考虑他是否在忙。
可不知从什么时候起,他的回复越来越慢,常常要等一两个小时才会回我消息,视频也总说“在忙”“晚点说”。我心里渐渐泛起不安,第一次尝到了求而不得的挫败感。
或许是因为我长相儒雅、举止温和,入职没多久,单位的前辈就频频问我是否单身。
我下意识回答单身,他们便热心地想给我牵线。同批实习的一个女生,也确实对我流露出过好感,时常找我搭话、分享日常。
我心里装着赵百川,只能装作视而不见。大概两周后,她似乎察觉到了我的疏离,热情渐渐褪去,但我们还是成了朋友,毕竟一起实习的同龄人本就不多。
鬼使神差地,我突然想到了一个办法。我跟那个女生说:“我认识个大学室友,品格特别好,人也靠谱,你们或许可以处个试试?”
她眼睛一亮,爽快地答应了:“好呀!你这么优秀,认识的朋友肯定差不到哪去。”
说完这话,我心里又慌又乱,转头就把这事告诉了赵百川。我以为他会毫不犹豫地拒绝,毕竟我心里藏着私心,盼着他能说“不想找”,盼着他心里有那么一点我的位置。
可他听完,竟笑着点头:“行啊,正好我也没什么头绪,认识认识也好。”
话已出口,覆水难收。我只能硬着头皮拉了个三人群,把他俩介绍认识。
我一遍遍安慰自己,那个女生喜欢的是我这种温和儒雅的类型,赵百川跟我简直是两个极端——他爽朗外放,做事大大咧咧,应该不是她的菜。
可心里那点隐隐的恐慌,却怎么也压不下去。
果然,墨菲定律从不会缺席,你越害怕什么,就越会撞见什么。
我和赵百川依旧保持着有一搭没一搭的聊天,见面更是难上加难:我这边是双休,他却是轮休,好几次我凑着他的空闲想去看他,都被他用“在忙”“有事”的借口挡了回来。
就在一周后的某个傍晚,手机突然弹出他的消息,短短一行字像重锤砸在我心上:“我和夏栀确定关系了。”
我愣在原地,大脑一片空白。从没想过他们俩真的会走到一起,更没想过,是我亲手把自己爱的人推给了别人。
原来那些他说“在忙”的日子,根本不是在忙工作,而是在陪夏栀约会;他宁愿特意请假陪她,也不肯匀出一点时间见我。
那之后,我彻底陷入了魔怔,开始疯狂给他打游戏、发视频,他不接,我就一遍遍地打,直到他接为止;只要接通视频,我就悄悄按下录音键,贪婪地想把他的声音刻进耳朵里,反复回放。
我性格向来不喜欢发语音,聊天总爱打字,可对他,我却总缠着让他发语音,哪怕只是简单的“嗯”“知道了”,我也能来来回回听上几十遍,像是在打捞一点点快要消失的温存。
我就这样陷在无边的伤心裡,每天睁眼闭眼都是他的影子,控制不住地期待着他和夏栀能快点分手。
我知道世人总歌颂那些无私的爱情,只要对方过得幸福,就愿意放手成全。
可我真的做不到,我一点也不大度,满心满眼都是不甘和嫉妒,我宁愿他不幸福,也想让他重新回到我身边,哪怕只是以朋友的名义。
我是真的放不了手。
明明知道不该再纠缠,却还是控制不住地想靠近他的世界,我总在聊天时看似无意地打听他和夏栀的恋爱近况,问他们最近相处得怎么样,又去了哪里玩。
那些试探被我裹在日常寒暄里,自然得连自己都快骗过,他也毫无防备,每次都会一五一十地告诉我,甚至会说起他们下次的出游计划。
我悄悄记下他的行程,摸透了他的时间规律,常常特意抽出自习的空隙,跑到他们要去的公园、商场,远远地站在角落里看着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