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哥,要叫醒娘吗?”小萝卜匆匆跟在哥哥身后,小声问道。
“先不叫,等汤水凉了再叫,让娘多睡会儿。”大萝卜低声道,他们家人少,弟弟又太小,这一路娘带着他们兄弟俩吃了好些苦头,要不是王阿奶照看他们,他们一家三口早在半路就被落下了。
娘这一路实在太辛苦,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可又实在帮不上太多忙,推车他推不动,太重的东西他也背不动,只能尽量拎些小物什给娘减轻负担,他恨不得自己一夜长大,能给娘遮风挡雨。
可他一下子长不大,只能多做一点事,让娘多睡会儿。
“小萝卜,你守着汤水,哥还得去排队打水。”到了自家休息的地儿,大萝卜放下盆,嘱咐让弟弟守着,先前听说这边在熬解暑汤水,他实在不放心弟弟,就让三狗子帮他排一下,现在得回去了,三狗子指定着急了。
“好。”小萝卜乖乖点头,随即一眨不眨盯着面前的木盆,连哥哥啥时候走了都不知道。
整整一大锅,愣是分的干干净净,一滴都不剩。
药渣沉底,不需要赵二田吩咐,旁边一个很有眼色的汉子忙往锅里倒了半桶水,周婆子顾不上手头喝了一半的解暑汤,把陶碗递给春芽让她给拿着,麻溜起身继续去烧火。
这么热的天烧火可遭罪,但这活儿挺多人抢,是个表现机会,周婆子能从十几个婆子中脱颖而出,如今谁见她不说一声勤快?
连她王老姐姐都对她另眼相看呢!
“二田呐,我瞧着水不太够,今日的倒是不缺,就是明儿”周婆子突然开口道,她不但抢烧火的任务,还抢看水的任务,昨晚村里娃子们排了一夜存的水家家户户贴饼子煮饭就用的差不多了,眼下熬煮解暑药的水还是早晨下午存的,明日就要继续赶路了,路上不定能找到水源。
最起码他
们得把竹筒灌满,
把明儿的量给存上。
可问题就是排队打水的人太多了,
就算他们再熬一宿,存下的水都不够一半的人喝,周婆子愁的很。
赵二田点头,这事儿老三早就想到了,也琢磨了个法子,用解暑药换水。
小五他们不是挖了个茅坑么?也不知那头的人咋想的,虽然人没往他们这头凑,但屙尿蹲坑居然跑到他们新挖的茅坑去解决,到底是腌臜物,天气热蚊子多,还容易发臭,地儿选的偏僻,两方都不碍着。
大人不说话,小娃子们却没那么多防备,一起蹲坑时总会叭叭两句。
赵小五兄弟几个被阿奶嘱咐过,不管和外人说了啥话,都要回来学嘴给她们听。喜儿那小子本就话多,今晨上了两趟茅房回来就说那边有好几个娃子发了热,身子烫了一宿,瞧着像是中了暑,还一直吐白沫。
娘一听就吓着了,中暑可是大事儿,严重的能死人,他们家好几个娃子,可经不住一点。
这不,就想到了自家提前备好的解暑药。
可这事儿不能像造饭一样只管自家人,别的不说,像李大河家的三个狗子两朵花,吴大柱家的驴牛粪鸭四个蛋和一花一草,秀红家的大小萝卜,全子勇子家的二癞狗剩,三个亲家家的孙子孙女这些可都是和他们家亲的不能再亲的自己人,自家烧锅,熬好了祛暑药总会有人讨要一碗半碗,药包一开,喝一人是喝,喝十人也是喝,于是才有了支大锅煮消暑药一事。
药有,但缺水。
眼下和水一样金贵的就是粮食,粮食这玩意儿,那就是命根子,没人舍得拿出来,就算是他们家也舍不得。
老三的意思,用祛暑药和对面换水,反正他们明日就要走了,今日打水先紧着他们,他们也不贪心,能把随身携带的竹筒装满就成。
平安医馆的夏日紧俏货,一副祛暑药一、二十文,比乡下那种在后山随意扯把两把晒干熬水喝的草药效果好了不知哪里去。
干旱时的水就是金山银山。
一包祛暑药在能热死人的当下也和金山银山差不多,保命的玩儿,都珍贵着呢。
果不其然,赵三地拿着消暑药过去,说他们明日一早就走,今日能不能行个方便。
“我瞧你们这边好些个娃子眼睛晒得通红,走一步晃三下,都是为人父母的,娃子遭罪比我们大人遭罪还难受,我实在看不过眼。”
“几位老人家都是有本事的人,想来能看出我这解暑药不是啥次等货,一包药不少,能熬煮好几回,你们省着些使,也能让大人小娃都分上几口缓解心头燥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