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允?脸色苍白,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最后,朱元璋停在苏宁面前,久久不语。
那双锐利的眼睛仿佛要看穿苏宁的内心。
就在这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人站了出来。
凉国公蓝玉躬身道:“陛下,臣以为,立储事关国本,当慎重考虑。如今朝议纷纷,莫衷一是,不如暂时搁置,待陛下圣意已决再行宣布。
这个提议出乎所有人意料。
朱元璋深深看了蓝玉一眼,良久才道:“你们都退下吧!立储之事,朕自有主张。”
退出奉先殿后,诸王神色各异。
朱愤怒气冲冲地瞪了蓝玉一眼,拂袖而去。
朱允?在吕氏的搀扶下,失魂落魄地返回东宫。
朱棣走到苏宁身边,意味深长地说:“允通,看来这个太子之位,不是那么好坐的。”
苏宁淡然回应:“四叔,侄儿从未想过要坐那个位置。”
“噢?”朱棣挑眉,“你倒是想做一名贤王了?”
“要不然呢?”苏宁微微一笑,行礼告辞。
“。。。。。。”此时的朱棣看着苏宁的背影却感到一种发自内心的恐惧。
当夜,旧吴王府内灯火通明。
几位心腹齐聚书房,个个面色凝重。
“殿下,”魏国公徐辉祖率先开口,“今日朝会上,蓝玉的表现很是可疑。他向来与燕王不睦,今日却。。。。。。”
苏宁点头:“他在拖延时间。看来,是有人等不及了。不过他的行为反而会加速他的灭亡,皇爷爷可是一向最讨厌这种首鼠两端的人。”
“殿下是说。。。。。。”
“传令侍从室各地分室,即日起提高警惕。特别是北平、西安两地的分号,要密切注意燕王府和秦王府的动向。”苏宁神色凝重,“我有预感,这场立储之争,恐怕不会太平静。”
“诺!”
与此同时,燕王府内也在进行着秘密会议。
“王爷,今日蓝玉的表现,说明他已经决定站在我们这边了。”姚广孝说道。
朱棣冷笑:“哼!这个老狐狸,见风使舵的本事倒是一流。看到朱允通和他关系恶劣,竟然异想天开地和本王缓和关系。不过这样也好,有他做那根搅屎棍,我们接下来的胜算又能多了几分。”
“那接下来。。。。。。”
“接下来,”朱棣眼中闪过一丝寒光,“该让我们的吴王殿下吃点苦头了。谁让他这些年上蹿下跳的很是招摇,连本王的北平卫都要插手。”
洪武二十五年的这个九月,南京城变成了一个巨大的政治漩涡。
每一位藩王、每一位重臣,都在为可能的权力更迭做着准备。
秦淮河的流水依旧,但河畔的酒楼茶肆里,窃窃私语声不绝于耳。
而在漩涡中心的苏宁知道,真正的较量,现在才刚刚开始。
他站在旧吴王府的阁楼上,望着远处皇宫的灯火,轻声自语:
“父王,若是你在,会支持我的行动吗?”
随着这次立储之争愈演愈烈,大明的未来笼罩在一片迷雾之中。
谁将成为新的储君,将决定这个庞大帝国未来的走向?
而在这一片混沌之中,只有一件事情是确定的。。。。。。
这场权力的游戏里,任何人都没有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