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吧。”
“那我能给他回一个吗?”
“你想说什么?”
“我想说,我学会提问了。”他认真地看着她,“而且,我不怕答错了。”
苏晚鼻子一酸,蹲下身抱住他。
“他会听到的。”她说,“一定会。”
***
同一时间,非洲南部那所乡村小学的夜晚格外热闹。孩子们围着篝火跳舞,阿雅坐在一旁弹吉他。忽然,一个小女孩跑过来,手里举着一台老旧的收音机??是她爷爷留下的战地通讯设备。
“阿雅老师!它响了!”
她接过一听,电流杂音中,竟传出熟悉的旋律:肖邦的《夜曲》。
她浑身一颤,立刻取出笔记本记录摩斯密码。
解码后,只有四个字:
**火种北移。**
她猛地抬头,望向北方星空。
那里,一颗流星划过天际,如同引路的火炬。
她站起身,对着孩子们喊:“大家听着!我们要做一件事!”
“什么事?”孩子们齐声问。
“我们要写一封信!”她说,“写给所有还在黑暗里的孩子。告诉他们,世界上有一种病,叫‘不敢问’;但也有一种药,叫‘我想知道’。”
孩子们欢呼起来,纷纷掏出纸笔。
一个小时后,一封由三十个孩子共同署名的信件通过卫星网络发送出去,标题是:
**《致全世界会做梦的小孩》**
信中写道:
“你们好。我们不知道你们的名字,但我们知道你们一定也做过奇怪的梦,问过没人回答的问题。别害怕。有一个叫顾叔叔的人教会我们,每个问题都是一颗星星。即使现在没人看得见它,但它一直在那里发光。所以,请继续做梦,请继续问傻问题。因为总有一天,你的问题会变成别人的答案。”
这封信被自动转发至全球数千个教育平台,嵌入“苏格拉底种子”的每日提醒栏。
第二天清晨,北京、伦敦、孟买、圣保罗……无数孩子的平板上同时跳出这句话:
【今日思考题:如果你的问题没人懂,那你该放弃,还是让它变得更响亮?】
而在那辆停在无人区的吉普车内,尘封已久的收音机忽然自行启动。
屏幕亮起,显示出一行字:
**全球觉醒指数:68。3%↑(昨日+0。9%)**
下方还有一行小字:
“你播下的种子,已有三百二十七万三千六百零一棵破土而出。”
黎明终于降临。
顾砚之站在山顶,望着东方翻涌的朝霞,轻轻摘下帽子,露出额角一道淡白色的疤痕??那是三年前大火中留下的印记。
他低声说:“晚晚,我答应过你,不让知远活成另一个我。但现在我知道了,真正的承诺,不是躲起来保护他们,而是让他们变得比我更勇敢。”
风穿过山谷,卷起一片落叶,打着旋儿飞向远方。
就像十年前,苏晚第一次在实验室推开窗时,那片随风飘走的演算纸。
上面写着一道未解的方程,结尾却是温暖的三个字:
**“会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