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清水河渡口争夺战
天刚蒙蒙亮,清水河面上还飘着薄雾,像一层纱幔罩在浑浊的河水上。李锐站在北岸的土坡上,用望远镜观察南岸——渡口的木桥被英军炸毁了一半,剩下的桥板歪歪斜斜悬在水面上,几个英军哨兵正趴在对岸的碉堡里,枪口对着河面。
“工兵连,架浮桥!”李锐放下望远镜,对着电台下令。早己待命的工兵们立刻推着充气橡皮艇下水,橡皮艇上载着折叠桥板,在雾中像一群白色的水鸟。
“嗒嗒嗒——”对岸的碉堡突然开火,子弹打在橡皮艇周围,溅起一圈圈水花。工兵们迅速卧倒在艇上,等火力稍歇,又猛地划桨向前冲。38师的机枪连立刻在北岸架起重机枪,对着碉堡还击,掩护工兵推进。
“加快速度!”李锐看着手表,指尖在膝盖上轻轻敲击。浮桥需要十分钟才能架好,而英军的援军可能随时从南岸的树林里钻出来。
五分钟后,浮桥刚架到河中央,南岸的树林果然传来骚动。几十个英军士兵端着步枪冲出来,想炸毁橡皮艇。“41师,压制!”李锐喊道。隐藏在北岸树林里的41师士兵立刻开火,子弹像雨点般洒向树林,英军被压得抬不起头。
就在这时,工兵们终于把最后一块桥板铺好。“38师,冲!”赵刚一挥手,士兵们像潮水般涌上浮桥,脚下的木板被踩得“咯吱”作响。对岸的碉堡还在顽抗,李锐对装甲师下令:“打掉那两个碉堡!”
坦克炮轰鸣,碉堡瞬间被炸得粉碎。38师的士兵们踏着硝烟冲上南岸,与英军在渡口展开肉搏。刺刀碰撞声、喊杀声混在一起,雾被震散了,露出南岸湿漉漉的草地。
战斗持续了不到半小时,南岸的英军就溃散了。赵刚擦着刺刀上的血,对李锐喊道:“师长,搞定了!俘虏了二十多个,剩下的往南跑了!”
李锐走上断裂的木桥,看着河水从桥洞下流过。“让工兵把浮桥加固,”他说,“41师先渡河,在南岸建立防线。38师休整半小时,随后跟进。”
周明带着41师过了河,很快在南岸的高地上架起了机枪。李锐骑马渡河时,晨光刚好穿透云层,照在水面上,波光粼粼。他回头望了眼北岸的落马坡,炊烟己经升起,村民们大概开始收拾家园了。
“往前推进五公里,在山坳里扎营休整。”李锐对通信兵说,“让炊事班做点热粥,弟兄们昨晚就没吃顿正经饭。”
山坳里长满了野菊花,黄色的小花在风中摇曳。士兵们三三两两地靠在树下,有的在擦枪,有的在晒被子,炊事班的大锅冒着热气,粥香飘满了整个山坳。
李锐端着一碗粥,蹲在一个受伤的年轻士兵旁边。那士兵腿上缠着绷带,正小口喝粥。“怎么样?”李锐问。
“没事,师长,”士兵咧嘴笑了,“就是被流弹擦了下,医生说过几天就能走路了。”
不远处,赵刚和周明正在翻看地图,手指在上面点着什么。李锐走过去,听见赵刚说:“前面就是望月镇,据说英军的后勤部队在那儿,有不少粮食和弹药。”
“那正好,”李锐说,“咱们的弹药快见底了,得补充点。下午就拿下望月镇。”
望月镇坐落在一片开阔的稻田边,镇口有个砖石砌的牌坊,几个英军哨兵正靠在牌坊下打盹。38师的尖兵班摸过去,用刺刀解决了哨兵,没发出一点声音。
“冲!”赵刚一挥手,士兵们冲进镇里。英军的后勤兵显然没料到会被袭击,有的在搬粮食,有的在打牌,还有的在修理卡车,被突然出现的士兵们吓得魂飞魄散,纷纷举手投降。
镇中心的仓库里堆满了罐头、面粉和弹药箱。李锐让人打开仓库门,看着里面的物资,眼里闪着光:“太好了!够咱们用半个月了!”
士兵们欢呼着搬起罐头,有的还偷偷往口袋里塞几块巧克力。周明笑着呵斥:“别光顾着吃,先把弹药搬到卡车上!”
突然,镇西传来枪声。“怎么回事?”李锐皱眉。通信兵跑来说:“报告师长,发现一小股英军的骑兵,正在冲击咱们的后卫!”
“骑兵?”李锐笑了,“装甲连,开车追!”
几辆装甲车轰鸣着冲出镇外,很快就追上了骑兵。英军骑兵挥舞着马刀冲过来,却被装甲车的机枪扫倒一片,剩下的调转马头就跑,没跑多远就被装甲车拦住,只能下马投降。
战斗结束后,士兵们在镇里的空地上列队。李锐站在高台上,看着眼前的队伍——虽然有人带伤,有人衣服破了,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劲。
“弟兄们,”李锐的声音洪亮,“望月镇的物资,足够咱们继续前进!接下来,我们要往南推进,目标是三十公里外的落马河大桥。过了桥,就是英军的主力所在地——青阳城!”
士兵们齐声呐喊:“前进!前进!”
通信兵递上统计报表:“师长,此战歼敌150人,俘虏300人,缴获粮食50吨、弹药20吨,还有10辆卡车!咱们的伤亡很小,只有12人受伤。”
李锐点点头,对赵刚和周明说:“38师守望月镇,看管物资和俘虏;41师跟我走,先去拿下落马河大桥!”
夕阳西下时,41师的队伍沿着公路前进,卡车装满了弹药,士兵们唱着歌,影子被拉得很长很长。李锐骑马走在最前面,望着远处的落马河大桥,心里清楚——拿下大桥,就打开了通往青阳城的大门。
当日进展:从落马坡推进至望月镇,行程35公里,占领清水河渡口及望月镇,缴获大量物资。我军伤亡12人,英军减损450人(阵亡150人,被俘300人)。目前己控制清水河南岸至望月镇的区域,为进攻青阳城奠定基础。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