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泰境首征·1951年5月1日-5月5日
5月1日·拂晓部署:钢铁洪流的序曲
仰光军区指挥部的铜钟敲过五下时,天刚蒙蒙亮,晨雾像纱幔般笼罩着湄南河三角洲的稻田。李锐站在指挥部最高处的瞭望塔上,手里捏着一份泛黄的泰国地图——这是1941年英军绘制的军事地图,边角己磨损,却被他用红绸仔细包好,上面用朱砂新标注的进攻路线像一道道血脉,在暹罗湾与湄南河之间蔓延。
“各军团指挥官,无线电静默解除,现在传达作战指令。”李锐的声音透过加密电台传向西路军团的指挥车,带着金属般的冷硬,“北路军团,由系统第1至10师、突击第1至20师组成,共30个师,指挥官赵峰。你的作战区域是清迈府全境,北起湄丰颂县,南至达府边境,西抵缅甸掸邦界,东接南邦府。5天内,我要看到清迈市插上我们的旗帜,周边7县必须全部肃清,明白吗?”
电台那头传来赵峰的回应,带着西北口音的爽朗:“放心,李司令!30个师啃不下一个清迈府?那我们这些人不如回家种橡胶!”
“东路军团,陈思远听令。”李锐转向东侧,那里是呵叻高原的方向,“你带系统第21至30师、突击第21至30师共20个师,目标呵叻府。记住,呵叻高原多山,英军在考艾山设了三个炮兵阵地,你的先头部队必须在2日正午前端掉它们,否则后续装甲部队无法展开。”
陈思远的声音带着喘息,像是正在翻山:“收到!我带突击第21师打先锋,今天天黑前就摸到考艾山脚下,保证明日正午准时‘开饭’!”
“南路军团,马林。”李锐的目光扫过暹罗湾,那里的晨雾正被朝阳染成金红色,“你率系统第41至50师、突击第41至55师共15个师,主攻普吉岛、攀牙府和甲米府。海军第3舰队己在暹罗湾待命,6时整准时炮击普吉岛西岸的英军堡垒,你的登陆艇必须在炮火延伸的第一时间冲滩,延误一分钟,军法处置。”
马林的回应简洁有力:“6时登陆,分秒不差。”
“西路军团,最后是你,周明。”李锐看着湄南河的方向,河水在晨光中泛着粼粼波光,“系统第31至40师、突击第31至45师共15个师,沿湄南河两岸推进,目标曼谷。记住,保护好河道两侧的粮仓,那是我们后续的补给关键。另外,曼谷大王宫的佛塔不能炸,英国人把它当弹药库,你得想办法活捉守敌,不能毁了文物。”
周明在电台里轻笑:“放心,我带了工程兵,实在不行就挖地道进去,保证佛塔一根砖都不少。”
部署完毕,李锐低头看了眼手表:5时30分。瞭望塔下,预备队的20个师正整齐列阵,士兵们背着步枪、扛着炸药包,军靴踩在露水打湿的泥土上,发出沉闷的“沙沙”声。系统第101、102师的新兵们正互相整理绑腿,他们大多是刚从缅甸北部招来的华侨青年,脸上还带着青涩,眼神却透着一股狠劲。
“预备队听令!”李锐对着扩音器喊道,“你们驻守仰光、毛淡棉等7处关键要地,每处增派1个新兵师,由老兵师带训。5日内,我要看到你们能独立完成防务,明白吗?”
“明白!”20个师的吼声汇成一股洪流,惊飞了树梢上的白鹭。
6时整,海军第3舰队的炮击准时响起,暹罗湾的晨雾中炸开一朵朵白色的浪花,泰境首征的大幕,就此拉开。
5月2日·北部战场:清迈府的橡胶林之战
清迈府的橡胶林像一片绿色的海洋,树干上挂着的胶碗在风中轻轻摇晃,里面的乳胶泛着乳白色的光。北路军团的先头部队——突击第1师正穿行在林间,士兵们穿着伪装服,枪托上裹着布条,脚步轻得像猫。
“班长,你看那棵胶树!”一个新兵指着前方,只见一棵粗壮的橡胶树上,英军哨兵正背着步枪打盹,胶碗里的乳胶己经满了,顺着树干往下流。
班长做了个“噤声”的手势,从背后摸出匕首,猫着腰绕到哨兵身后。那哨兵似乎察觉到什么,猛地回头,刚要喊出声,匕首己抵住他的喉咙。“别出声!”班长压低声音,用英语说,“英军在前面还有多少人?”
哨兵哆哆嗦嗦地指向前方:“不……不多,就一个排,在林子里的木屋……”
突击第1师没费吹灰之力端掉了木屋据点,缴获了三挺机枪。赵峰在指挥车里看着地图,对通讯兵说:“让系统第1至5师沿107国道推进,注意保护路边的胶农,他们手里有我们需要的橡胶资源;突击第6至10师从西侧绕到清迈市后方,切断英军退路;剩下的师随我居中策应。”
至黄昏时分,系统第1师己攻占清迈府北部的夜丰颂县,那里的英军哨所多是竹制的,不堪一击;突击第7师拿下了西部的达府边境,俘虏了20名英军士兵。统计数据显示,北路军团己控制清迈府30%的土地,包括5个边境小镇和12片橡胶林,换算成泰国总面积的2。1%,占世界面积的0。003%。
赵峰在日记里写道:“橡胶林里的枪声像爆米花,英国人比胶乳还软。但清迈市外围的护城河是块硬骨头,明天得让系统第10师的工兵架浮桥,不然冲不进去。”
5月3日·东西并进:呵叻高原的炮火与湄南河的桨声
东路军团的作战日志上记着:“5月3日,晴,考艾山气温32℃,风速每秒2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