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伊洛瓦底江中游拉锯战,防线的突破反制
1951年5月16日凌晨三点,曼德勒以南的临时指挥部里还亮着灯。苏然站在巨大的作战沙盘前,沙盘上覆盖着一层薄薄的晨雾,仿佛将整个伊洛瓦底江中游的战局笼罩在朦胧之中。他指尖捏着一支红木指挥棒,轻轻点在标着“敏建”的木质小旗上,声音带着彻夜未眠的沙哑,却异常清晰:“英军第19步兵旅从印度增援后,在实皆-曼德勒-敏建三角区修了足足27座混凝土碉堡,每座都配着双联装重机枪,还在伊洛瓦底江里沉了不少废船当暗礁,摆明了要把这里变成我们的绞肉机。”
指挥部里的参谋们屏息听着,目光随着指挥棒移动。苏然将指挥棒划向沙盘东侧:“中路集群(第26-50师加新编第121-125师)主力明早六点准时动,先用三个师的兵力佯攻实皆省的英军侧翼,把他们的注意力往北边引;等他们的预备队一动,立刻掉转枪头,用‘钳形’包抄敏建——记住,动作要快,伊洛瓦底江的汛期快到了,再拖下去江水上涨,咱们的重型装备根本没法过江。”
他顿了顿,指挥棒敲了敲敏建市的模型:“敏建的航运管制站必须拿下,那是英军往曼德勒送弹药的关键枢纽,断了它,曼德勒的英军就成了没牙的老虎。北路集群抽五个师南下,不用真打,就在实皆省的山道里来回晃,炸炸桥梁、断断电话线,让他们以为我们要抄后路,不敢轻易把兵力调回敏建。”
最后,他转向沙盘南侧:“南路集群(第51-75师)去啃勃生和马圭,那俩地方是仰光往曼德勒送粮的陆路通道,拿下了,英军前线就得饿肚子。告诉战士们,别心疼炮弹,该轰就轰,但佛塔和寺庙尽量留着,老百姓信这个,咱们得给人家留个念想。”
参谋们迅速记录命令时,苏然抬手揉了揉眉心。窗外,伊洛瓦底江的晨雾正慢慢散去,露出浑浊的江面,江面上还飘着英军昨晚沉的废船残骸,像一头头潜伏的巨兽。他知道,接下来的五天,这条江会见证太多硝烟。
中路集群:敏建绞杀战——伊洛瓦底江航运枢纽的反复争夺
目标任务:5日内攻占敏建市及周边5个乡镇,摧毁英军在伊洛瓦底江中游的航运管制站,打通曼德勒南线通道。
5月16日清晨六点,天色刚泛鱼肚白,敏建市外围的卡劳镇就响起了炮声。中路集群第30师的105mm榴弹炮阵地藏在香蕉林里,炮口裹着伪装网,第一波炮弹精准砸在英军外层防线的稻田里——那里被灌了半米深的水,水下埋着密密麻麻的竹签和反步兵地雷。炮弹炸起的水柱混着泥浆冲天而起,把藏在水底下的“陷阱”翻了个底朝天。
“工兵连,上!”第30师师长陈明在指挥车里吼道。穿着防水裤的工兵们扛着折叠式浮桥冲出去,在被炸出的浅滩上架桥,泥浆溅得满脸都是。对岸的英军碉堡里,重机枪像疯了一样扫射,子弹打在浮桥的木板上“啪啪”作响。一名工兵的胳膊被打穿,血顺着浮桥滴进水里,他咬着牙把最后一块木板钉牢,才被战友拖下去包扎。
上午十点,外层防线被撕开个口子,第30师第1团立刻冲了上去。可刚过浮桥,就被中层防线的铁丝网挡住——那些铁丝网缠满了碎玻璃,一碰到就划得人鲜血淋漓。“火焰喷射器!”连长喊着,两名战士抱着喷火器匍匐前进,对着铁丝网后的碉堡扣动扳机,橘红色的火舌舔过碉堡射孔,里面的重机枪瞬间哑火,只传出英军的惨叫。
最棘手的是镇中心的佛塔群。英军把高射机枪架在七座佛塔的塔顶,既能打空中,又能压制地面,子弹从塔尖泼下来,像下雨一样。第1团团长赵刚急得首转圈,忽然看到佛塔间的小巷:“绕后!从居民的院子穿过去,他们在塔上视野好,反倒是底下的死角多!”
战士们立刻分散,钻进老百姓留下的空院子,踩着院墙的缺口往前挪。有个叫李小虎的新兵,背着炸药包爬上一座佛塔的基座,正要往塔顶扔,忽然看到塔壁上的壁画——画的是佛陀讲经,色彩还很鲜艳。他愣了愣,把炸药包的引线剪短了一半,心里默念:“对不住了佛祖,炸机枪就行,别毁了您的画。”
下午三点,卡劳镇终于拿下,但第1团也折损了不少人。赵刚在镇口的榕树下清点人数,发现少了个叫王芳的卫生员——后来才知道,她背着药箱冲进火场救伤员,被倒塌的横梁砸中了腿,却硬是拖着伤腿,把三名伤员拖到了安全区。
5月18日,中路集群主力围攻敏建市区。英军把市政厅改造成了核心堡垒,门窗全用沙袋堵死,屋顶架着探照灯,夜间的街道被照得如同白昼,冲锋的战士根本无处藏身。第45师师长周明琢磨了半夜,想出个主意:“用烟雾弹!让炊事班多烧点湿稻草,把烟往市区里灌,呛也能把他们呛出来。”
后半夜,数百枚烟雾弹和湿稻草堆同时点燃,灰白色的浓烟顺着风往市政厅飘,市区里能见度不足五米。第45师的战士们戴着简易的防毒面具(其实就是浸了水的毛巾),摸着墙根往前挪,摸到市政厅侧门就往里面扔手榴弹。
混战中,战士刘建国冲进档案室,看到一个英军少尉正抱着手榴弹发抖。刘建国把枪放下:“别炸,里面的文件烧了可惜,老百姓以后办事还得用呢。”那少尉是个印度裔小伙子,哭着说自己是被强征来的,家里还有个妹妹等着他寄钱回去。刘建国没捆他,只是让他蹲在墙角,还塞给他块压缩饼干:“等打完了,送你回家。”
5月20日清晨,最后一批英军在火车站投降。战士们冲进站台时,发现有节车厢里装满了药品和罐头——都是英军从仰光运来的,还没来得及送往前线。卫生员王芳拄着拐杖清点药品,看到有不少儿童退烧药,眼睛亮了:“这些能救不少孩子!”
任务完成度:占领敏建市全域及周边5个乡镇,摧毁英军航运管制站3处,缴获运输船12艘,其中5艘满载物资。自身伤亡1200余人,其中300人牺牲于地雷阵。
北路集群南下分队:实皆省袭扰战——英军侧翼的牵制与破坏
目标任务:5日内袭扰实皆省的吉灵庙、瑞波等城镇,摧毁英军的弹药库与通讯站,迫使实皆防线的英军分兵回援。
5月16日深夜,实皆省的山道上走着一队“幽灵”。北路集群第18师的战士们穿着深色衣服,背着炸药包,脚底板缠着破布,走在碎石路上几乎没声音。他们的目标是吉灵庙附近的英军弹药库——那地方藏在山洞里,洞口伪装成了废弃的佛龛。
“班长,你看那佛龛上的菩萨像,眼睛好像在动。”新兵孙亮小声说。班长老郑瞪他一眼:“别瞎说,那是英军的哨兵。”说着,他从怀里摸出块石头,朝旁边的灌木丛扔过去,佛龛后的哨兵果然探出头张望,老郑抬手就是一枪,哨兵悄无声息地倒下了。
战士们迅速冲进山洞,里面堆满了炮弹箱,空气中弥漫着火药味。老郑让战士们把炸药包贴在箱子上,留了个长长的引线,然后吹了声口哨,全队迅速撤离。等他们跑到半山腰,身后“轰隆”一声巨响,山洞塌了半边,火光映红了夜空,连远处的吉灵庙都在晃。
5月17日清晨,第20师摸到了瑞波镇的电话线杆旁。战士们拿出锯子,对着电线杆“沙沙”地锯,锯到一半留层皮,再用绳子拉着——等英军打电话时,稍微一碰就断。镇上的英军通讯官发现线路断了,派了个维修队出来,刚走到半路,就被藏在茶树林里的战士们揍了一顿,工具全被缴获,人被捆在树上,嘴里塞着布。
可英军的反扑来得又快又狠。5月19日,英军的“喷火”战斗机突然出现在第18师的临时营地上空,机翼下的炸弹像下冰雹一样砸下来。帐篷被点燃,弹药箱在爆炸中“砰砰”作响,战士们只能往密林里钻。
战士周铁蛋背着个伤员跑,炸弹在身边炸开,他扑倒在伤员身上,后背被弹片划了道大口子,血浸透了军装。等飞机飞走,他才发现伤员己经没气了,那是个刚满18岁的新兵,口袋里还揣着封没寄出去的家信。周铁蛋把信揣进自己怀里,咬着牙说:“你的信,我帮你寄。”
5月20日,北路南下分队完成任务回撤。他们炸毁了5座弹药库、12处通讯站,还缴获了3车英军的罐头。虽然没能占领瑞波镇,但英军果然从实皆防线分了3个营回防,大大减轻了中路集群的压力。
任务完成度:完成对实皆省英军侧翼的袭扰与牵制,完成阶段目标的90%。
南路集群:勃生-马圭清剿战——仰光外围的补给线切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