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欣府的山林依旧难缠,但西路集群这次换了战术。5月6日深夜,第45师师长陈明让战士们跟着山民学习“走壁”——利用榕树的气根和岩石缝隙攀爬,从英军防线的侧后方渗透。战士们背着轻便的冲锋枪,腰间系着藤蔓,在陡峭的岩壁上慢慢移动,脚下的碎石不时滚落,惊起一群群夜鸟。
5月7日拂晓,他们突然出现在英军的后勤仓库后方。仓库建在一座废弃的寺庙里,英军正忙着往卡车上装罐头,战士们从佛像后面冲出来,冲锋枪的枪声在大殿里回荡,英军士兵吓得西处乱窜,不少人撞翻了供桌,香炉摔在地上发出刺耳的响声。战士们没有损坏佛像,只是把仓库里的弹药和罐头搬到自己的运输车上,临走时还在墙上用粉笔写了句泰语:“借你们的,以后还。”
向东渗透的过程中,佛统府是块硬骨头。这座城市以佛统大塔闻名,英军把指挥部设在塔下的寺庙里,塔尖被改造成瞭望哨,能看清10公里外的动静。第60师没有强攻,而是派战士们伪装成僧侣,背着经书接近寺庙。守在门口的泰军士兵没多想,刚要盘问,战士们突然掀掉袈裟,举枪对准他们:“缴枪不杀!”
寺庙里的战斗很短暂,但清理佛统大塔时遇到了麻烦——英军狙击手躲在塔尖的小屋里,不断往下射击。战士们不想炸毁塔身,只能架起云梯往上爬,爬在最前面的战士被击中肩膀,摔了下来,后面的人踩着他的肩膀继续爬,终于有人翻进塔尖小屋,一把夺过狙击手的步枪,将他从塔上扔了下去(下面有战友用网接住,留了活口)。
至5月10日,西路集群成功向东渗透12公里,攻占佛统府,英军右翼防线被撕开一道口子,完成了预定任务的120%。
敌军的防御调整与垂死反扑
英军驻泰指挥官哈里斯少将在曼谷的地下指挥部里,看着地图上不断收缩的蓝色防线,脸色比烟灰缸还难看。5月7日,他收到伦敦的电报:“不惜一切代价守住曼谷,否则将影响整个东南亚殖民地的稳定。”哈里斯咬着牙,下令执行“焦土计划”——炸毁曼谷港的码头设施,烧毁城郊的粮仓,甚至准备在城墙内埋设炸药,妄图“让中国人得到一座废墟”。
但这个计划刚执行就遇到了阻力。泰国王室不愿看到祖居被毁,偷偷派人向我方传递情报;负责炸粮仓的泰国士兵故意放慢了动作,还悄悄通知附近的平民去抢粮;更致命的是,5月9日,我方空军炸毁了英军的炸药库,冲天的火光照亮了半个曼谷,“焦土计划”彻底破产。
5月8日凌晨,英军发动了最后一次反扑。他们集中了仅有的10辆坦克,配合500名御林军,从郑王庙方向冲出,试图夺回廊曼机场。中路集群早有准备,在机场跑道两侧挖了反坦克壕,坦克刚冲过来就陷了进去,御林军的红色制服在黎明中格外显眼,成了我方机枪的活靶子。反扑持续了不到两小时就被打退,哈里斯站在城墙上,看着溃退回来的士兵,终于明白:曼谷守不住了。
苏然的内政与后勤部署
战场之外,苏然的精力主要放在战后治理的准备上。5月8日,他在阿瑜陀耶古城召开会议,要求各集群成立“军管小组”,提前培训懂泰语的士兵,准备接管曼谷的水电、交通和粮食分配。“告诉军管小组,”苏然对着参谋们说,“进城后第一件事是开仓放粮,第二件事是修复学校和医院,第三件事是保护寺庙——英国人能烧粮仓,但我们要让老百姓知道,谁才是真心为他们好。”
后勤方面,他调来了300辆卡车,从泰国北部的粮仓调运大米,还组织当地农民成立运输队,用牛车和长尾船往曼谷外围送蔬菜。5月9日,一名泰国王室的前顾问偷偷来见苏然,带来了曼谷城内的粮食储备清单,苏然当即决定:“按清单上的地址,进城后优先保护这些粮仓,一粒米都不能浪费。”
五日战果统计
-各部队任务完成度:
-中路集群:90%(突破素攀武里运河防线,抵近曼谷北城墙,控制2条主干道,未打通郑王庙方向通道)
-东路集群:100%(肃清巴吞他尼府残敌,修复铁路桥,打通东郊补给线)
-西路集群:120%(向东渗透12公里,攻占佛统府,威胁英军右翼)
-泰国被占领土地面积:45%(新增20万平方公里,累计35万平方公里,含曼谷外围大部分区域)
-我军所有控制区占世界面积比例:0。95%(累计控制约140万平方公里)
5月10日夜,曼谷北城墙外的稻田里,战士们正在擦拭步枪,远处的郑王庙塔尖在月光下闪着微光。苏然站在临时搭建的高台上,看着三路集群的阵地在夜色中连成一片,像一条环绕曼谷的钢铁项链。他知道,攻占这座城市只是时间问题,但真正的考验,是如何让“天使之城”在硝烟后重生。
本章节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