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到此刻,他才真正明白为何关羽那样眼高于顶的人,会破格提拔一个未及冠的少年为亲卫队率。以此子之才,搞不好……
士仁突然打了个寒颤,不敢再想下去。
与此同时,苏烈正蹲坐在老龙滩泥沼边一处干涸的龟裂地面上,将一段麻绳埋入泥中。连日的奔波让他眼下浮现青黑,束发的布带也被汗水浸透。指甲缝里更是塞满了黑泥,腕上那被芦苇叶割出的伤口己经结了一层薄痂。
在他身旁的泥沼中还有两百精兵沉默地忙碌着,他们此刻正为最后几处陷阱做布置,有人捆扎芦苇,有人削制木签,还有人把藤条埋在泥沼中。
“队率!”
这时,什长潘冯捧着个刚用芦苇做好的假人走了过来,好奇问道:“这草人当真能骗过曹军?”
苏烈侧目看向那假人,当真是假得不能再假了,但放在远处观望,确可为“伏兵”。
“常姜勿虑也!”
他抹了把脸上的汗水,笑道:“泽地多雾气,曹军自是不敢靠近,若是把它放在那处,必然能让曹军中计!”说着,他指了指择地后,一手接过假人,往它“手”里塞了根竹竿,“呵呵!如此这般,方才完美!”
潘冯见状,仍是不解:“队率,这般布置到底有何用处?某实在不知!”
苏烈顿感无语,这么前线的道理都不知道,当即脱口而出:“‘草船借箭’尔竟不知?”
话一出口,他就后悔了。对方的确不可能知道“草船借箭”的典故,因为这是演义中的桥段。方才他有点得意忘形了,就这么不小心给透露出来了。
“何为‘草船借箭’?”
“额……就是用这些假人‘吸引’曹军的箭矢。”
“可,何来的‘草船’?不是草人么?”
“此乃典故,典故!尔可知道?”
“哦!?可是因它们都姓‘草’?草字辈的?”
“额……对!”
“呵呵!队率,懂得真多!”
“……”
二人畅聊之际,忽然有一人抱着几捆刚割的芦苇也凑了过来。
“队率,芦苇不是用来做假人的么?怎生又做筏子?”
苏烈闻言望去,见来人是另一位什长何靖,随即笑了笑,道:“子远,可知筏子是用来作甚的?”
何靖不解道:“自是用来渡水。”
“非也!”
苏烈摇头失笑,“尔可知这片区域对吾军有何用?”
旋即不待二人回答,他又指着远处几个不起眼的泥坑,缓缓说道:“那些叫做‘浮沼’,表面干硬,踩上去就会陷落。尔等久在南国应当知晓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