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让课堂回归本真>四问题解决的导与学

四问题解决的导与学(第1页)

四、问题解决的导与学

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也提出,要“着力提高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和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2014年3月,教育部在文件《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再次强调,“提高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因此,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是基础教育阶段不可推卸的责任。

(一)什么是问题解决

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问题”和“问题解决”。

1。什么是问题

(1)对“问题”的认识

问题指“该情境的初始状态,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阻止从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障碍”[1]。也就是说,问题是一种情境,是事物的初始状态和想要达到的目标状态之间存在障碍的情境。阅读一篇抒情散文文本时,其当前的初始状态是学生只能理解该散文字面意思,我们的目标状态想要学生能够正确理解文本所传达的主要情感和鉴赏作者传达这种情感的方式方法。但我们要达到这一目标,又不知道该如何来实现。比如,学生该具备关于散文的哪些知识,该如何来解读散文,我们该如何指导学生学会散文的解读方法等。这时,我们面对的这一情境对我们来说,就构成了问题。通常一个问题有三个基本成分:问题的给定、问题的目标和问题的差距。

一是问题的给定。它是关于问题条件的一系列描述,即问题的初始状态。比如,培养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鉴赏抒情散文文本时,我们认识到学生只能读懂文本的基本情节、基本事件,了解散文的主要内容。当我们开始从学生目前的状态开始筹划这一问题的解决方案时,我们就处于问题的初始状态。

二是问题的目标。它是指关于构成问题结论的明确描述,即问题需求的结论、答案,或者说问题的目标状态。当学生完全能够运用恰当阅读散文的方法独立地解读出散文传达的主要情感和鉴赏散文传达情感的方式方法时,我们就处于问题的目标状态。

三是问题的差距。它指问题的给定与目标之间直接或间接的距离,问题解决者是要通过一定的心理操作来改变给定(初始)状态,缩小差距,逐步达到目标状态。我们采取给学生讲解散文的基础知识,示范散文的阅读方法,培养学生解读散文的思维技巧等一系列步骤就是为了一步步缩小初始状态与目标状态之间的差距。

介于问题的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之间的各种中间状态及算子的组合统称为问题空间。所谓算子是指顺利实现问题中间状态逐次转化的操作,一个问题的中间状态越多,算子越复杂,也就决定了这个问题的难度越大。

(2)问题的类型

以下两种分类是较为常见和常用的类型。

一是清晰的问题与模糊的问题。清晰的问题又叫界定良好的问题,是指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转换状态的方法均已清楚规定的问题。例如,对于高中生来说,解方程3x+1=2(x-3)就是一个清晰的问题,因为学生很清楚地确定问题的初始状态(给出的方程)、目标状态(x=?)以及正确的运算(去括号,在等号两边同时加减或乘除同一个不为零的数等)。模糊的问题又叫界定不良的问题,是对问题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转换状态的方法中的一项或几项缺乏明确的界定。比如,学生对自己的未来人生做规划就是一个模糊的问题,这里的初始状态(学生对自己现状的正确认识)、目标状态(自己打算过一种什么样的生活)和用于转换状态的方法(通过学习,通过关系,还是借助国家政策等)都不明确。

二是一般领域的问题与专门领域的问题。前者是问题解决者不具有与问题相关的专业知识的问题。后者是指问题解决者具有与问题有关的专业知识的问题。比如,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时,对于不懂语文教学的人就属于一般领域的问题,而对于语文教师来说,则是专门领域的问题。

2。什么是问题解决

(1)对“问题解决”的认识

问题解决就是运用一系列认知操作扫除障碍,将初始状态转化为目标状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要通过搜索、选择并运用算子来改变问题的状态,最后达到目标状态。问题解决有五个基本特征:情境性、认知性、目标性、操作性、情感性。

一是情境性。问题解决是由一定的情境引发的,通过克服问题空间中的各种障碍,最终进入问题的目标状态。如果问题解决者没有感受到问题情境的存在,任何问题对他不构成问题,也就无从谈问题解决了。

二是认知性。问题解决主要是一种综合性的系列认知过程,这不仅受问题解决者的认知结构的制约,还体现出他的认知能力和元认知能力。

三是目标性。问题解决是一种有明确目标定向的、自主性行为。它启动于问题的初始状态,经过问题空间,运用系列的算子,达到问题的目标状态,从而实现对问题生成一个或多个有效的答案。

四是操作性。问题解决是一系列的心理操作过程。它需要问题解决者运用并重组已有的信息、知识、经验,寻找新的策略方法,制订实施新的方案,朝着问题的目标状态进行内隐性操作(思维)和外显性操作(动作)。

五是情感性。问题解决是比较复杂的持久性心理操作过程,它需要多种心理成分的相互作用,有时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因此为了使问题解决顺利、有效地进行,问题解决者必须有问题解决的意愿、心向和动机,认同、接受问题,并乐于解决问题,对问题的最终解决有信心、决心和恒心。

(2)问题解决的过程

一般来说,问题解决的过程有以下五个环节。

一是发现问题。问题解决的一系列过程始于发现问题。问题的发现不仅引发了后续的系列问题解决,而且其本身也蕴含机遇。比如,在语文教学中,老师从学生的答题“表述烦琐”的现象中,发现学生的概括能力很弱,于是探索概括的方法技巧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人并没有养成发现问题的习惯。导致这种状况的原因一方面是人们对教学现状的满足,不去追求现状之外更高的目标状态;另一方面是因为教师缺乏相关的专业知识,因而对一些问题熟视无睹。

二是表征问题。表征问题是在心里将问题中的各相关要素整合成连贯一致的结构,又叫问题的理解。问题表征与问题解决的关系十分密切。如果我们对某个问题形成了适当的表征,则问题可能变得很容易解决;如果表征不当,很可能解决不了问题。请看这样一个问题:

书友推荐: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惊悚乐园修订官婿美人香认知性偏差岁岁平安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宦海官途以你为名的夏天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陈放顾静姝燕尔(古言1v1)不乖(姐夫,出轨)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蝶变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女神攻略手册潘多拉的复仇投喂流放罪臣后,她被迫现形了触手怪她只想生存龙凤猪旅行团
书友收藏:官途:权力巅峰官路扶摇医道官途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不乖(姐夫,出轨)蝶变认知性偏差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梨汁软糖【1V1甜H】护国利剑触手怪她只想生存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以你为名的夏天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龙族堕落调教官道之权势滔天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