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这时,他的全家移居南京,他和他的前妻纯宜结了婚。她是一个朴厚的女子,和他的妹妹文渼同学。后来陶行知献身教育,她们给他分担了不少辛劳。

辛亥革命给古老中国一个新生的希望,吸收“西洋文明”的思想风行,“乘长风破万里浪”到欧美留学,是青年们最感光荣的期望,他也多么为这个期望所激动啊!

但是,钱呢,没有钱能够到外国留学吗?他不得不向亲友求助,用了不知多少恳切的言语和信件,持着“十扣柴门一扇开”的希望,总算借到了一笔赴美的旅费。

一九一四年秋天,他搭上开往美国的外国轮船,从一个封建落后的国度,向新兴的资本主义国度航行!

希望和依恋的情感,交织在他心中;蓝色的海洋没有边际地展在眼前;狂放的海风掀起波浪,掀起他的澎湃的思潮。他所去的国度的一切,曾在书本上或别人的口中,给描画出一个朦胧的轮廓:矗天的楼厦,庞大的机械,都模糊地显现了。在兴奋的**下,他写下了最初的诗篇《海风歌》,可惜它被遗失,像海风吹过,没留踪迹。

船在大海愈行愈快,他自言自语地说:

“好极了!”他想着教科书上说,这是蒸气机关推动的,于是便走到机器间去参观那复杂的机器,又一路走到舱门口,只见几个赤膊活人,像天津鸭子在那里烤着,烤出一身的黑油,身上、脸上、手上黑得如同他们所烧的煤球一样黑!这印象,照他自己的话说,“简直像硝强水刻到心窝里”。但这时,他内心所激起的,远不过是一种泛爱思想的同情,只在十几年后,中国劳工的力量成长臌大,他的思想向现实更深突进的时候,他才更明确地认识到工人主人翁的地位!

到了美国,他最初进伊利诺伊大学攻读市政,半年后转入哥伦比亚大学研究教育,他成为美国实验主义教育家杜威博士所赏识的学生,在这时奠定了献身教育事业的志愿。

杜威的实验主义注重生活的实践,人要照着自己的意思支配生活环境;遇到困难,要假设问题试验着去解决;不能解决时,再用别的方法试验。他的教育思想口号是“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这种学说是适合美国资本主义要求的,实际是一种唯心的理论,但所主张实践精神有积极性的一面。陶行知接受这积极的精神,为他以后教育工作的思想基础!

在留学生中,显明分出界限:有的经济富裕,纵情享乐,求学不过是“镀金”罢了;但也有少数贫寒青年,不能不过着艰困的生活:课外时间向茶馆、工场寻找工作,换取一段时间的生活费用。他也是其中的一个,有时以劳役取得报酬,更多的是卖稿,或者举办演讲,这样来维持学业!

他潜心在研读之中,勤苦奋斗,按时地把生活情形报告家中。遥远的祖国的书信,也是他最亲切的安慰。但不幸第二年他的父亲去世了,这真是突然而来的打击,他热泪涌流,伏在**痛哭!

他悲痛十分,妄想飞回国内,望慈父最后一眼,然而这是不可能的!

明澈的理智使他不被哀痛的情感淹没。他感到责任的加重,抹去泪水,仍然按时听课,课外的时间就埋头在图书馆中。常常到深夜,敲了闭门的钟声,他才独自一人踱回宿舍。过度的疲劳使他沉入睡眠,但又常从梦中痛哭醒来。后来不久,接到家信,他的妻子生了第一个儿子,全家欣喜,他也得到一点安慰。但对于亲人的情思,直到他的晚年,还不时地流露在诗文中间。诚挚的至情,随着他思想的进步,扩大为对人民的热爱,对事业不屈不挠的精神!

二、平民教授

一九一七年的秋天,他从美洲回国,踏上祖国的海岸,他的口袋中带回了出国时所带的钱。他完全靠自己的劳动维持三年学业。

三年离别,见了母亲、妻子、妹妹,真是悲欢交集,他双手举起幼小的儿子桃红,频频亲吻他的脸颊。时光是多么快的飞过,真像一个梦境,仿佛记得自己还是父亲的爱子,醒来却是孩子的父亲了。

人生事业也从此标出一个起点!

他接受了南京高等师范学堂的聘书,开始了教授生活。他抱着一个改造中国教育的愿望,细心考察当时各级学校的教育实施情况。

他看到所有的学校,都还用着陈腐不合理的教育方法,“教师只会教书,只会拿一本书要儿童来读它,记它,把那活泼的小孩子做个书架子,字纸篓;先生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家;学校好像是书架子字纸篓的制造厂!”

“有些学校的教师,教学方法比较进步了,把注意的中心点,从书本上移到学生身上来了,凡是学生需要的,教师都拿来给他们,然而学生还是处在被动的地位,因为先生不能一生一世跟着。热心的先生,因想将他所有的传给学生,然而世界上新理无穷,先生安能尽把天地间的奥妙为学生一齐发明?”

对于教育上这种种的毛病,他认定有改革的必要。于是他在校务会议席上,提出用“教学法”代替“教授法”的主张。他说:

“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就是把教和学联络起来。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先生拿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乃是要把这个解决的方法,如何找来的手续程序,安排停当,指导他,使他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相类的经验,发生相类的理想,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理想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这一个破坏传统教育方法的提案,仿佛立刻刺痛了在座的教授们,使他们的自尊心受到了损伤。他们对他,这一个初回国的青年教授,都投来轻蔑的眼光,联合反对他的“标新”主张。

为着理想的实现,他也不肯示弱,举出了许多实例,引出了许多理论,来辩论解释。结果,两小时过去了,大家争得面红耳赤,他的提案仍然不被通过。因此他也拒绝担任教育专修科主任的名义。

初步的教育改良的理想,顽固的社会都伸出铁掌拒绝容纳,他不免感到一些失望。但他绝不退却,仍然把自己的主张写成了一篇“教学合一”的论文,在《时报》的《教育新思潮》上发表。不久“五四”运动发生,学校中同事无暇坚持反对意见,他就把全校的“教授法”改为“教学法”。后来这“教学合一”更进一步发展为“教学做合一”的理论系统,成为他的教育理论的一个重要部分。

“五四”运动开辟了中国新文化的道路,“平民思想”渗进文化的各部门,陶行知和一些朋友,积极提倡平民教育。

一九二○年,他在南京高等师范,举办了第一次暑期学校,发动留校同学,每晚进行教邻近的一些“平民”识字。他在晚饭之后,总要按时跑到学校去查看。他和那些车夫、小贩亲切地谈话,问长问短,绝没有大学教授的架子。

有一个晚上,月亮那样好,他和几个朋友围坐在园中草地上,互相谈说各人的志愿。有人问他:

“知行,谈谈你的抱负?”

“我吗?”他沉着地回答着,“我的志愿就是要用四通八达的教育,来创造一个四通八达的社会。”

他解释平民教育的宗旨就是要叫种种人受平民化:“一方面我们要打通层层叠叠的横阶级,如贫贱、富贵;老爷、小的;太太、丫头;等等。素来是不通声气的,我们要把他们沟通。又一方面我们要把深沟坚垒的纵阶级打通,纵阶级最昭著的是三教九流七十行,江南江北,浙东浙西,男男女女等都有恶魔把他们分得太严,这种此疆彼界也非打通不可。”

这种想法后来是被现实粉碎了。可是当时他是精神十倍地来推行这个理想。

他从和民众的接触中,首先发觉服装的不同,使他和广大的民众,不能像一家人样亲近。于是,他毅然把知识分子的衣服脱掉,丢开了。他买了一件棉袄,一双布棉套裤,一顶瓜皮帽,穿在身上,戴在头顶。这种行动引起了人们的议论,认为是他的矫情。可是,他自己非常得意,觉得完全是一个中国人了,并且与一般人民相近很多了。

他高兴地写信给他的妹妹说:“我本来是一个中国平民,无奈十几年的学校生活渐渐把我向外国的贵族方向转移。学校生活对我的修养固有不可磨灭的益处,但是这种贵族的风尚却是很大的缺点,好在我的中国性、平民性是很丰富的,我的同事都说我是一个“最中国”的留学生,经过一番觉悟,我就像黄河决了堤,向中国的平民化的路上奔流回来了。”——他像一个行脚僧各处奔跑,亲自把“平民教育”给人家送到大门上。他跑遍了南京的旅馆、茶馆;“大客栈”、“小乐意”、“万全楼”都有他的影子。

南京栖霞寺很有名胜,一九二三年的双十节他跑到寺中去玩,知道寺中有四五个和尚不识字,可是他看见有个慧空和尚在看《封神榜》,他就和慧空招呼,问他说:

“和尚要修行成佛,不会念经可以吗?”

书友推荐:官道之权势滔天燕尔(古言1v1)潘多拉的复仇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以你为名的夏天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蝶变鱼目珠子(高干1v1)惊悚乐园修订官婿美人香下乡的姐姐回来了逍遥小郎君望门娇媳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他的暗卫我的年轻岳母袅袅春腰穿书后成了狼孩陈放顾静姝
书友收藏:升迁之路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陈放顾静姝认知性偏差非常权途我的年轻岳母北电门房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梯险情千里宦途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潘多拉的复仇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异世特工官途:权力巅峰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以你为名的夏天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