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魏书生的教学风格>二文化思想特色

二文化思想特色(第1页)

二、文化思想特色

文化化人。教师以文化改变自己,再以文化转化学生。学生以文化获得成长,又以文化奉献社会。教育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弘扬、发展、创新。作为伟大教育家的魏书生,有着特立独行的文化人格,他的文化思想也有着鲜明的特色。

(一)兼收并蓄、广采博览的文化学习观

魏书生自小爱好读书,这与他的家庭环境是分不开的。魏书生的父亲叫魏景林,高小毕业,在县城读书时就曾作为全校三个学习优异的学生之一被保送到高等学校去学习深造,是疾病和出身这两条绳索,把他捆在了交河又绑在了沙山,使他一辈子郁郁不得志。魏书生的母亲叫李忠敏,她在教过乡塾的父亲的教育下,大概除了棋艺,琴书画的技艺都出类拔萃。她读过的文史哲各类杂书赶上了一个文科大学生读过的书。就是这样一对父母,在那个“白卷先生上大学”“手上的老茧就是上大学的资格”的年代,告诉孩子:别听那胡说,上不了大学也得看书学习。尽管因为“**”和种种原因,魏书生没能上高中就被一只无形的大手一窝端到盘锦地区新建农场插队落户,但博览群书的兴趣爱好使他最终超越学历的局限,积淀下了立足社会所必需的思想储备与文化储备。父母在魏书生小时播下的读书种子,成长为支撑他人生求知天空的参天大树。

“文字休拘儒释玄,但能有补即真诠”,对生命层次的提升而言,《后西游记》四十回开篇偈语中的这个句子说得很深刻。人类的文化文明,但凡能够经过时光淘洗而长久存在的部分,总是对人的身心性命有所益处的。自小的经历帮助魏书生形成了对待文化的兼收并蓄、广采博览的学习观。论正规学历,魏书生只受过完整的初中教育,但正是这个所受教育十分有限的魏书生,却像母亲一样心灵手巧,书法绘画唱歌跳舞做手工,包括居家过日子的细小杂活,他几乎都能来上一手,并且他也像母亲一样善于自学,乐于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就文化阅读而言,魏书生不但认真详尽地阅读《教育学》《心理学》《中小学班主任手册》等中外与教育有关的论著,还读《论语》《孟子》《老子》《庄子》等诸子百家著述,广泛地阅读《生活特异现象考察》《西方社会病》《释迦牟尼传》《金刚经》《名人传记大观》《国外科技动态》《生理学》《中国通史》《班级管理学》《世界通史》《西方哲学史》《国外科技动态》等各类书籍、杂志和苏霍姆林斯基、夸美纽斯、凯洛夫、赞可夫、蔡元培、陶行知、罗素、皮亚杰等人的著作。这些阅读为他的教学改革加足了燃料、蓄足了动力,吸收得多,文化修养自然深厚,广收博采,为我所用,熔铸百家,自成高格。不断吸收人类文化营养,铸炼出了魏书生特立伟岸的文化品格。

(二)内化外用、调心修身的文化实践观

文化化人。文化的作用在于转化身心,改变气质。魏书生在一次接受采访时曾这样对记者说过:“我小时候喜欢墨家,后来也看道家,所以出世的观念和入世的观念融在一起”。对于文化,对于读书,魏书生坚持内化外用、调心修身的文化实践观。

1。释道修心

对待释道两家和西方的基督等有宗教背景的文化,历来都有四种不同的态度:一是宗教信徒式的虔诚狂热以至于盲目迷信;二是学理式的探讨分析解剖;三是基于浅薄的唯心唯物立场之辩而完全否定的态度;四是作为人类的文化遗产有选择性地学习和继承。魏书生应该属于最后一种情况。佛家思想博大精深,包含出世和入世的学问。道家珍爱生命,注重养心养身养生。总之,这两家学说的主要功能在于帮助人们从心理观念上超脱现实羁绊,解脱红尘烦恼和负累。从魏书生个人的生活习惯和报告著述中,能够看到他受释道文化影响之深。

“少记起很多事,放下很多事,高高兴兴地拿起我们做的事,知其不可而为之。道家思想说什么,‘无为而无不为’,说得也是放下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才能够拿起自己说了算的事。《道德经》最后一句话叫什么?‘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为就是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争自己说了不算的事情啊。”

“我说同学们、老师们,你想想看,有的人到庙里去烧香,说老佛爷保佑我升官发财,这不胡闹吗?老佛爷自己都不升官发财。大家知道释迦牟尼,把王子的地位抛弃了,那么多财产继承权都不要了。投身什么事业了?没投身革命事业,但算来算去,是投身教育事业了。

释迦牟尼的职业,算来算去跟咱一样,是老师啊。就是没算过编制罢了。他就是进行人的心灵疏导工作的啊,解脱人的心灵啊。在这个很艰难的世道之中,我们如何守住心中的善?佛经卷帙浩繁,汗牛充栋,晒干了,要紧的就是8个字——诸恶莫做,众善奉行。实际上就是这么回事。

你说他过那日子,比咱难多了。大家知道,他直到晚年,还拿个碗,四处化缘,咱老百姓管他叫什么呀?不就是要饭的吗?精神上大家说,他省心不省心哪?不省心啊,可不像咱们哪,咱有时候遇到不省心的,你看他那学生也不全听话呀,有的学生,到他晚年还算计他——老师啊,能不能把您那个位置让给我?佛陀说:阿南迦叶这样的人我都没让给他,哪能让给你提陀达多呢?提陀达多怀恨在心,在佛祖讲经的路旁高山上放一大石头,一看佛陀过来,把它推下来,想把佛陀害死,他好取而代之啊。佛陀是何等智慧之人,看在眼里,稍稍化解一下,避开之后,不嗔不怒,不怨不恨。大家想想看有时咱当个班主任,教几个淘气的学生,有两天听咱话,好了,过两天反复了,咱伤心哪,你伤什么心哪?咱学生再坏有算计咱们的吗?哪有啊?顶多这两天不听话了,咱做点工作,又听话了,不就这么回事吗?

提陀达多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啊,在佛祖讲经的路上,安排了野象,朝着他奔跑,想把佛陀践踏而死。佛祖又避开,化解之后,不怨不怒,不嗔不恨。

其实佛学跟迷信没关系,跟神没关系,跟鬼没关系,真正的佛学是彻底唯物的,这是真事啊!真正的佛学是研究解脱每个人的,他认为什么呢?众生是尚未觉悟的佛陀,佛陀不过是觉悟了的老百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便在汝心头,人人有座灵山塔,好坐灵山塔下修啊。

其实,凡是延续至今,能够站得住的,一些大的宗教,都有它的道理,都是真、善、美的,咱把人家有理的拿来,为我所用,您说是不是啊?咱别轻易骂人家,说这个迷信,那个鬼神,那不笑话吗?说你不懂事是吧?真正马克思主义者应该有能力尊重人类一切有价值的好的文化。

耶稣,一个木匠的儿子,他有什么呀?穷得要命,大家想想看,他的地位,那就更不用说了。他把父亲的木匠给学会了,但没有个固定的职业。非要说他的职业,到36岁上十字架之前,他也就定格在四个字——待业青年。他做得更多的工作,也是相当于佛陀,从事的是教育事业,也是一位老师。他呀,自己穷,还惦记着更多的穷人。自己缺少爱,但却以大爱之心爱更多的人,想要解脱更多的人。耶稣宣传的那一套啊,他是在不增加人的经济成本,也不改变政治地位的前提下,给人带来心灵上更多的宁静和快乐,一种心灵的解放方式。所以他才感染那么多的人哪。你说,你要幸福,必须干个县长才能幸福,那完了,那得多少人一辈子幸福不了啊,你说你要幸福,必须得进入中产阶级,乃至大富翁的位置。大家说,那可能吗?不可能啊,而他这个学说就是说,你不改变现有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你信了,坚守了,内心深处的真、善、美,高高兴兴地做事情,所以他才改变了、感染了那么多人,那么多人才会世世代代地信他。他的学生也不都听话啊,大家知道,耶稣是被谁出卖了?是被学生出卖了。咱比人家幸福多了,咱没一个学生出卖我们,就该高高兴兴地以大爱之心爱咱的学生,于是就舒服了。”

“其实佛学也是民主和科学啊,佛学的慈爱、平等,那不是民主吗?佛学的佛、法、僧中,僧是佛与普通人之间的一个过程,那么就剩下佛和法了。佛是民主,法是科学,是制度啊。那么接下来,其实基督教也是民主和科学,博爱平等是民主,清规戒律是制度,历数符合人心灵的规范行为,去制定那些规矩、制度,把真坚守着。”

“实际上所谓禅宗,所谓佛学,也是要坚守,什么叫禅定啊?外不著相为禅,内心不乱为定。基督教讲的也是这点事儿,咱们马克思主义、共产党讲的也是,每个人守住自己的信念,什么信念啊?自由的、平等的、共产主义的信念。每个人都有这种信念,监狱里的犯人也有,也曾经希望地球上全人类平等,你不信,有一个算一个,你问监狱里的犯人,太希望大家全都平等,谁也不欺负谁,只不过有人欺负他了,他想法治人,治来治去,变成恶人了,这是真事。守住,守住,再守住,绝不放弃,有余力了,再拓展,拓展,再拓展。”

魏书生的卧室里曾经挂着观世音像,他的生活习惯是少食、素食,禁糖、禁茶,少鱼、少肉,无烟酒,除了三餐,无瓜果点心,平时入口的就只有白开水。魏书生穿着朴素,脱下西装,里面的衬衫衣领褪得发毛,但整洁大方。他生活不奢求,他的待遇又不低,却把钱默默地给了灾区,给了穷孩子,给了患病的老师……不知干了多少工作,却经常啃几个馒头过日子,他奉行苦行主义,认为苦行是一种幸福,无论生活、学习、工作,都贯彻一个“苦”字。为了育人,他时时处处高举抽打自己的鞭子。他教书与其说是用粉笔,不如说是用自己的生命。他自己的生命如同一束燃烧的火把,照着孩子们前进!他说:

“索取不是爱,献身才是爱。……因为你不想索取,你就永远不会有索取不到的痛苦;因为你总想献身,你就无论何时何处,都能享受到因献身欲望满足而产生的幸福。”

在魏书生看来,佛、道、基督等文化和以解放全人类为己任的马克思主义在精神层面的主张是一致的,人世间所有的宗教哲学,归根结底都是守住自己内心深处好的一面,佛学也好,儒学也好,基督教也好,归根结底他们都是在探讨人和人的问题,都照他们的说法去做,大家都成佛,大家都成大思想家、哲学家了,满怀仁爱之心了,人世间就和谐了,但是解决不了人和自然的问题。在经济极其落后的年代,人在自然面前仍然显得极其卑微,极其可怜,一次大的瘟疫来了,成千上万的人还是会被夺去生命。人与自然的问题只有马克思主义能解决: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革,物质文明的水平促进精神文明水平的提高。如果再过一万年,遇到地震,会轻而易举地解决。所以,魏书生认为马克思主义比佛、道、基督等文化更加科学。但单就修养心性而言,佛家、道家、基督等文化博大、深邃而表述精致,启人深思,魏书生释道文化修养极其深厚,这些文化也真正滋养了他的心灵。

2。医武养生

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是身心兼修的。“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魏书生早年曾想仗剑行走天下,杀富济贫、除暴安良。他的这种心理或许受生于河北、长于沈阳地域心理的影响。随着年龄的增长,意识到这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就转了行,要治国安邦、造福于人,还得靠政治——侠义精神,培育了他的社会责任感,进而发展成为济世理想。但是对武术的爱好和对身体的锻炼却成了他文化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魏书生唯一有过刻意修炼的一项专长,是他从10岁左右起拜师学过的武术,也正是少年时代那些晨起的长跑和夜晚的站桩以及打沙袋、劈砖头的力量训练,使他至今有着常人无法比拟的体力和精力。多年以来,魏书生都一直坚持站着报告,并且时间若不长,他的站立是以单脚支撑身体,有时单脚站立还只用前脚掌着地。魏书生练武锻炼的习惯从小坚持至今,连“**”挨批斗期间都没有中断过,现在事务繁忙,但只要没有外出讲学,他都坚持。

“1974年,‘批林批孔’运动就来了,运动一来,本人又成了典型,反面典型。(笑声)我尊孔,那边批孔,我这边说孔夫子是杰出的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你不是找不痛快嘛!于是呢,我的顶头上司把我写的那些东西都给没收了,五十多万字啊,各种文稿日记,人家度过了好几个不眠之夜,从里头搜出来魏书生反动言论一百零八条,然后非得说我有一个完整的反动的思想体系,最多的时候一天批我三遍。党内批完党外批,小会批完大会批,批完晚上,我还照样找一宽敞地方打拳练武,结果让人发现了,第二天批得更狠。魏书生,你不老实!我说我怎么不老实?哈哈,白天挨批判好像挺老实,晚上干什么张牙舞爪的?我说我没有。那你蹦蹦跳跳干什么,你想变天吗?我说我没想变天。那你怎么想的?我说我现在还公费医疗,我要窝囊病了,不浪费党和人民的医药费吗?我锻炼锻炼给党和人民省钱不说,第二天挨批判我也好有劲啊。啊,你这么想的,那你还练吧。又让我练了。”

从观念上,魏书生一直跟老师们说,教师职业不应该有昏倒在讲台上的现象。魏书生不赞成老师们带病坚持工作,也不赞成把这样的事例作为先进典型进行宣传,有病早治,没病健身,锻炼起来,跑起来,把操做起来。魏书生这样要求老师们,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

“每天晚上九点多钟开始跑步,三千米,六华里,不说别的时候,我是大年初一,到正月十五,一天不落地跑下来。有一天下雪,我想不跑了,结果儿子不答应,儿子放假不回家嘛,爸,跑步去。我说,今儿下雪,跑什么呀。那你不去我去啦,我说,儿啊,也不能让自己去啊,爸陪你跑去吧。于是,我们父子二人,冒着纷纷扬扬的漫天雪花,一步一个脚印儿地跑下来,感受雪中空气的清新,感受雪花落在脸上的寒凉,感受一步一个脚印儿超越自我的自豪和快乐。”

3。儒墨济世

君子关心两件事:世上苍生架上书!

人生短暂,人的身体长一些也就能活个七八九十年。我们让只能存在几十年的身体应该处于什么状态?发挥什么样的作用?分析起来,不外乎三类:一是乐生惜身,追求享乐;二是以身济世,服务社会;三是随缘自在,得过且过。

魏书生的选择属于第二种,但是却没有高调的姿态,虽然积极认真奉献身体,却又事事自认平凡,此之谓境界。魏书生的立身种类,从文化思想角度来判定,崇奉墨家“摩顶放踵以利天下”的精神,践行儒家立身“济世”的风范,以身体之所行,建入世之功勋,自立立人,自利利他,立言立功立德,成就入世的事业。

从魏书生的报告和著述中,可以看出他对儒墨学说的推崇:

书友推荐:官道之权势滔天纸飞机(校园 青梅竹马 1v1)天仙师娘袅袅春腰重生七零:糙汉老公掐腰宠鱼目珠子(高干1v1)蝶变翡翠衾(nph)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岁岁平安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穿书后成了狼孩以你为名的夏天被嫡姐换亲之后下乡的姐姐回来了糙猎户与娇贵少女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官婿美人香私吻蝴蝶骨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
书友收藏: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你男朋友下面真大(校园 np 高h)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蝶变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见微知著(弟妹 H)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途:权力巅峰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官梯险情就职供销社,我在60年代搞代购听说你暗恋我护国利剑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