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魏书生的教学风格>二文化思想特色

二文化思想特色(第2页)

“有人说,孔子的学说思想核心是‘仁’,我说不对,孔子核心思想实际是两个字,一为‘仁’;二为‘礼’。‘仁’是民主,‘礼’是科学。‘仁’是平等,‘仁’是仁爱之心,泛爱,爱一切的人。孔夫子的思想,一万年都不过时!‘礼’是什么?按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定各个层次,各个位置上的人的责任制。在其位谋其政,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大家都安分守己做好自己的事情,促进社会的发展。按照规律,制订规矩、制度,所谓科学就是制度。”

“灵魂流浪,精神漂泊,思想浮躁,居无定所,这是非常难受的一种状态呀!……《大学》开篇是什么?‘大学之道在明德……’,心一旦定下来是至关重要的事情。”

魏书生本人的成长经历,也符合他自己总结的“三位梯队”理论:第一位:自强;第二位:育人;第三位:教学。而这,正好是儒家《大学》所讲的“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浓缩。“诚意、正心、修身”即自强,“齐家、治国”是育人,“平天下”(即教化天下)是教学。先求正己,再求正人,立己立人,利己利人,是谓儒学立身,以身利于天下苍生。

4。术法建功

中国传统文化,历来层次分明。由上往下,依次为道、德、术、法、技等。一切技巧和方法性的文化知识都在术法的范畴,传统文化讲道德为主,现代文明多属于术法层面的内容。修心、养生、立身都重在内修和内在原则的选取与确认,而术法层面就是在具体工作和事业中的技巧和方法,属于操作层面的内容,是济世的手段。运用术法的目的就是要济世、建立入世功勋。

魏书生广泛阅读古今中外的教育教学类书籍,了解现当代的科技发展现状,关注现实生活对教育的要求,吸纳学生的意见,形成了一系列非常丰富的教育、教学方法体系。这些方法本身经过实践检验,在合理的条件下施行是具有有效性的。术法源于阅读、思考和实践的结合,它们使魏书生真正成为一个“硬邦邦”的教育家。

(三)择善固执、守恒创新的文化价值观

作为一位教育家,魏书生有着自己的文化坚守!

2010年3月18日,是魏书生退休的日子。在一个月前的同一天(2月18日),魏书生写了《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的署名文章发表在《人民教育》之上。在这篇文章中,魏书生总结过去的工作实践,思考教育的未来,提出一个观点:民主治教、科学发展的关键在于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

2007年10月11日,魏书生在其教育管理思想研讨会上的讲话中强调,青年教师一定要抬头仰望“恒星”,用平常心看改革,人世间坚守住不动的东西往深处去做实际就是改革。早在新课程改革之初,魏书生就提出了他的“恒星”理论,他说:当你不能全面细致地了解课改精神的时候,就抬头看看星星,要看“恒星”: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寓教于乐、教学相长、学而时习之、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学以致用。他说,新课程改革是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走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新课程改革是从世界文化的传承中走来的,不是无中生有的。

此外,魏书生还有过这样的论述:

“守住中华民族的优良教育传统,绝不动摇。前人为我们总结了极其丰富的经验,就教而言,我们有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寓教于乐、教学相长等教育观念;就学而言,我们有学而时习、学以致用、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等学习观。这都是宝贵的财富,我们一定要坚守这些好的传统,一万年不变。”

“我把教育规律比作恒星,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是围绕着恒星运转的行星,教育不论如何改革,都不能脱离教育规律。百家争鸣的观点固然新颖,但它们就好比美丽的流星转瞬即逝。有了行星,宇宙固然有了活力,但离开了恒星,它也会迷失方向。作为教师,我们可以仰望流星的美丽,也可以注入行星的活力,但站在讲台上的我们,最终还是要去掉浮躁,洗尽铅华,守住我们心灵深处的一方净土,踏踏实实地教书育人。”

“急功近利,跟潮追风,朝令夕改,都不会形成好习惯,只有坚持真理、一以贯之和持之以恒,耐得住寂寞,才可能形成好的习惯。……年年如此,不折腾,不动摇,只是不断朝这个22条的深处去扎扎实实地做新的实事。”

从这些论述里,我们看到了魏书生拨开一时迷雾,捧出苍穹明月的睿智,看到了他择善固执,不随波逐流的持恒坚守的文化品质。在我们这样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如何在有限的生命里获取最有价值的知识营养,在这个浮躁的时代,如何才不被各种各样的思潮迷了自己心灵的方向,魏书生给出了他自己的答案。

择善固执,持恒坚守并不意味着思维僵化和保守。魏书生一直认为,教师职业能给人带来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收获真挚的感情;收获创造性劳动的成果。他说:

“教师的工作对象是人,人是千差万别的,要做好教育工作,就得充分发挥创造性。正是这种工作性质,决定了教师必须学识渊博,并且每时每刻都要开动脑筋,针对当时的情况和学生的差异,创造性地处理各种问题。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随时都有科学研究的机会。不要说学校、社会这样的大范围内有科研题目,单讲学校教育,单讲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就各有数不尽的科研题目。以学生的注意力为例,就能写出上百篇科研文章,诸如《男女同学注意力的差异》《一节课各类学生注意力的变化》《练习题设计对学生注意力的影响》《增强学生注意力的若干种办法》……这用武之地该有多么广阔!我之所以爱教书,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觉得教师从事的是最富有创造性的工作。每一段时间,每一处空间都有科研题目,都能有新发现,能看到学生中新的、积极上进的因素;也能看到教师自己向更高层次发展的潜能;还能看到环境中的各种有利因素。教书不是自古华山一条路,而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我总想,同一课书,能有上百种甚至上千种讲法。我们应该努力研究更科学的讲法,即使今天这种讲法比昨天科学,那也仅仅是向后看得出的结论,向前看呢?一定还有更科学的方法等着我们去探索研究。这些年来,我边工作,边探索研究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先后在报刊上发表了66篇文章,出版社先后出版了《魏书生教育方法100例》《魏书生语文教育改革探索》《魏书生文选》等书籍。今年又出版了我主编的《中学生用功术》和我写的16万字的《语文教改漫谈》。我深深体会到教师的劳动确实有利于收获科研成果。从研究的角度看教育,常看常新,常干常新,不仅能增强工作兴趣,更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我在一个相当的时间里除了任校长兼党支部书记,并兼两班140名学生的班主任和语文教师外,还有一些社会兼职。许多同志问我,这么多工作怎么做,我觉得主要靠科学研究,从科研的角度去进行工作就能调动教师及学生们的积极性,使教师成为学校的主人,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大家以主人翁的姿态去研究教与学,自然就提高了教与学的效率。每个人都有不同层次的多种需要,衣食住行的需要,劳动、学习、研究、创造的需要,人际关系和谐、亲情、友情、爱情的需要,为他人、集体、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追求理想社会的需要……不同层次的人对不同层次需要的强烈程度也不同。有的强烈地需要物质,有的强烈地需要感情,更有的强烈需要追求理想。尽管教师不是非常富有,不能满足人们物质的需要,但由于教师的劳动能有三重收获:收获各类人才,能满足人们为社会尽责任、尽义务的需要;收获真挚的感情,能满足人们感情和谐、融洽的需要;收获科研成果,能满足人们研究、创造的需要,所以,大部分教师还在穷苦的条件下,呕心沥血为人民的教育事业奉献着自己的青春和年华。”

“适时地给学生一些意外的惊喜也可以激发兴趣。比如:在持之以恒写日记的学生的日记本中夹上一枚火红的枫叶;给获得好成绩的同学照上一张合影;给取得飞速进步的同学发张奖状;给有突出表现的同学写张喜报……给文章想象丰富的同学画对飞翔的翅膀;拟人手法用得好给他画个卡通人物,画张笑脸以示对他的鼓励……意外惊喜,应是教师创造的杰作,教师应有创造的思维,努力用新奇的方式去激励。教师的创新,不仅培养了学生爱写日记的兴趣,而且也启发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有创新型教师,便有了创新型学生。”

超越教师职业身份,跳出教育教学的特定范围,我们更能清楚地感受到魏书生锐意改革的勇气,不断研究的文化品格,在研究中追求卓越成就的创新观念和思想。

“有作为的人,每天都在塑造着新我,每天都从一个新的角度去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设计自我。他的心灵像电闪雷鸣,不断放射出新的光芒和声音。”

“懦夫每天都在重复着自己昨天的言行,因循守旧,像一层厚厚的土,深深掩埋着他的才能,他只是在这土的下面叹息、抱怨。”

“人应该学会自我更新,今天的我应该比昨天的我有新的发现、新的认识、新的能力。我新了,世界在我的眼里就新了。”

“用心捕捉那些稍纵即逝的思想火花,及时加以拍摄。不要非得成为一篇,也无须前后连贯,只要它新奇,为平日所未有就行。”

“新奇的思想像流星,能划破思想沉闷的夜空。对习惯于沉闷守旧的人来说,它无关紧要,也无须捕捉。而对于想要创新、想要战胜自己的人,就非要增强捕捉思维流星的本领不可。”

“新是生命,新是力量,新是智慧的源泉,只有不断更新自我的人,才会充满活力,充满力量,才会找到智慧的源泉。新是希望,新是信心,新是乐观。只有不断更新自我的人才会充满希望,充满信心,充满乐观。”

守望恒星,不被那些看来光芒万丈但很快消逝的流星所迷惑,这是魏书生的说法。但魏书生又说“新奇的思想像流星,能划破思想沉闷的夜空”,并且认为“想要创新、想要战胜自己的人,就非要增强捕捉思维流星的本领不可。”如何理解这两种看似矛盾的说法呢?

其实,“矛盾”正是魏书生文化思想最有特色、最为可贵的地方。对待已有的人类文明,我们应该采取扬弃的态度。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悠久灿烂,世界各国的文化更加绚烂多彩,值得继承发扬的文化遗产是那样的丰厚。但是,继承不是目的,目的是为了创新。一提到创新,人们往往又太过功利。功利化的结果是人心变得浮躁,浮躁带来的是混乱,这又与真正的创新背离起来。魏书生认为,没有继承的创新没有根基,不求创新的继承没有方向。他主张把那些优秀的文化遗产、规律性的文明成果、经历时间检验已经被证明是正确的原则性主张作为基石,在此基础上,立足于时代,立足于社会,结合自身实际去大胆创新。

事实上,魏书生本人就是改革创新取得巨大成功的一个鲜活实例,而他反复强调守望恒星,针对的是国人普遍浮躁、功利的现实心理。一切文化都是因应一定时代的需要开出的药方,高明与否的标志就看经过实践检验是否对症。我们中国人为什么爱搞运动?为什么近百年来科学技术领域的原创性成就在世界上地位不高,各种制假、造假的水平却令世界惊叹?各种思潮理论流派争奇斗艳,却经不得时间的淘洗,转眼都成了明日黄花,为什么?——没有基于道德良心和终极关怀的对真、善、美的择善固执,没有宁静心态下对已有的优秀文明成果的持恒坚守,必然功利,必然浮躁,纵有聪明,全是折腾,所谓创新,尽是胡闹!

那么,在魏书生看来,守住内心宁静和勇于开拓创新之间,文化坚守和实践创新之间应该怎么协调和平衡起来呢?我们还是引述魏书生自己的说法吧!

“创新是坚定不移地朝着一个正确的方向往深处钻井。”

“主动生存的人,对自己负责任的人,会自觉地坚守自己心灵深处追真、向善、求美的阵地,坚守心灵深处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苦乐观。我们的时代、祖国为我们坚守人性中这些最美好的阵地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有利环境,经济的迅速发展一定会促进政治环境、文化环境朝着更真、更善、更美的方向发展。教育的责任就是要引导受教育者,也包括教育者本人抓住机遇,坚守自己内心深处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阵地,坚持人性中真、善、美的阵地,坚守坚守再坚守,拓展拓展再拓展;不动摇、不懈怠、不折腾。我们就能高楼住得,茅屋居得;高官做得,百姓当得;顺境处得,逆境受得;表扬经得,批评听得。不管生活的大浪把我们冲上高峰,还是卷入低谷,我们都能以静制动,以不变应万变,即使不断受挫折,即使一辈子品德高尚、知识渊博、技能精湛,但仍然做极平凡的工作,做工、务农、当兵、做推销员,也仍然能够迅速角色定位,明确自己的责任,积极乐观进取,不断改革创新,把平凡的工作做得有声有色,往精细处钻研,在为祖国为人民尽到责任的同时,品尝到做人的幸福感、自豪感。”

“每位师生员工在做人上要争取与伟人相同,永远保持平常心,即平等正常之心。在做事上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优点、特长、个性,即使全市文化课考试成绩倒数第一的同学也要找自己的特长,或音乐、美术,或打球、跑步;或焊接、钳工;或养鱼、育苗,认识到任何一个平凡的工作都是一个宏大的世界,静下心来,聚精会神,一心一意,越钻越深,越做越精,做得有滋有味,与众不同,不断改进,不断创新。”

“人就这么回事儿,什么呀?不再好高骛远,忘记东张西望,埋头注意脚下,一步一个脚印儿,超越自我,静下心来,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工作……往深做,用心做,用真心去做。……要用平平常常的心态,高高兴兴的情绪,快节奏、高效率地多做平平凡凡、实实在在的事情……”

伟大出于平凡,创新源于继承,站到高处,看到远处,想到深处,然后做到细处,落到实处,最终才能得到好处。只有弃绝浮躁,抛开功利,有所为有不为,有坚持有取舍,有恒心有毅力,这样才可能有真正的创新,真正的成就——这就是魏书生独特的文化价值观。

书友推荐: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无敌从觉醒武器大师开始只是不小心发现她是卧底而已(强取豪夺)翡翠衾(nph)红颜政道龙凤猪旅行团官道之权势滔天官婿美人香私吻蝴蝶骨被嫡姐换亲之后燕尔(古言1v1)不乖(姐夫,出轨)人间政道他的暗卫惊悚乐园修订以婚为名以你为名的夏天在北宋当陪房宦海官途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
书友收藏:以你为名的夏天护国利剑重生少年猎美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异世特工见微知著(弟妹 H)我在书记家被三女喂养女神攻略调教手册医道官途继母的闺蜜团(继母的明星闺蜜团)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邪恶小正太的熟女征服之旅娱乐春秋(加料福利版)触手怪她只想生存绝品宏图非常权途穿越崖山:我赵昺绝不跳海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我的年轻岳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