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中外教育史吴艳茹电子版>第二 西周时期的教育 官学制度建立

第二 西周时期的教育 官学制度建立(第2页)

西周时期除了学校教育之外,幼儿教育也受到高度重视。幼儿教育主要是在家庭中进行。《礼记·内则》中记载:“子能食食,教以右手;能言,男唯,女俞。男鞶革,女鞶丝。六年,教之数与方名。七年,男女不同席,不共食。八年,出入门户,及即席饮食,必后长者,始教之让。九年,教之数日。”从这段史料中可以发现,西周的幼儿教育颇具计划性,涉及基本生活技能、道德礼仪规范、基础文化知识等多项内容,而且男女教育有着明显的区别。男孩十岁时“出就外傅,寄宿于外,学书计”;女孩则不再出门,由女师教导她们学习烹饪、女红、纺织、祭祀等家务杂事,培养顺从柔婉的性格。可见,西周时代女子没有接受学校教育的权利和机会,在社会上和家庭中都处于弱势,没有地位。

综观夏、商、西周三代的教育,可以发现一些鲜明的总体特征:在文教政策上,学术文化为官方垄断,学在官府;在学校性质上,均为官学,由政府创建和管理;在教师来源上,由官员兼任,官师合一;在学生来源上,基本都是贵族子弟,举荐入学的平民优秀生只占少数;在教育内容上,直接服务于政治统治需要。不过,教育内容的重点随着三代的更迭在不断改变,由夏代的“尚武”,到商代的“重乐”,再到西周的“尊礼”。礼,渊源于因敬畏鬼神而举行的祭祀活动。周代的礼制,不排斥对神的祭祀,但重心转向强调等级制的社会规范和道德规范。借助伦理观念来约束人心,使言行合度;借助音乐教化来陶冶人格,培植自觉意识。后代的“礼教”或“礼乐之教”,都是“周礼”的别称或延伸。“以礼造士”的周代教育必然地将德育置于学校教育的首位,中国封建社会教育重德轻智的传统也由此而奠基。

【自测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学校教育产生于()。

A。原始社会末期B。奴隶社会早期

C。奴隶社会中期D。封建社会早期

2。西周时期天子设立的大学称()。

A。成均B。辟雍C。泮宫D。太学

3。西周六艺教育中属于“小艺”的是()。

A。礼乐B。射御C。诗书D。书数

二、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萌芽需要具备的基本条件。

2。简述西周时期的官学体系。

三、论述题

1。试述奴隶社会各阶段教育发展的共性特点及差异。

2。评论西周时期“学在官府”的教育行政管理制度。

四、材料分析题

下面两段文字出自《礼记·乐记》,请以此为依据分析西周“六艺”教育中礼、乐的地位及相互关系,并进行简要评论。

乐者,天地之和也;礼者,天地之序也。和,故百物皆化;序,故群物皆别。乐由天作,礼以地制。过制则乱,过作则暴。明于天地,然后能兴礼乐也。论伦无患,乐之情也;欣喜欢爱,乐之官也。中正无邪,礼之质也;庄敬恭顺,礼之制也。

乐由中出,礼自外作。乐由中出,故静;礼自外作,故文。大乐必易,大礼必简。乐至则无怨,礼至则不争。揖让而治天下者,礼乐之谓也。

【拓展阅读书目】

1。梁启超:《读书指南》,北京,中华书局,2010。

2。胡怀琛:《怎样读古书》,北京,中华书局,2012。

3。何怀宏:《世袭社会:西周至春秋社会形态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4。李峰:《西周的灭亡:中国早期国家的地理和政治危机》,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

[1]《诗经·小雅·北山》。

[2]张瑞璠。中国教育史研究·先秦分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23。

书友推荐:私吻蝴蝶骨潘多拉的复仇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重生少年猎美没你就不行之新征途女神攻略手册房客(糙汉H)你吃饭没有蝶变梦中修仙:我有九个绝色道侣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以你为名的夏天官道之权势滔天燕尔(古言1v1)糙猎户与娇贵少女红颜政道望门娇媳以婚为名惊悚乐园修订交易沦陷
书友收藏:蝶变从边军走出来的悍卒官梯险情全职法师成影帝了,系统才加载完梨汁软糖【1V1甜H】重生少年猎美以你为名的夏天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我的年轻岳母见微知著(弟妹 H)退婚后,我娶了未婚妻的堂妹官婿美人香全文完结官场:从离婚后扶摇直上千里宦途官场:救了女领导后,我一路飞升医道官途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潘多拉的复仇(高干,n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