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接过酒杯,在她身旁落座。酒香清甜,桂花的芬芳沁人心脾。
“好酒。”我赞道。
赵美人轻笑,这是我首次见她笑,眉眼弯弯,竟透出几分少女的娇憨:“这是陈姐姐的手艺,她最擅长此道。”
我们三人围坐饮酒,一时无言。月光透过桂树枝叶洒下,斑驳陆离。
“今日是中秋。”陈贵人忽道,“先皇后最喜中秋,常说月圆人团圆。”
赵美人眼神一黯,仰头饮尽杯中酒。
“你们。。。很怀念先皇后?”我轻声询问。
陈贵人凝视杯中月影:“臣妾八岁入周府,便侍奉在娘娘身边。她待我们,亲如姐妹。”
赵美人接口道:“娘娘心地善良,从不将我们视作奴婢,教我们读书识字,学艺。。。"
她的声音哽咽,难以继续。
我心中一动。原来先皇后在她们心中,竟是如此形象,与宫中传闻的骄纵善妒大相径庭。
“她。。。究竟是怎样的人?”我忍不住追问。
陈贵人抬眼看我,目光清澈:“娘娘性情率真,爱憎分明。喜欢就是喜欢,不喜欢就是不喜欢,从不虚与委蛇。”
“因此容易树敌。”赵美人低声补充。
一阵沉默,唯有风拂树叶的沙沙声。
“那年的事。。。”我谨慎开口,“你们可知真相?”
陈贵人摇头:“娘娘从不信巫蛊之术。那日从她宫中搜出人偶,我们皆不信是她所为。”
“但证据确凿。。。”
“证据亦可伪造。”陈贵人语气平静,“只是当时,无人敢言。”
我心头一震。若先皇后真是冤枉的,那这深宫中的冤屈,又何止这一桩?
“娘娘,”陈贵人忽然握住我的手,“宫中之事,真真假假,难以分辨。臣妾只劝娘娘一句——守住本心,但求问心无愧。”
她的手冰凉,眼神却炽热。我恍然明白,她并非在说先皇后,而是在警示我。
赵美人再次为我们斟酒:“这桂花酒,是先皇后传授的方子。她说,桂花虽小,香气却能远播。做人亦如此,不必张扬,自有芬芳。”
我品着酒,回味她的话。
那夜我们在桂树下坐至深夜,谈了许多。大多是回忆先皇后生前的琐事,她爱吃什么,喜欢什么花,何时会笑,何时会哭。。。
透过她们的叙述,我仿佛见到了另一个周氏,鲜活、真实,不再是宫人口中那个模糊的影子。
离别时,陈贵人送我一坛桂花酒:“娘娘若不嫌弃,常来小坐。”
我接过酒坛,郑重道谢。
返回凤仪宫的路上,月光将我的影子拉得老长。手中的酒坛散发着淡淡香气,犹如那院中的桂树,默默却执着地散发着芬芳。
回到宫中,我继续为安儿缝制冬衣。一针一线,细致入微。
窗外秋风萧瑟,宫灯摇曳。我忆起陈贵人的话——守住本心,但求问心无愧。
是啊,这深宫如海,我们皆是其中的一叶扁舟。风浪来袭时,唯有坚守本心,方能不迷失方向。
就如同那冷宫中的桂树,虽无人赏鉴,却依旧年年花开,岁岁飘香。
这或许便是深宫女子最佳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