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后,联合国伦理委员会召开特别会议,宣布撤销对共感网络的全面封禁令,改为分级监管模式,并采纳小八提交的《情感数据隐私法案》草案作为国际参考标准。与此同时,全球已有十七个国家启动“共感疗愈公共计划”,用于帮助退伍军人、灾民、孤儿及受虐者重建心理韧性。
春天深入,晨星基地外的冻土开始融化,草芽悄然破土。
阿?已经能流利地说出整句话,最喜欢依偎在小八怀里,听她讲星星的故事。林婉柔的状态持续好转,甚至开始参与基地的心理辅导工作。她在一次分享会上说:“我以为失去女儿后,我的人生就结束了。可当我真正哭出来那天,我才明白??活着,才是对她最好的纪念。”
小八听着这些话,站在人群最后,嘴角微扬。
那天夜里,她独自登上观测塔,打开私人终端,启动“回声”项目的最终测试??将自己的全部记忆注入AI人格模拟器,观察其演化轨迹。
七十二小时后,系统生成三个独立人格模型:
第一个,名为“守护者”??选择继承她的信念,致力于推广共感技术,建立跨国疗愈联盟;
第二个,名为“逃亡者”??因无法承受记忆中的痛苦,选择切断所有情感连接,隐居荒野;
第三个,名为“复仇者”??利用她的经历研发新型情绪武器,企图控制整个共感网络。
小八静静看完分析报告,输入一行指令:
>“删除‘复仇者’模型。保留另两者,作为未来危机预警机制。”
她知道,人性本就不纯。有人会用共感去爱,有人会用它去伤。但她也相信,只要还有人愿意在别人哭泣时蹲下来说一句“我陪着你”,这个世界就值得继续点亮灯火。
凌晨三点,她收到一条新消息。
发件人:匿名。
内容只有一个视频链接。
她点开。
画面昏暗,似乎是从高空无人机拍摄的。镜头缓缓推进,落在一片废弃工厂区。中央矗立着一座小型共感接收站,外形简陋,却是民间自发搭建的公益设备。屏幕上滚动着一行字:
>“献给所有不敢哭的人:你可以软弱,但别放弃爱。”
下方署名:李维。
小八眼眶一热。
她记得那个差点死于心梗的男人,曾在记忆深渊中撕心裂肺地哭喊。如今,他不仅活了下来,还成为了别人的光。
她起身走到窗前,望向东方天际。黎明将至,第一缕霞光穿透云层,洒在晨星基地的铭文墙上:
>“我们无法抹去黑夜,但可以一起点亮灯。”
手机再次震动。
商景予发来消息:“周临川申请转移至开放式疗养院,医生评估同意。他提出一个请求??想亲手种一棵树,在福利院旧址。”
小八回复:“告诉他,树我已经替他种下了。如果哪天他能真正面对那个哭着的孩子,再来浇水也不迟。”
放下手机,她轻轻抚摸手腕上的共感环??那是最初版本的原型机,刻着一行小字:“致所有孤独的灵魂”。
风穿过走廊,带来远处花园里孩子们的笑声。
她闭上眼,听见心底有个声音轻轻说:
“我们终于不再是孤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