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此举,是在巩固自己的统治。”
薛忠分析道,“他知道,自己的统治基础不稳,必须通过强力手段,清除一切可能的威胁。”
朱樉点点头:“这也说明,朱棣对自己的统治并不自信。他害怕朱允炆还活着,害怕有人会支持朱允炆反对他。”
为了进一步扩大自己的影响力,朱樉决定主动出击,拉拢更多的支持者。
他派出了多支秘密使团,前往各地联络可能的盟友,特别是那些对朱棣不满的官员、将领和地方豪强。
同时,朱樉也加强了对朱允炆的培养和保护。
他亲自教导朱允炆兵法和治国之术,培养他的政治意识和领导能力。
在朱樉的精心培养下,朱允炆逐渐成长为一个沉稳、有见识的青年。
“允炆,作为一国之君,必须有远见和决断力。”
朱樉在一次教导中对朱允炆说道,“你的父亲朱标,就是因为性格太过仁厚,缺乏决断,才给了朱棣可乘之机。”
朱允炆认真地点点头:“三叔教诲,允炆谨记在心。未来若有机会复兴大统,允炆定当果断行事,不给篡逆者任何机会。”
朱樉满意地笑了笑:“你已经长大了,思想也越来越成熟。我相信,将来你一定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君主。”
朱允炆深深地向朱樉鞠了一躬:“没有三叔的保护,允炆可能早已不在人世。未来若能复兴大统,允炆定当重赏三叔的恩德。”
朱樉摆摆手:“我们是一家人,不必说这些。”
就在朱樉努力扩大自己的影响力的同时,一个令人兴奋的消息传来:西北方向的延安府守将马忠,已经秘密表态支持朱允炆,愿意在合适的时机起兵反抗朱棣的统治。
“这是个好消息。”
朱樉对心腹们说道,“马忠控制的延安府,地理位置重要,兵力也不弱。若能得到他的支持,我们的力量将大大增强。”
薛忠提醒道:“虽然马忠表态支持皇太孙,但我们也要谨慎行事。朱棣的密探无处不在,若消息泄露,马忠可能会遭受打击。”
朱樉点点头:“你说得对。我们要保持绝对的保密,同时也要派人密切关注马忠的情况,确保他的安全。”
他立即派出了一支秘密使团,前往延安府,与马忠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并商议未来可能的联合行动。
与此同时,南方的反朱棣势力也开始壮大。
在扬州、苏州等地,一些官员和地方豪强开始秘密集结兵力,准备在合适的时机起兵。
他们通过各种隐蔽的渠道,与朱樉保持联系,协调行动计划。
“南方的反朱棣势力虽然分散,但若能统一行动,也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
朱樉对心腹们说道,“我们需要与他们保持密切联系,确保在关键时刻能够协同作战。”
在朱樉的努力下,一个以他为核心的反朱棣网络逐渐形成。
这个网络遍布北方和南方,包括官员、将领、地方豪强和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