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另外一个案例同学们体会会更深。
问:“我觉得我没有几个谈得来的朋友,我很孤独。”
请问所谓的“朋友”是什么含义?是知己,还是玩伴?还是可以互相帮忙的关系?还是经常可以在一起说说话的同学或者室友?
如果是知己,一个人一辈子能有一个是福气,有几个已经很运气了,怎么可能有很多?
如果是玩伴,当然可以多一些,但是你真的需要那么多玩伴吗?
如果是关系,你没有本事谁会结交你这样的“朋友”?
如果是室友,你本来就有,那现在的问题应该是如何和室友相处。
如果不把这个概念辨析清楚,所谓答疑其实也就是空对空,你讲的和他想要的根本不是一码事。
来一个更经典的案例,在求职简历上,往往很多人会写上一句:“熟练掌握(精通)OFFICE软件。”
请问,什么是熟练掌握?什么是精通?这里大家都在用形容词掩饰自己不精通的真相吧?
不能量化评估的技能,往往很难得到真实的市场价格。
如果企业要真的问,请问你熟练掌握到什么程度呢?估计很多人也会犯难,对啊,什么叫熟练呢?这还真是个问题。所以为了解决这个量化评估的问题,考证市场应运而生。
但是话说回来,技能的问题可以这样去衡量,但是要是把这种究根问底的方法扩展到其它领域,特别是情感领域,完全不留一点模糊空间,那又糟糕了。
比方说,很多女孩子喜欢这样问男孩子。
女:你爱不爱我?
男:爱!
女:有多爱?
男:很爱很爱很爱你!
女:很爱到底是多爱?
男:就是真的很爱!
女:不行,你得说清楚,到底你有多爱?
男:……(累觉不爱中……)
你看涉及情感的问题,要是来个量化管理、精确定义就很痛苦了,把感性的领域留给文学,把理性的领域留给逻辑。
顺便告诉男生如何回答这种问题吧,答案就是避实就虚打比方,下次这样说:我对你的爱就好像天上的银河,无穷无尽,永远为你一个人闪耀,那是属于你一个人的荣耀。
互动练习
网络上常常出现“公知”这个概念,请调研一下,你认为“公知”的含义到底是什么?把你的观点写长微博@秋叶和@西安黄鑫,好微博必转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