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排行周排行月排行日推荐周推荐月推荐

佩奇小说网>陈寅恪文集>七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世家

七东西晋南北朝之天师道世家(第3页)

真诰贰拾翼真检第二云:

孔璪贱时,杜居士京产将诸经书往剡南墅大墟住,始与顾欢、戚景玄、朱僧标等数人共相料视,于是分别选书出,凡有经传四五卷,真?七八篇,今犹在杜家。

案,孔璪事迹见宋书捌肆及南史贰柒孔觊传。孔觊等起兵应晋安王子勋,实璪为之谋主,亦天师道信徒也。

又会稽孔氏其居山阴之孔愉一门及孔道隆、灵产、稚珪三世,与居剡之孔默之、孔熙先父子及孔胤秀、文秀、邵秀兄弟,是否本为一族?不能详考。然孔愉自谓先世居梁国,孔默之父子孔胤秀兄弟自称鲁郡,皆托为孔子后裔,来从北方。(见新唐书柒伍下宰相世系表孔氏及林宝元和姓纂陆山阴孔氏各条。)其事之真伪,且不置论,而其俱居滨海地域,俱有与天师道相关之迹象,则无疑义。故称之为奉天师道之世家,当无不可。至晋书孙恩传中敬事孙泰之黄门郎孔道即同传下文遇害之中书郎孔道,与山阴孔氏疑是一族。南齐书孔稚珪传稚珪祖为侍中道隆,以稚珪父灵产奉道如此之笃推之,孔道隆恐即孔道。以唐人传写避讳,略书名下一字,而侍中之官或者又因死难之故所追赠欤?姑记于此,以俟考。孔熙先之为天师道信徒,不待论。而法略本孙氏,法静妹夫许耀又为许氏,皆有天师道家世之嫌疑。宋文帝初不死于彭城王义康及孔熙先,而卒死于元凶劭及严道育。其被弑之人虽殊,而俱与天师道有关则一,故谓之死于天师道之手实无不可。至于范蔚宗以谋逆诛,王西庄(十七史商榷陆壹)陈兰甫(东塾集附申范一卷)皆着论辨诬,而不知其死由于孔熙先,熙先为天师道世家。然则谓蔚宗之死实由于天师道,固亦无不可也。

又蔚宗之着后汉书,体大思精,信称良史,独方术一传附载不经之谈,竟与搜神记列仙传无别,故在全书中最为不类。遂来刘子玄之讥评(见史通伍采撰篇及壹柒杂说篇中诸晋史条),亦有疑其非范氏原文,而为后人附益者(见王先谦后汉集解捌贰下黄山校补)。其实读史者苟明乎蔚宗与天师道之关系,则知此传全文本出蔚宗之手,不必致疑也。

义兴周氏

晋书孙恩传言骠骑咨议周勰敬事孙泰。今晋书伍捌有周勰传,勰为义兴阳羡人,周处之孙,终以临淮太守,然其所生时代较早,当非一人。但义兴周氏实有信奉天师道之嫌疑。据晋书伍捌周勰之叔父札传云:

时有道士李脱者,妖术惑众,自言八百岁,故号李八百。自中州至建邺,以鬼道疗病,又署人官位,时人多信事之。弟子李弘养徒灊山,云应谶当王。故[王]敦使庐江太守李恒告札及其诸兄子与脱谋图不轨。时莚(札兄子)为敦咨议参军,即营中杀莚及脱、弘,又遣参军贺鸾就沈充尽掩杀札兄弟子,既而进军会稽,袭札。札出拒之,兵散见杀。(太平御览陆佰柒拾引集仙录,太平广记柒引神仙传等,皆有李八百事。)

抱朴子内篇玖道意篇云:

诸妖道百余种,皆煞生血食。独有李家道无为,为小差。或问:李氏之道起于何时?余答曰:吴太帝时,蜀中有李阿者,穴居不食,传世见之,号为八百岁公。后一旦忽去,不知所在。后有一人,姓李名宽,到吴,而蜀语,能祝水,治病颇愈,于是远近翕然,谓宽为李阿,因共呼之为李八百,而实非也。自公卿以下,莫不云集其门。于是避役之吏民依宽为弟子者,恒近千人。余亲识多有及见宽者。宽弟子转相教受,布满江表,动有千许。

案,葛稚川之言与晋书虽有异同,今观其所述,亦天师道之一派也。当时李氏妖党之盛,可以想见。李恒告周札及其诸兄子与李脱同谋不轨,盖当日李氏妖党自吴迄晋布满江表,义阳周氏为吴地世族之最着者,疑本与李氏道术有连,故王敦等得藉为口实。故曰敬事孙泰之周勰纵非义阳周氏,而义阳周氏之勰者,固曾陷于妖党之嫌疑,则为史实也。

陈郡殷氏

晋书捌肆殷仲堪传云:

殷仲堪,陈郡人也。父师,骠骑咨议参军、晋陵太守、沙阳男。父病积年,仲堪衣不解带,躬学医术,究其精妙。少奉天师道,又精心事神,不吝财贿,而怠行仁义,啬于周急,及[桓]玄来攻,犹勤请祷。然善取人情,病者自为诊脉分药。

世说新语文学篇羊孚弟娶王永言女条刘孝标注引殷氏谱曰:

仲堪娶琅邪王临之女,字英彦。

又世说新语术解篇敍仲堪伯父浩精通医术事云:

殷中军妙解经脉,中年都废。有常所给使忽叩头流血,浩问其故,云:有死事,终不可说。诘问良久,乃云:小人母年垂百岁,抱疾来久,若蒙官一脉,便有活理,讫就屠戮无恨。浩感其至性,遂令舁来,为诊脉处方。始服一剂汤便愈,于是悉焚经方。

真诰壹伍阐幽微第一云:

殷浩侍帝晨,与何晏对。

又云:

侍帝晨有八人:徐庶、庞德、爰愉、李广、王嘉、何晏、解结、殷浩。如世之侍中。

案,殷仲堪为陈郡长平人。陈郡非滨海地域。虽妻为琅邪王氏,本天师道世家,然疑仲堪之奉道,必已家世相传,由来甚久,而不可考矣。今所传黄帝内经素问,虽出后人伪造,实为中国医术古籍,而与天师道有关。其天元纪大论殆即张机伤寒论序所称阴阳大论。故其文中托为黄帝与天师问答之语,是其明证。殷仲堪之伯父殷浩即已妙解经脉,然则仲堪之精于医术,(隋书叁肆经籍志:子部医方类殷荆州要方一卷,殷仲堪撰,亡。)亦当为家门风习渐染所致,非偶因父病始从事学医也。

故参以晋代神仙家葛洪之综练医术,(晋书柒贰葛洪传。又隋书经籍志:肘后方六卷,葛洪撰。梁二卷。陶弘景补阙肘后百一方,九卷,亡。)宋代天师道世家孔熙先善疗病,治愈许耀之故事(宋书陆玖范晔传),梁代神仙家陶弘景祖孙父子之尤明医术本草,(见梁书伍贰,南史柒陆陶弘景传。)又云笈七签壹佰柒下陶翊撰华阳隐居先生本起录云:「祖隆兼解药性,常行拯救为务。父贞宝深解药术。」及北朝天师道世家清河崔氏一门若崔彧、崔景哲、崔景鸾、崔冏等累代皆精通医术,为尚药典御(魏书玖壹术艺传,北史贰肆。)等事实,推定陈郡殷氏为天师道世家,明乎吾国医术与道教之关系者,当不以此为无稽之说也。

丹阳葛氏及东海鲍氏

抱朴子之学虽有异于黄巾米贼,然实亦与之同出一源,不过流派略别耳。抱朴子之着述及其师鲍靓之行事今皆不论,仅就其家世籍贯与海滨之关系,略缀数语,以阐明此篇主旨。

晋书柒贰葛洪传云:

葛洪字稚川,丹阳句容人也。(句容今江苏省句容县。)尤好神仙导养之法。从祖玄,吴时学道得仙,号曰葛仙公。以其炼丹秘术授弟子郑隐。洪就隐学,悉得其法焉。后师事南海太守上党鲍玄。玄见洪深重之,以女妻洪。洪传玄业,并综练医术。

晋书玖伍艺术传鲍靓传云:

鲍靓,字太玄,东海人也。(晋东海郡在惠帝元康元年未分置兰陵郡以前统县十二,其境约当今山东省旧兖州府东南至江苏省旧海州之地。)年五岁语父母云:本是曲阳李家儿,九岁坠井死。父母寻访得李氏,推问皆符验。靓学兼内外,明天文河洛书,为南海太守。尝见仙人阴君,受道诀,百余岁卒。

案,神仙之说于此可不置论。以地域言,丹阳东海皆隋书经籍志所谓「三吴及滨海之际」者也(见上文)。然葛氏之居丹阳,亦由海滨迁来,其家世信仰盖远有所承受。据抱朴子自敍篇云:洪曩祖为荆州刺史。王莽之篡,与翟义共起兵,为莽所败,遇赦免祸。莽乃徙君于琅邪。君之子卢佐光武,封下邳僮县侯。托他行遂南渡江,家于句容。太平御览陆陆叁引列仙传作「葛洪,字稚川,琅邪人。」陶弘景吴太极左仙公葛公之碑云:「本属琅邪,后汉骠骑僮侯卢,让国于弟,来居此土。」(见陶弘景集及道藏虞字号谭嗣先太极葛仙翁传。)是葛氏本琅邪人。琅邪固天师道发源之地,与史实尤相适合。又太平御览陆陆肆引神仙传云:「鲍靓,字太玄,琅邪人。一说上党人。汉司徒鲍宣之后。」又太平御览肆壹引袁宏罗浮山记云:「鲍靓,字子玄,上党人。」考靓所以作上党人者,盖据汉书柒贰鲍宣传中「宣既被刑,乃徙之上党,遂家于长子」之语。既以靓为宣之后裔,故宜云然。其实此类依托华胄之言,殊不足信,自无待论。而鲍靓之为琅邪人,更不容疑也。至晋书靓传中靓自称「本是曲阳李家儿」之曲阳,即后汉书襄楷传于吉「于曲阳泉水上得神书」之曲阳,章怀注所谓东海之曲阳是也。于此转可证成靓实为东海人,或琅邪人,皆属滨海地域,所谓上党人者,不过自托于子都之后裔而已。近人注晋书以鲍靓传作东海为误。又以上党与曲阳地相近,殆未详考。(见吴士鉴晋书斠注柒伍鲍靓传注。)云笈七签卷壹佰陆有鲍靓真人传作陈留人。此较后之说,不如晋书等之足据也。

书友推荐:天仙师娘青花冷(先婚后爱H)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欲罢不能(男出轨、红帽女绿)古代猎户的养家日常重生少年猎美经年(高干 1v1)燕尔(古言1v1)翡翠衾(nph)我偷奸了同学的妈妈婚后心动:凌总追妻有点甜穿书后成了狼孩直播写纯爱文的我在虫族封神宦海官途龙傲天的反派小师妹陈放顾静姝认知性偏差房客(糙汉H)你吃饭没有官道之权势滔天
书友收藏:当明星从跑龙套开始全职法师优质肉棒攻略系统(np高辣文)重生1958:发家致富从南锣鼓巷开始吃了肉,就不能吃我了官场:扶摇直上九万里青花冷(先婚后爱H)异世特工官梯险情北电门房医道官途梨汁软糖【1V1甜H】天才少年,开局便是救世主官路浮沉混在女帝身边的假太监官途,搭上女领导之后!神祇觉醒:谁说东方没有神明?绝品宏图官场之狐浓精浇灌小白花(快穿 nph)